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俊莉
摘要:幼兒時期作為一個十分關鍵的接待,其容易出現(xiàn)逆反心理,對家長逆反,對教師逆反等。這些逆反行為的發(fā)展對于到幼兒心理健康有著嚴重的消極影響。因此,要通過一些應對措施的落實,來規(guī)避幼兒逆反心理的發(fā)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幼兒逆反心理產(chǎn)生原因及其對策進行了有效的分析。
關鍵詞:幼兒;逆反心理;原因;對策
引言
現(xiàn)在的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以自我為重的意識很強,都是家中的小皇帝,甚至有的幼兒脾氣還特別大,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滿足就大哭大鬧,導致幼兒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如果不及時給予心理健康疏導教育,會制約到其后期成長。
一、幼兒逆反心理產(chǎn)生原因分析
(一)期望過高
現(xiàn)在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忽視了孩子們自己的素質(zhì)和能力,不考慮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家長要求的比孩子實際能力高一點,讓他“跳起來摘樹上的果子”,經(jīng)過努力,圓滿地完成所有的工作,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就能培養(yǎng)自信,感到成就感。
(二)忽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教育在長期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相對科學完善的教學制度,但是當前幼兒實際教育過程中多數(shù)幼兒園都僅僅關注和重視幼兒的知識教育和認知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明顯存在著重視不足的情況。而一些幼兒園盡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也僅僅是認為幼兒性格較為內(nèi)向等原因造成的,對這些幼兒往往采取心理教育和疏導的方式。幼兒由于個體差異,在幼兒教育中僅僅是對心理健康存在問題和行為存在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明顯不足的,需要對所有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幼兒逆反心理有效對策研究
(一)善于理解孩子的心理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親密平等的朋友關系,讓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管理。要有勇氣問孩子,也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錯。孩子們的自我意識產(chǎn)后,他們想讓自己和成年人享有平等的地位,有選擇地接受了對成年人的要求。如果孩子需要服從,就應該以平等的姿態(tài)征求孩子的意見,而不是強迫或命令的語氣。為了炫耀自己的權(quán)威,有些父母對孩子已經(jīng)喜歡的事也發(fā)出命令,孩子不代替。父母應該尊重子女,相信子女不會引起對立的感情。
(二)進一步提升幼兒園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
在當前幼兒園教育當中,應正確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要將其全面的落實到實際的幼兒教育當中,并為幼兒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確保幼兒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態(tài)度,這樣才能確保幼兒良好發(fā)展。另外,幼兒園也要提升對幼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標準,由此嚴格要求幼師的教育形式和品德素質(zhì),這樣才能確保幼兒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也能有效杜絕危害幼兒身心健康問題的發(fā)生。因此幼兒園必須要制定嚴格的幼師評價標準,聘請良好品行、較高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較強教育能力的幼師來到幼兒園,由此才能為幼兒制定更為完善且合理的幼兒教育活動。而且幼師也要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來為幼兒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這樣才能為確保幼兒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提供保障。
(三)在班級活動中,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幼兒樂觀的情緒和健康的心理
從教幼師九年有余,我深知每一次班級活動都是培養(yǎng)孩子健康、樂觀的心理最好的平臺,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很好地利用這一契機,讓幼兒在班級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積極的情緒,促進幼兒健康心理和品德的教育培養(yǎng),例如在開展班級活動時,我很好的運用《吹氣球》的活動,讓幼兒親自感知生氣對人的危害,隨后我及時告訴班上的小寶寶們:不好的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人在不同時候會有不同的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為了我們的身體的健康,我們要學會調(diào)節(jié)、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后我播放《幸福拍手歌》,和幼兒一起做運動,去傳遞快樂情緒;在講授《彩虹糖》時,我讓孩子們體驗分享的快樂;在玩堆積木時,全班每人放一塊最終形成一個物體,這是大家的成果,大家努力的結(jié)果,從而讓孩子獲得了一種榮譽感、成就感,注重幼兒的內(nèi)心真實感受和呼喚以及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我們身為幼兒教師首要來做的。關注幼兒的情緒,學會控制情緒,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孩子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東西,在設計和教授心理活動《誘人的糖果》,引導幼兒享受延遲滿足的快樂。
(四)幼兒園應注重與幼兒家長進行合作
幼兒思想往往都是比較單純的,幼兒的行為和言語等方面也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法,如果教師和父母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忽視這一情況,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也就容易出現(xiàn)心理疾病,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利影響,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教師能夠在對幼兒的行為舉止基礎上了解幼兒的真實性格和想法,對幼兒實施針對性教育,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有利的影響,多數(shù)幼兒在對自身的想法表達的時候,都是在行為舉止的基礎上具體實施,父母和教師需要和幼兒之間進行積極溝通和交流,對幼兒實施正確引導。通過幼兒園與家長間的合作,有效的結(jié)合幼兒的特點、心理狀況以及智力和性格特點等,隨時制定完善的心理教育體制,由此能夠確保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效開展,并在活動中認真記錄幼兒的各個時期的心理情況,這樣才能為今后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良好的依據(jù),進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穩(wěn)定發(fā)展。
結(jié)束語
幼兒叛逆心理需要家長、教師以及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引導。相信在各方主體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夠為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
參考文獻:
[1]李亞楠.3~4歲幼兒的逆反心理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15):155.
[2]陳鉍中.淺談當前幼師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其對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03):95-96.
[3]劉忠鵬.中班幼兒叛逆行為的成因與對策[J].學周刊,2015(04):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