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森
摘要:STEM教育理念是中專計算機課程革新的重要依據。以現階段中專計算機課程落實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明確新時代發(fā)展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分析如何基于STEM教育理念進行中專計算機課程建設與改革工作,以此為學生成長和學習構建更為優(yōu)質的教學環(huán)境。
關鍵詞:STEM教育理念;中專;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28-0166-02
簡單來說,STEM教育理念是指集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的綜合教育。在21世紀中,計算機作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已經在影響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走向。由于計算機在實踐推廣時涉及大量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所以為了充分展現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價值,人們開始針對這一內容設計有關教育課程。了解國內外計算機教育課程實施情況可知,這一教育工作已經進入到全新階段,不管是政府機關還是基層群眾都在積極參與中認識到計算機的獨特優(yōu)勢。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往提出的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發(fā)展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的需求,此時就要求學校在了解市場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結合STEM教育理念對計算機課程進行革新和優(yōu)化。尤其是中專計算機教師更要在關注教與學的同時,根據學校學生學習特點,構建全新的教學課堂環(huán)境。因此,下面對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專計算機課程建設與改革進行研究。
1當前中專計算機課程教學情況
在市場經濟持續(xù)發(fā)展中,各行企業(yè)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此時作為培育專業(yè)人才的重要平臺,中專院校要認識到教育革新的重要性。了解當前中專計算機課程實施情況可知,最常見的問題有:教師過于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大部分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導設計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展現;學生雖然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但卻沒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專業(yè)范疇的持續(xù)革新,導致傳統意義上提出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課堂教學需求等。針對當前市場環(huán)境而言,計算機專業(yè)教育工作雖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有關專業(yè)人才數量依舊緊缺。如在某企業(yè)招聘會上,參與應聘的人才數量非常多,其中也包含很多高素質人才,但企業(yè)卻找不到符合自身發(fā)展需求的優(yōu)質人才,原因助于畢業(yè)生擁有專業(yè)技能與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目標存在偏差。這一現象致使我國中專院校教育難以在競爭越發(fā)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專院校必須要改變這一局面,注重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上進行革新優(yōu)化,這樣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針對企業(yè)發(fā)展需求改善實踐教學課程,確保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可以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
2基于STEM教育理念革新中專計算機課程需要注意的問題
2.1理論與實踐的整合
對中專院校而言,不管是哪方面的教學任務根本核心內容都是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在革新優(yōu)化計算機課程時,專業(yè)教師要整合STEM教育理念,在引導學生深化所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將這些內容轉變?yōu)楝F實能力,這樣不僅能有效處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而且可以從中累積更多計算機知識和操作經驗。預先明確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整合班級學生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教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添加實踐操作內容,盡可能將所有課程安排在機房操作,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記憶中深化,而后在實踐操作中發(fā)現自己的問題,以此提升實踐課堂效率,實現預期設定的教學目標。
2.2確定教學目標
中專計算機課程設計更偏向于現實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了解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還要結合教學指導對應用技巧進行熟練掌握。同時,在日常訓練中,教師要注重基于STEM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探究、判斷及解決問題的意識,并組織他們多動手多動腦,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學校期間掌握更多應用技巧,以此為未來步入社會奠定基礎。
2.3了解教學規(guī)律
不管是哪項專業(yè)課,學生和教師在正式學習前都要進行預習,這樣有助于他們在明確教學方向的同時,先結合自己儲備知識進行問題解析,以此從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對中專計算機課程教學工作而言,預習、上課及上機操作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做好備課工作有助于保障整體教學工作有序落實,促使專業(yè)學生在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的同時,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此時教師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并為后續(xù)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有效依據。
2.4觀察學生差異
由于中專院校學生大都處于青春期,學習能力和參與興趣不高,已經儲備的基礎知識水平也有差異,所以專業(yè)教師在進行指導教學時,必須要尊重每位學生的學習個性,注重整合客觀規(guī)律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確保整體課堂教學內容具備多樣性和豐富性。只有這樣,中專學生才可以從中結合自身需求獲取基礎和實踐技能,進而提高實踐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2.5加強情感溝通
教師作為中專計算機課程教學的主導者和組織者,也是學生理解和應用所學基礎知識的榜樣。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基本師道尊嚴,設計多樣化的課堂互動活動,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在良好交流中更好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傳統意義上“灌溉式”教學課堂雖然可以在短期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但從長遠角度分析,這種教學方案很容易制約學生思維空間,影響他們積極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要結合STEM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構建主體意識,促使他們認識到所有教育工作都是以他們?yōu)楹诵奶岢龅?,此時學生不僅能認識到計算機教學課程的現實意義,而且可以產生積極學習的熱情。另外,教師還要多了解和觀察學生的學習需求,注重在課堂革新中添加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內容,這樣更可以加快教育革新步伐,確保實踐教學活動得到有序開展。
3sTEM教育理念下中專計算機課程建設分析
由于STEM教育理念更為注重多種學科的整合推廣,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勢必會遇到多種問題。通過了解當前中專計算機課程教學情況,明確STEM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想構建更為優(yōu)質的教學課堂環(huán)境,必須要從中添加真實情景來解決具體問題,并充分展現教學目標,此時學生既能結合學習基礎知識和培養(yǎng)技術素養(yǎng)對問題進行深層探索,又可以在溝通探討中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因此,下面對STEM教育理念下中專計算機課程建設內容進行分析。
3.1教學內容
其作為課程落實的基礎內容,不僅影響著實踐教學目標,還決定了課堂教學工具、活動設計及教學評價等工作。因此,專業(yè)教師要認識到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關系,預先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并以此為核心設計符合課程需求的教學內容。STEM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中專計算機教師更加注重多個學科知識的融合推廣,并在課堂中應用“融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指導。由此,教師要其他學科教師構建良好的溝通平臺,并以學生為主體,選擇與實踐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科知識,這樣不僅能豐富課堂教學知識,而且可以加快學生理解的速度。例如,在學習編程類知識時,教師要將計算機科學數學看作教學重點,并添加藝術類、工程類等方面的知識作為輔助,此時在拓展學生知識范圍的基礎上,有助于加強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深化。
在優(yōu)化學生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教師還要做好軟實力的培養(yǎng),如計算機信息素養(yǎng)、正確的信息觀和價值觀等?,F階段,雖然社會經濟發(fā)展帶動了計算機技術革新,但也涌現出大量問題,如不良信息、違法違規(guī)行為等,這些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中專學生,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教學指導中向他們傳遞正確的信息意識和道德理念,確保他們在步入社會后可以傳遞正能量。
3.2教學活動
對比以往課堂教學,當前中專計算機課程不僅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可以自主選擇上機操作或理論分析。在這一背景下,多變的教學環(huán)境雖然對學生注意力產生了積極影響,但也帶來了一定問題,因此教師要在整合實踐教學經驗的同時,針對學生興趣提出更為優(yōu)質的教學活動,這也是現階段中專院校教師必須要思考的重點。在提出基于STEM教育理念革新中專計算機課程建設工作后,教師可以設計以真實活動為主,知識講解為輔的教學形式,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記憶的同時將所學內容轉變?yōu)楝F實技能。同時,在閑暇教學中,教師也要為學生組織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小組競賽、知識搶答等。
3.3教學評價
STEM教育理念下中專計算機課程評價更注重多角度落實,在實踐應用中會以過程評價為主,總結評價為輔。換句話說,教師在關注學生引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同時,還會從整體人手提出總結評價。由于計算機專業(yè)課具有開放性,所以教師可以結合院校網絡平臺,構建一個專用儲備學生作品的網站,讓學生在自主上傳作品的同時,根據觀察和溝通提出自己的評價,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對比分析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而且可以提升實踐課堂教學質量。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專計算機課程教學是院校培育優(yōu)質專業(yè)人才的重要平臺。因此,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持續(xù)優(yōu)化中,教師要在突破傳統教學理念制約的基礎上,結合多樣化教學方式,構建全新的教學課堂。其中,STEM教育理念作為中專計算機課程建設與改革發(fā)展的主要依據,教師在教學推廣時,必須要針對學生全面發(fā)展需求,整合以往教學經驗,提出全新的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判斷力,而且可以為信息技術業(yè)革新發(fā)展提供充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