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貴娟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擾。我認為,英語在本質(zhì)上也是同我們母語漢語一樣的語言,同樣需要注重“聽說讀寫”,學英語的原始動機應在于運用交流。
我通過多年來的英語學習及教學中的探索總結(jié),結(jié)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在我的課堂上,我采用了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英語帶給他們的快樂,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帶動他們英語成績的提高。
很多學生反映,學英語最大的障礙是讀不懂、聽不清,說不出,寫不好。我認為他們之所以會對英語有這樣的理解,歸根結(jié)底還是沒有真正激發(fā)學英語的興趣。而同樣作為語言學習的“語文”,學生們普遍學得不錯,即便成績較差的同學,考試成績也在及格線以上。究其原因,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日常生活交際都會用到,加之新聞媒體的全覆蓋,即便不刻意去學,一般學生的語文成績也不會差太多。為此,我首先對學生進行的就是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有什么樣的語言就會有什么樣的文化,從英語系國家的文化入手,以我們國人通常能夠理解的思維去分析學習他們的思維,只有在思維層面產(chǎn)生共鳴,才會有接下來學習的興趣。針對學生反映較多的幾大問題,我也制定了專門的對策。
讀不懂的主要體現(xiàn)在原因是識詞量少,閱讀量少,甚至連英語的入門程度都沒有達到。很多學生讀英語課文十分吃力,讀完之后對文章大意都沒弄懂。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邊讀課文,邊嘗試翻譯并把譯文寫下來,讀完后看看自己寫的譯文通不通順。
聽不清反映的是學生詞匯量少,平時聽力訓練不夠,同時也和“說”有直接關系。針對聽的問題,我平時以聽力訓練為主,主要讓學生聽英式英語發(fā)音,配合美式發(fā)音,在練聽力時我會突然中斷,讓學生復述剛才的語句或是直接翻譯成中文。同時我注重加強自己的口語,讓學生盡可能聽到相對標準的英語發(fā)音。
說不出是因為有很多人說我國的英語是啞巴英語,即便很多英語成績很好的學生在說的方面都存在一定障礙。我認為,之所以我們的英語“說不出”,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很多老師口語不標準,上英語課時也以漢語教學為主,導致學生的英語發(fā)音也不標準。二是因為我們自身語言發(fā)音的問題,很多人也將英語發(fā)音漢語化了,即所謂的“中式英語”,這樣說英語的人多了反倒讓發(fā)音標準的人不好意思去按照正確的發(fā)音來說英語。我在課堂上總是盡力去鼓勵學生大聲朗讀,標準發(fā)音。
寫不好主要體現(xiàn)在英語作文上。很多學生寫的英語作文完全是按照漢語的語序和邏輯去寫,既沒有充實的內(nèi)容,又沒有明確的主題,錯誤連篇。為此我刻意加強了對學生語法時態(tài)句式的練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感。
聽說讀寫,四者相互貫穿,彼此融合,單獨注重其中一方面甚至兩三方面都是無法學好英語的。為此,結(jié)合教學實際,針對高中生的特點及學習能力,我自己探究出了如下教習方法。
一、夯實基礎,加速提效
很多學生英語學得不好,是小學初中時的基礎沒有打好,對于這類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每每講到新知識點時我會將過去學過的相關老知識點進行復述和提問。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受上課時間的影響,每節(jié)課所教所學就極其有限,在這有限時間內(nèi)我要求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充分利用時間,盡量不利用課上時間讓學生做小組討論,隨堂練習等,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務必節(jié)省時間,必須在限定時間內(nèi)回答完問題,對學生的閱讀朗讀時間也做了具體要求,將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用于對重點知識的重點講解。
在課堂外,我也為學生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例如,要求學生隨身攜帶小記事本,將單詞短語句子等學習內(nèi)容抄在上邊,這樣即使是吃飯上廁所時也可以順帶溫習一下;將小英語詞典也隨身帶著,遇到突然看到或想到的事物立刻查詞典。同時,我要求學生之間盡量用英語交流,哪怕用詞和語法并不準確,也要敢于張開嘴。寫英語日記則是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對此,我也要求我的學生盡量堅持每天寫一篇英語日記,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構(gòu)思語法時態(tài)及行文格式等內(nèi)容,并會查閱工具書及相關資料。
二、講練結(jié)合,角色互換
傳統(tǒng)的老師宣講,學生被動傾聽的授課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融會貫通,成為學生自己的所學。為此,我在課堂上加強了學生的參與度,在講課時,我會突然停下來,讓學生復述剛才所講的內(nèi)容,或做英漢翻譯,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回答等,從而提高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
學生和教師的身份不同,讓學生往往只能作為學習者,對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被動接受而不做思考和創(chuàng)新。為此,我在課堂上嘗試將師生角色互換,由學生將課文內(nèi)容進行試講,我在下面旁聽,同時要求其他學生做出點評。讓學生講課,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更深入的學習和探究,學生互評更讓學生對大家普通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目了然。
三、差異分組,共同提高
為了縮減學生之間英語成績的差距,我將學生按英語成績分為五個檔,每一個檔里抽出一名學生,五個檔的五名學生組成一個英語學習小組,一個班的學生按此分成若干小組。到考試時,將學生成績按小組排名,這樣組內(nèi)的尖子生為提高小組成績,能極大地帶動后進生去學習,后進生怕拖后腿也會努力學習,多向尖子生請教。將現(xiàn)在管理學中的團隊精神和英語教學有效結(jié)合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四、情景代入,還原語境
要想讓學生真正了解英語,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英語的語境。為此,我會利用電子白板播放相關幻燈片,用多媒體設備放相關視頻,通過圖形和場景等增加學生的代入感。
通過我觀察到的這些問題以及想到的一些辦法的有效運用,我所教班級學生的英語成績有了普遍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繼續(xù)總結(jié)經(jīng)驗,摸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