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鄺曉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臺山供電局)
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影響到供電服務水平,進而影響到客戶的滿意度,長久關系到電力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供電企業(yè)在實際的停電管理中要時刻圍繞客戶這一核心,不斷地滿足用戶持續(xù)用電,通過改革停電管理理念,提高停電控制技術水平等方式來縮短停電時長、控制停電次數,進而提高停電管理水平。
供電能否安全、穩(wěn)定、持續(xù)在很大程度上與電網結構是否合理有關,一般來說,安全、牢靠的電網網架結構至關重要,這樣才能減少電網維修次數,控制停電時長,從而確保電力企業(yè)預期的經濟效益,保護居民常規(guī)地安全用電。然而,目前,供電企業(yè)電網結構依然有待優(yōu)化,多數電網在投運前,忽視了其結構安全性、合理性的準確評估,導致日后正式運行中問題不斷出現,諸多的薄弱結構影響其正常傳輸供電,甚至加劇了故障的威脅,使得用電客戶需要承受較長時間的停電。
停電管理永遠都是供電企業(yè)面臨的大問題,這是因為提供電能服務是電力企業(yè)的一大獨有的社會服務功能,其服務的目標群體是廣大用電客戶,然而,現實的停電管理的目標與角度卻有所偏頗,忽視了用戶的需求和感受,未能對停電戶數以及停電時長加以控制,尤其是在轉移負荷與臨時供電等管理中忽視了對客戶的服務。實際的停電期間施工中過多地考慮了施工成本與安全施工等問題,一般采取配合停電的模式,這樣不僅會延長工期,也將增加施工成本,還影響了客戶的正常用電。從上面可以看出,電力企業(yè)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停電管理,將目標與著眼點放在“客戶”身上,要深刻地認識到停電檢修或施工期間是否會出現反復停電,停電戶數是否增多等問題。
電力系統(tǒng)的調度需要平穩(wěn)持續(xù),而且要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期間不可出現任何中斷。然而,因為調度管控多數忽略了細節(jié),這就可能導致其中某一細微環(huán)節(jié)出錯擾亂配網系統(tǒng)整體的平穩(wěn)調度,還可能導致系統(tǒng)的整體崩潰,進而帶來范圍更大的、更加嚴重的電網故障?,F實的電力調度中往往因為未核實調度指令直接開展調度操作,從而釀成了嚴重的事故。
電力企業(yè)要明確體制改革方向,從傳統(tǒng)的“以產品為核心”轉向“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經營理念,而且要將停電執(zhí)行管理放在關鍵位置,時刻關注客戶需要,圍繞客戶需求來制定停電計劃、執(zhí)行停電管理,以此來提高客戶的供電服務質量,逐步形成一個深入、良好的客戶關系網。要想達到圍繞客戶需求的停電執(zhí)行管理,首先則要落實設備主人制,先清查好固定與非固定資產,緊密完善設備臺賬資料,以班組為單位實行設備責任制管理,而且采?。褐鸺壒芾?、定期驗收、核查運行整改的措施,要時刻樹立班組在設備管理的主人翁堤圍,制定計劃巡檢設備,高效查找設備運行中的問題,班組人員必須密切掌控其所處責任范圍內的設備操作技巧,防止各項設備故障,影響客戶供電。
控制停電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優(yōu)化并改良電網結構,電網正式運行之前要強化相關的測評評估,分析所架設的電網結構是否合理、運行能否安全,能否為客戶提供穩(wěn)定、安全的電力供應,而且要盡快地找到電網結構中的缺點和漏洞,發(fā)現其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及時地采取措施,通過強化不同地域間的配網聯系,來調整并優(yōu)化配網結構,以此來控制停電現象。
電網系統(tǒng)調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首先要明確調度的基本原則,實際的配網調度必須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在客戶持續(xù)用電的基礎上來綜合衡量、妥善調度。
(1)規(guī)范化交接班。必須牢固把握交班環(huán)節(jié),設置具體的交接時間,對于交接時段空擋問題給予嚴懲,從而保證持續(xù)供電。
(2)調度事故的妥善處理。每逢配網運行故障時,必須根據電網的安全規(guī)程來逐步處理,及時地排查事故點,保護人員與設備的安全,保護系統(tǒng)不被破壞,維持供電的安全持續(xù)。
(3)強化基礎管理。要強調基礎業(yè)務的發(fā)展,使得更多的管理人員都能深入掌握電網調度制度、規(guī)程以及專業(yè)技術、理論知識等,也要明確不同調度部門所負責的設備與具體設備,進而逐區(qū)分塊地熟練地履行各自的調度職責和任務。當遇到意外事故時也要及時地形成處理預案。
施工停電方案的優(yōu)化能為停電計劃管理打好基礎。當配網系統(tǒng)施工中被迫停電時,必須按照程序上報,而且要提供一份能夠最大限度控制停電時間、縮小停電范圍的,能夠滿足客戶持續(xù)用電的施工停電方案。此時施工單位必須深入電力企業(yè)來了解其各項設備、線路等的運行狀態(tài),再對應制定施工停電方案,電力企業(yè)也需要協(xié)同施工單位深入現場客觀的勘察,并審核施工停電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對于一些可以不停電的施工項目盡量帶電施工,或者嘗試選擇負荷轉移、跨越搭接等方式來逐段施工,或者通過增設絕緣導線、電纜等來就近供電,總之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控制停地范圍,減少停電戶數,滿足客戶的用電需求。
配電機構要加強停電的計劃管控,防止一個季度內的反復停電,而且要控制臨時停電現象,要樹立計劃停電“零超時”的目標,科學地編制、落實停電計劃。首先,要預先統(tǒng)籌安排計劃檢修,當上報月度停電計劃時就要將年度停電計劃進行上報,其中具體包括:停電次數、大概停電范圍、停電時間等,有計劃地停電才能減少客戶的不滿與投訴。其次,加大臨時停電考核力度,嚴肅緊急缺陷處理管理。對于任何的臨時停電都必須給出充分的理由,而且要構建起各班組緊急缺陷處理的對標格局。再次,采用綜合停電與精益化停電理念,實行運行班組搭單施工班組停電計劃,并做好設備的維護。
針對停電管理工作有必要創(chuàng)建以工作人員崗位為單位的績效考評機制,而且要制定出細致、明確、公平的考評體系,例如:班組考核滿分為100分,其中線路跳閘停電占20%,系統(tǒng)故障停電占10%,缺陷發(fā)現處理率占20%,配網可靠性占20%等。根據不同考核項目的比重來對應執(zhí)行停電考核評估,實際考核中要本著“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來對不同班組、不同人員的停電管理水平給出公正的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同員工的薪酬直接聯系,以此來落實績效指標,從中反饋出績效差異,找出工作中的問題,并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案,提高供電可靠性。
停電管理中要想控制停電時長、次數,就必須盡量壓縮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效率,其中既包括常規(guī)的電路檢修操作,也包括設備故障處理操作,因為通過高效地檢修與故障處理,能夠縮短停電時長,最主要的是能夠控制停電時間。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最關鍵是要加強日常的操作人員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檢修技術水平,使他們掌握先進的操作技術,能夠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且安全、高效、嫻熟地操作各項設備,解除故障,維持電力的持續(xù)供應,讓客戶滿意。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停電管理是電力企業(yè)停電管理理念的優(yōu)化升級,因為用電客戶是供電企業(yè)經濟效益的來源,只有不斷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愿望,為其提供切實、到位、滿意的供電服務,才能減少拖欠電費以及非法竊電等現象。對此則需要調整停電管理理念與方案,采取科學的停電管理模式,時刻圍繞客戶的停電時長、次數等來控制停電,從而滿足客戶的用電愿望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