嚴兮
尼羅河是全世界最長的河流,由南向北流經(jīng)非洲11個國家,最后匯入地中海,其間沒有任何支流匯入,也幾乎沒有降水補充進入河流,因為尼羅河沿岸兩岸河谷這片地帶極少降雨,因此如果沒有這條河,埃及甚至不可能存在并孕育出偉大的文明,數(shù)千年來當?shù)鼐用穸贾痪幼∩钤诤恿鲀蓚?cè),沿河匯聚建造村莊城市,而埃及其他廣袤的沙漠地區(qū)是人跡罕至的未開發(fā)區(qū)域。
古埃及人很早就意識到這個事實,因此將自己的國土比喻成蓮花:最北部入??谔幍臎_擊三角洲是蓮花花朵:狹長的河流和兩岸河谷便是蓮花莖干。人們就聚集在由南到北這一縱向狹長的地帶,游覽埃及的著名景區(qū)也處于在這一條線路之上,如果不乘坐公路鐵路飛機這些交通工具,僅憑乘船也能沿尼羅河游玩全境,這正式是與其他國家與眾不同的埃及特色。
游覽埃及,探訪探訪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熱門區(qū)域:1最北的亞歷山大、地中海沿岸→2首都開羅地區(qū)→3中部的阿拜多斯、基納、盧克索等神廟陵墓聚集區(qū)→4南部的阿斯旺、阿布辛貝勒,這樣一條縱向的人文歷史線路,以及包含錫瓦綠洲、沙漠探險、紅海潛水這種戶外運動探險線路。
埃及北部以地中海沿岸漫長而美麗海岸線和港口城市亞歷山大知名,這里的沙灘和深邃的海水每年夏季都吸引著大量埃及本地人,而外國游客更中意承載了無數(shù)傳奇歷史的海邊港口城市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的歷史橫跨法老時代和伊斯蘭時期,在法老時代最后的余暉托勒密王朝時期由亞歷山大大帝創(chuàng)建,希望它成為法老的舊世界和希臘人的新世界的紐帶,并逐漸興起成為羅馬人進入埃及的門戶。
這里曾經(jīng)是著名的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女王的領土,它的光輝和燦爛,它的興盛和衰落,它無盡的傳奇經(jīng)歷和飽經(jīng)摧殘的遭遇,使得這座最賦古韻的城市始終在埃及文學和文化當中占據(jù)著主角的位置。
代表性景點
亞歷山大燈塔
也被稱作法洛斯燈塔(Pharos Liqhthouse),于公元前283年建成,在古代,港口入口處這座高大的燈塔曾是最輝煌、獨特、醒目的標志,曾被專注這段時期歷史的考古學者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它經(jīng)歷了1700余年的風暴、潮汐之后,在一場地震中坍塌,再經(jīng)歷后人重建,成為今日的一個重要文化地標。
亞歷山大國家博物館
按照年代順序陳列了亞歷山大幾千年來的歷史展品,幫游客梳理這座城市的過往和信仰。
亞歷山大圖書館
大圖書館建于公元前283年,是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在古代以藏書最全最多而聞名于世。然而在飽經(jīng)滄桑的歲月中,圖書館和其中海量文學寶藏早已葬身火海,2002年重建落成開放,試圖重現(xiàn)遠古時期它作為文化中心和學者中心的昔日光輝。今日它成為埃及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場所之一,是一系列重要大展和博物館的所在地,也是無數(shù)文藝表演者的舞臺。
海底景觀
亞歷山大在漫長的自然衍變、災害中,海拔下降了約8米,克里奧佩特拉曾經(jīng)的國土遺址大多已沉入地中海,考古學者和潛水專家每年都會在水下發(fā)現(xiàn)新的托勒密時期的古跡:城堡、王宮、神殿、巨型雕塑、沉船等等。因此,這里成為了水下古跡探險的圣地和最佳的潛水地點。
埃及首都開羅是一座標準化的現(xiàn)代大都市,景點遍布全城,除了位于郊區(qū)的金字塔景區(qū)、城堡、修道院之外,城市中心還擁有大量美輪美奐的知名清真寺、王宮舊址、教堂、當?shù)仫L格的市場,即便是咖啡館,也與眾不同的咖啡和水煙成為城市的一景。
代表性景點
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幾乎每個人提到埃及的景點第一印象都會想到金字塔,它幾乎成了這個國家的文化象征和符號。埃及的金字塔數(shù)量龐大,不勝枚舉,而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旅游攻略中和人們印象中,最具代表性、最著名的金字塔,就是位于距開羅市中心東南方向約半小時車程的吉薩平原的這三座一一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這三座金字塔與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就太陽船博物館以及一些墓地和神廟群體共同構(gòu)成了大金字塔景區(qū)。這些金字塔均有4000多年的歷史,人們對其耳熟能詳,而位于胡夫金字塔南側(cè)的太陽船博物館卻相對而言少人問津,博物館內(nèi)只有一件展品:胡夫的太陽船,用來將法老的靈魂運往來世,這是現(xiàn)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好的木船。
埃及國家博物館
埃及國家博物館是當今世界聞名的大型博物館之一,它和金字塔景區(qū)一樣,是首次造訪埃及的必去景點,這里收藏著大量世界上最重要國寶級的古代文物。以現(xiàn)代博物館學和參觀者喜好來說,這座博物館的設施、策展布局、展品收藏方式都過于老舊擁擠了,數(shù)量龐大的展品被收納在有限空間內(nèi),顯得雜亂無章,并給游客的參觀體驗帶來一些困難,但這里絕對值得你花費幾個小時駐足期間。
薩拉丁城堡和阿里清真寺
巨大的石灰?guī)r城堡坐落于城市東部邊緣的穆蓋塔姆山上,是12世紀薩拉丁統(tǒng)治時期建造用于抵御十字軍的要塞、埃及英雄時期的代表性建筑,雄偉壯觀,也是開羅的地標之一。穆罕默德·阿里被視為現(xiàn)代埃及的創(chuàng)立者,后期修繕了薩拉丁城堡并建立了被譽為埃及最美的清真寺——阿里清真寺。薩拉丁城堡因為原為軍事要塞,建造地勢較高,站在此處可以俯瞰整個開羅城區(qū)全貌。
跟隨旅行團的游客很容易忽略位于開羅至盧克--索之間的這一區(qū)域,此處是上埃及的“開篇”,雖然鮮少有人造訪,但去過的游客大多會邂逅一場充滿驚喜的滿意之旅。這一區(qū)域雖然從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眼光來看相對閉塞落后,但它對古埃及的歷史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阿拜多斯、丹達拉、基納擁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遺址遺跡。
盧克索被稱為“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第11王朝底比斯君主統(tǒng)一了上下埃及,并在此處定都。盧克索的酒店和景點比埃及南部任何地方都要多,這是一座靠旅游業(yè)支撐的城市。街頭巷尾間,但凡可以用腳丈量、用手觸摸,乃至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從底比斯時期遺留下來的大型遺址,古城底比斯遺址的巨大規(guī)模和恢宏程度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
尼羅河貫城而過,河東岸是現(xiàn)代化城市和神廟建筑群,河西岸是背靠底比斯懸崖的漫漫陵墓“死者之城”,行走在城市街巷之間,無時不刻都能感受到令人震撼的美,這些遺跡不僅是前人遺留下來的無與倫比的文化寶藏遺產(chǎn),同樣也構(gòu)成了城市風貌本身。
代表性景點
塞提一世神廟
在埃及文化當中,阿拜多斯是死神奧西里斯的主要文化崇拜中心,亦是古埃及的埋骨之所,大部分埃及人都想在有生之年造訪此地或在死后長眠于此。塞提一世神廟便是阿拜多斯極其醒目的一處遺跡,它是埃及現(xiàn)存作為完整的神廟之一,坐落在荒涼的沙漠景觀中。
丹達拉
丹達拉位于基納西南方4公里處,是古埃及的行政和宗教中心,建于此處的哈索爾神廟是埃及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內(nèi)部基本上完好無損,厚重的四壁和天花板、內(nèi)室、巨大石柱、地下窒,無處不鐫刻著象形文字,揭示了托勒密王朝的王室儀式場景。在神廟的東北套房屋頂中央是著名的“丹達拉黃道十二宮”石膏像,原件目前藏于巴黎的盧浮宮。神廟外部南墻還雕刻有克里奧佩特拉和凱撒大帝、屋大維等人的傳奇事件。
卡納克神廟
卡納克與其說是一座神廟,不如說是一個匯聚了神廟、圣所、涼亭、塔門、方尖碑的綜合建筑群體。規(guī)模極其宏大,占地2平方公里,這里供奉著底比斯的神祗和法老,其中最核心的主建筑群阿蒙神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這座神廟是神在人世陸地上的居所,它的建造、改造、拆除、新增、修復、擴建一系列工程陸續(xù)進行了1500年。鼎盛時期,足有8萬人為其工作。
卡納克是新王國時期埃及最重要的宗教儀式崇拜場所,被稱為“最受尊敬的地方”。漫步穿行于這些高聳巨大的建筑群體之間,可謂是埃及之行最重要,也最有儀式感的行為。神廟在白天和夜間會呈現(xiàn)截然不同的美感,清晨或傍晚的光線柔和,襯托出神廟寧靜圣潔的氛圍,是值得在不同時間段多次拜訪的絕不可錯過的景點。
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地處現(xiàn)代城市的繁華中心,整體建筑風格極其優(yōu)雅,被稱為南方的神殿,是專門為了慶祝奧佩特節(jié)而修建的。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處于同一中軸線上,兩地相距3公里,其間建有一條連接這兩處神廟的斯芬克斯大道,道路兩側(cè)刻有斯芬克斯像。節(jié)日期間人們會將諸神神像從卡納克中抬出,沿著斯芬克斯大道游行。游覽盧克索神廟的最佳時間是太陽落山之后,在余暉中觀賞神廟外觀迷人的輪廓,并在夜間亮燈之后欣賞被燈光和月光雕刻出來的錯落光影,行走期間,浮雕、多柱大廳和光影共同構(gòu)成了美輪美奐的奇觀。
盧克索博物館
盧克索博物館是一家布展和設施均上佳的現(xiàn)代博物館,展品經(jīng)過精心挑選,出類拔萃,大部分都來自底比斯神廟和大墓地,此博物館的特色服務之一就是可以夜游參觀,夜游博物館可以躲避白天的喧囂嘈雜,充分享受包場的待遇。
阿布辛貝勒的拉美西斯二世大神廟
極其安靜偏遠的袖珍小城鎮(zhèn)阿布辛貝勒位于阿斯旺以南約300公里處,再往南40公里便是埃及與蘇丹的國境線,這里幾乎沒有可以接納游客住宿的正規(guī)酒店,游客來此一般只為拜訪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大神廟,駐留幾個小時便于當日返程了。
公元前1274到1244年,埃及人在此處尼羅河西岸的山壁上直接開鑿出宏偉壯觀的拉美西斯二世大神廟。幾百年來,泛濫的洪水和沙漠風暴將其淹沒掩埋在沙土之下,直到1813年被探險家發(fā)現(xiàn)重新發(fā)掘清理出來。
上世紀修建阿斯旺大壩時,受大壩水庫影響,南部一帶的眾多古建筑遺跡面臨沉沒的命運。于是,1960年代到1980年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起了努比亞救助行動,來自50多個國家的專家集中起來挽救這些古建。其中,針對這座披美西斯二世大神廟的保護便是這個保護行動中最偉大,也最令人感到蕩氣回腸的成就之一。
當時,各國考古學家將山壁上的巨型神廟切割成2000多塊大石,每塊重量均在10到40噸,并在距離水庫湖面210米、比原址高65米的地方建造了出一座人工假山,隨后將神廟切割后的大石運到山上按序拼好重建,神廟因此得以幸存,而它曾矗立了3000多年的“圣地”消失在水庫水面之下。如今,神廟入口處的銘牌記錄了人類這一偉大的成就:“通過修復歷史,我們實際幫助建立了人類的未來”。
神廟在建造之初時,建造方位和角度十分考究精確,每年的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以及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加冕日這兩天,清晨日出的第一縷光線都正好能穿過多柱大廳、前廳、圣所的走廊,照耀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面孔上。由于神廟遷址的緣故,如今這種現(xiàn)象會比古時推遲一天。游客若想在這兩天造訪此處,觀摩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建筑奇跡,需要在凌晨5點之前提前到達,而這兩天埃及旅游局還會專門發(fā)放限定版圖案的門票。
每年10月至2月是屬于埃及的“冬天”,此時陽光燦爛,溫和少雨,正是可以身穿單衣薄衫最適宜旅游的旺季,大量游客選擇在此時探訪這片神秘的土地。這里的冬季雖然相對溫度適宜,但埃及北部的亞歷山大因地中海氣候相對來說依然濕熱。
春秋兩季(3月至5月,9月,10月)天氣炎熱,游客相對較少,而夏季(6月至8月)陽光炙烤、氣溫酷熱,在戶外停留片刻都令人難以忍耐,屬于蕭瑟的旅游淡季,但地中海沿岸一帶卻最適宜在此時造訪。
風險提示
由于政治和宗教的原因,埃及曾經(jīng)多次發(fā)生過威脅游客生命安全的暴力和人身傷害事件。隨著社會局勢的好轉(zhuǎn),曾經(jīng)被封鎖的區(qū)域重新開放允許限制性外國游客造訪,雖然管控放寬,但這些地帶依然不能單獨隨意前往。如果不是跟隨旅行團,而是在埃及自由行的游客想前往阿拜多斯、丹達拉和阿布辛貝勒等地區(qū)的景點,需要通過埃及當?shù)貙в谓忧⒕剑瑥陌踩謩莸目紤],去往以上地區(qū)必須由全副武裝的警察隨車護送外國游客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