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峰
摘 要: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應在課堂上講授基礎的語文理論知識,而且還應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這樣就能有效的拓寬學生的學習知識面,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就應不斷地研究與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而不斷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 重要性
語文作為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其對于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教學知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和語文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倘若單純的講解語文課本知識,就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有效拓寬。因此,老師就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重視課外閱讀,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就能有效的開闊學生的視野。本文就針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所產生的作用
1.通過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小學生年齡較小,自制能力較差,但是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都較強。因此,針對這一特點,老師就可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從而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老師可首先以名人的讀書故事來激勵學生,而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老師就可充分的利用小學生對于名人的敬佩之情,來及時的鼓勵他們應多讀課外書籍,這樣就能促進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此外,老師還可了解每個學生的讀書愛好,針對學生的愛好給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籍,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小學期間,老師是學生除了家長以外接觸最多的人。因此,老師就應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樹立一個較好的學習榜樣,不斷的幫助學生感知到讀書的樂趣。
2.通過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
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學生在閱讀相關書籍時,通過對語句的閱讀與分析,就可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在實際的寫作中能夠優(yōu)化作文結構,進而就能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此外,通過課外閱讀,學生還能及時地將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及時的摘錄下來,并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譬如:在閱讀《西游記》時,其中對于人物動作、神態(tài)進行描寫的句子較多,老師就可引導學生將文章中關于描寫人物動作以及神態(tài)的句子摘錄下來,并運用到自己的文章寫作中,從而就能提升作文的寫作層次。
3.課外閱讀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注意力易隨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這樣就很容易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師就可為學生的閱讀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閱讀過程中,而不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此外,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老師做出努力,而且還需家長積極配合。因此,家長也應在家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為了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老師還應不斷地實現(xiàn)對教學方法的更新,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涵養(yǎng),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如何進行課外閱讀教學
1.為閱讀提供一個好的環(huán)境
一個好的閱讀環(huán)境,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閱讀過程中,從而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因此,老師就應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排除一些不利閱讀的因素,進而就能為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譬如:老師可在教師內設立圖書角,在課堂上為學生推薦一些好書,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讀書角的建立還能促進學生課間的溝通與交流,這樣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此外,老師還應鼓勵學生去圖書館借書,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應及時的給予鼓勵,幫助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在課下,老師還應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確保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起到督促作用。
2.老師應該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不是代表死讀書和讀死書,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對某問題的思考,對于所疑問的問題應及時地記錄下來,這樣才能真正地發(fā)揮閱讀的價值。而做筆記就有助于對閱讀的記憶。因此,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就可引導學生將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進行及時的記錄,或者在旁邊做些標注,這樣就能幫助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3.老師應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學生應該自覺閱讀
老師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方法,可以避免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進而提高閱讀的效率。其中,對于教材中已經(jīng)有的內容,學生可以選擇性的閱讀,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節(jié)約閱讀時間。而對課本中沒有的閱讀內容,老師應引導學生進行精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應展開思考,這樣才能做到學以致用。此外,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理解的內容,此時老師就應引導學生及時地記錄下來,課下與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或者采用查資料和詢問老師的方式解決,這樣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還應進行自覺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教學活動的展開,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就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所產生的作用,進而從為閱讀提供一個好的環(huán)境、老師應該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以及老師應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學生應該自覺閱讀三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這樣就能幫助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A版,2015,(1):172-173.
[2]王建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3,(12):178-179.
[3]趙福生.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速讀(下旬),2016,(5):3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