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瑋
摘要:本文將從開放式的看圖寫話中探究寫作的意義和重要性,再分析小學語文“開放式”看圖寫話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并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找出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途徑,更好地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開放式看圖寫話;寫作能力
引言
看圖寫話作為寫作最基本的階段,是低年級學生提升語文知識的必備階段,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學習、積累的過程,對于寫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而開放式的看圖寫話也是最近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這樣的模式能讓學生開拓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這樣的模式是提升寫作能力必不可少的,老師在其中正確教學模式的運用,能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未來提升寫作語文占據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一、看圖寫話在寫作中的重要意義
(一)看圖寫話能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要看圖,然后把圖中的內容用話語表達出來。但是觀察是需要找到重點的,有的圖片還需要小朋友們去觀察圖片中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等等,以此去聯想人物的心情以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看圖寫話是對孩子們想象力的培養(yǎng)
看圖寫話中的圖片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者物,要想將這些人或者物動起來,需要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想象力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更加熱愛寫作,對寫作充滿的自信與動力。
(三)看圖寫話是對孩子們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都會得到很好的鍛煉。比如小朋友在看圖寫話練習的過程中,表達的欲望很強烈,但是沒辦法接受爸爸媽媽反復修改并且重寫的節(jié)奏。討論過后,可以先口頭表達,描述圖片中的內容,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進行錄音。結束之后可以根據錄音來進行修改,最后將滿意的作品寫下來。
二、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現狀
(一)教師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容易缺少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教學,尤其是教學能力素質不夠的老師,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只看重基礎知識的傳遞,即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對圖中的內容進行講解,從而忽視了教學的本質,沒有教學生為何這么分析,從哪個角度分析,怎么寫才能提升句子,文章的優(yōu)美性,且教學過后沒有對學生的內容進行及時的評價,
(二)學生
由于低年級學生自身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時還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一般問題的題目分為三個,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清楚的回答主體、發(fā)生的事情、在哪里,但是也僅僅只停留在用幾句單薄的話語來描述,缺少了思維能力的學生,只是簡單地將事件復述了出來,不能根據自身的想象,將貧瘠的文字豐富起來,還有少部分的學生缺乏觀察能力,對整件事情不能全部地描寫下來。
三、利用開放式看圖寫話的教學模式來提升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
所有語文老師都常說的一句話是:想要學好語文,就要會讀,善表達,能寫作。這話說的確是很有道理,想要真正地學好語文,這三門硬本領是一定要學會的。在低段教學,不光要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讀書寫字能力,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該如何系統(tǒng)的進行寫作培養(yǎng)呢?
首先,是寫話教學。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學生有話可寫。
在一次訓練學生寫"我的朋友"的寫話訓練中,為了學生有話可寫,有興趣寫話,讓每一個孩子在白紙上畫出自己班上最好的朋友,不僅用上鉛筆更是用上所有他們喜歡的顏色去勾勒自己的朋友的肖像。通過對自己身邊熟悉的事情和人,來進行描述,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系生活,指導觀察,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
不會觀察,不用心領會,永遠不要說自己會寫作文。意思是想讓作文有更多自己的東西在里面,不是生搬硬套。在二年級第四單元中有一篇看圖作文,畫面上呈現的是一群孩子在動物園里看猴子,旁邊還有一些大人。其實這幅圖片相傳遞的內容很顯而易見,孩子們更是在幾秒鐘就能看懂意思??烧娴淖屗麄儗懙臅r候,孩子們去不知如何下筆,想必這一定是每一位教過這篇看圖作文老師都遇到過的。為了讓孩子們能將自己看到的東西呈現在語言表達上和書面表達上,確實是一件要絞盡腦汁的事情,往往我們必須以學生的思維來思考,做事情也是要循循漸進。
首先讓孩子們相互交流自己去動物園的經歷,在什么情況下去了動物園,和誰一起去的,看到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因為去過動物園,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自己的游玩的經歷,此外,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回憶將畫面轉換為語言上表達出來。
所以,孩子有時候不是不仔細觀察,而是他們不會觀察,只有聯系到他們自己的生活,聯系到現實才可以更加深入的勾起他們回憶或是映像,這樣她們才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孩子的洞察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三)激發(fā)孩子愛寫作,評語一定要重視。
老師給學生留下幾行閱讀作文后的評語,雖說這是件很費時間的事情,但是卻覺得很值得,應該說是對學生寫作的鼓舞很大。越到高年級,孩子愿意聽到的評價不再單單是“表現的真棒”“寫的真好”“太會寫了”這些簡單,空洞的評價語言。孩子們更愿意看到,老師和他的交流,文字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很多時候,在發(fā)下作文本,孩子們不是比一比誰的分數最高,很多孩子是在相互看老師的評語,看看老師給誰寫的好,老師給誰寫得多。孩子們會互相交換看老師的評語,也許他們會覺得這是一位朋友給他們留下的痕跡,留下的“交換日記”。有時孩子會在老師的評語后,又再次回復你。
結論:
看圖寫話在低年級語文中有重要意義,教師們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正確的教學方案,就一定會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讓語文真正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王翠娟.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吉林教育,2017(30):123.
[2]侯秋玲.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6-87.
[3]周泓.小學生寫作能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