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鵬(武漢體育學院校本部)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大家對于體育鍛煉也越來越重視,而田徑運動是當前世界上最受大家歡迎的項目之一。但是當前我國許多高校體育課上同學們對于田徑課程缺乏興趣,參加田徑運動的學生越來越少。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田徑課程教學的手段比較單一,可以使用的設備和器材比較少,難以吸引大學生的興趣。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通過有效措施改變高校田徑課程的問題。
大學生們對于田徑運動可能存在一些誤解,對于田徑的認識并不全面。他們普遍認為田徑運動是沒有技術含量的,運動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走神。但事實上田徑運動需要學生們進行認真的學習,學習各種體育技巧才能改善他們的健康,增強他們的體魄,田徑運動應該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高校田徑運動的教學仍然沿用傳統(tǒng)模式分成理論和體能訓練。枯燥的理論和殘酷的體能訓練,讓學生們對于田徑運動避而遠之。一些復雜的體育技巧反而沒有為學生們帶來有效作用。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感到困難和乏味,使得他們失去了對天津課程的興趣。
當前高校的體育老師大多是體育院校培育出來的,他們缺乏更加專業(yè)的知識和體育素養(yǎng)。一些高校老師只是研究生畢業(yè)卻沒有參加相應的體比賽,使得他們的水平只是存在理論上,讓很多學生對老師并不感到滿意,這也使得老師們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常常遇到阻礙,難以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對于學生的田徑運動要求比較少,為學生組織體育鍛煉比較少,老師普遍不重視體育鍛煉,對一些特殊的體育鍛煉也認識不到位。如果高校認識到特殊體能訓練的作用,就會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特殊的體能訓練能夠有效保持學生的耐久性和力量性。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要正確指導學生,為學生體能打下良好基礎,為我國的田徑輸送更多的人才。
高校老師們應該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運動和體育價值觀念,通過正確指導學生認識到田徑項目的重要性,改變對田徑的看法。高校老師們應該在學生在選課前對學生進行課程的簡介,讓他們認識到田徑課程的意義和價值,使孩子們能夠對田徑運動有一個深度的了解并產生濃厚的興趣。除此之外,老師們在進行田徑體育教學的時候,還可以增加田徑運動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加孩子們了解田徑運動的時間,讓孩子們對田徑運動產生興趣,從而從主觀上激發(fā)孩子們堅持鍛煉的動力。
傳統(tǒng)的田徑運動教學與期末考試一樣,讓孩子們忽視了教學內容,而只是為了拿分去進行機械的學習。同時,因為學生們存在身體素質上的差距,使得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難以達到老師們的目標評分,這嚴重打擊了這部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所以這就要求老師們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制定不同的田徑教學評估體系,因材施教,讓孩子們都能夠愛上田徑運動。比如針對班里的男孩子,老師們應該將1000米和1500米定為學生們的定期考核目標,通過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們在中長跑的能力;而女生由于身體構造的原因,不太擅長長跑,所以可以將距離定為800米和1200米,并讓男女生分開進行訓練和比賽。相信通過這樣科學的教學體系能夠提高不同體質學生的運動能力。
大學生們對于趣味性的知識和技能一般具有較高的興趣,所以高校的老師們應該針對學生們的學習心態(tài)采取多種類型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比如老師們在進行跑步訓練項目時,可以增設團體接力棒比賽。通過將學生們編排為4個小組進行接力比賽,讓孩子們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fā)他們內心的活力,使孩子們主動參與田徑這項運動。只要有了競爭力,才能激發(fā)出他們內心的興趣和潛力,才能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田徑訓練當中來。除此之外,老師可以設置一些趣味性的訓練游戲。學生在進行鉛球訓練時,老師可以為學生規(guī)劃一個訓練場地,以學生為中心畫出一個直徑為40公分的圓圈,讓學生站在圓圈內自行練習鉛球;為了提高學生的短跑能力,可以為學生設定分組沖刺跑練習。老師將跑道分成兩個部分,學生在直線跑道時沖刺跑,在彎道時可以小跑、慢跑。并在終點為學生設置小獎品,優(yōu)先到達終點時可以將獎品分發(fā)給學生,從而刺激學生全力以赴投入到訓練中。
體能訓練和體育鍛煉對大學生來說是必須具備的,所以體育老師們應該在課堂上定期對學生們進行體能訓練。體育鍛煉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們的身體靈活性和身體素質。因此,老師們可以將健身器材和體能訓練有效結合起來。比如可以使用沙袋負重跑步、跳繩、跑步等。老師在正確指導學生使用沙袋負重跑步時,要引導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并形成良好的習慣,從而保持較好的體能訓練水平;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體能為學生設計跳繩訓練,首先要求學生在快速沖刺跑后進行拉伸,并立刻投入到跳繩訓練中,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從而達到訓練的目的。通過以上的鍛煉,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能和他們的協(xié)調性。
體育鍛煉中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將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同樣重要。高校老師在進行體育課程設置時,要符合高校的自身情況,也要符合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老師在進行課程設置時不但要符合探究的精神,同時也要對學生的體育素質進行摸底。老師要在體育鍛煉理論的指導下,為學生設置出正確的體驗訓練系統(tǒng),從而保證學生體能訓練得到科學的指導。老師要逐漸突出體育鍛煉的健身和運動功能,要組織好學生學習和體育鍛煉的協(xié)調發(fā)展。高校老師可以參考國內外田徑運動健身的學習資料,主動為高校學生打造一套更為有效的訓練體系。老師更要在實踐中總結出更多的技巧和方法,從而不斷豐富高校大學生田徑運動的訓練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得到有效的訓練。
總之田徑課程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對提高學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具有重要作用。過去高校的訓練并不理想,有些學校由于訓練強度較大,使得學生產生抗拒心理。因此,高校體育老師應該主動對田徑課程進行優(yōu)化,通過吸引學生們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們參與田徑鍛煉的參與度,從而使得在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