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城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內容、模式也發(fā)生了諸多變化,對情感教育滲透也給予了足夠重視。對此,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養(yǎng)成果,給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其教師除了要重視理論知識、學習方法的傳授外,還要準確把握各種契機,將情感教育有效滲透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此來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育培養(yǎng)成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滲透探究
情感教育主要指的是結合教育學、心理學來科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態(tài)度,以此來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上,大多數(shù)教師都將重點放在了語文知識的講解上,很少會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做出充分考慮,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因此,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廣大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情感教育的恰當滲透。
一、基于課堂導入來優(yōu)化情感教學滲透
對于課堂導入來講,情感意境的創(chuàng)建是至關重要的突破口,特別是針對語文這一學科,不論是對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是學生的后續(xù)學習都具有重要作用。為此,廣大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設計過程中,應懂得靈活引用情感來作為著手點,從不同角度調動學生情感,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發(fā)揮出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1]。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斑羚飛渡》時,就引用了講故事、設定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課程導入:在一場森林火災發(fā)生后,所有動物都需要快速遷徙,而有一群小螞蟻由于行動太過緩慢被火勢包圍。對此,請大家思考,這群小螞蟻要怎樣逃出去?在全面激發(fā)學生想象、快速集中其課堂注意力之后,其教師便將答案告訴了學生:這群小螞蟻快速的組成球體,快速滾動著沖出了火勢的包圍,在此過程中外面的螞蟻會被燒焦、死亡,最后只有一小團在沖出后活了下來。通過這種感人的小故事,極易引起的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將課程內容導入其中,既有助于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的全面調動,學生也會對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刻的體會,且在不斷提升授課水平的基礎上,也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二、營造和諧教學環(huán)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是有效滲透情感教育的一個主要渠道,因此,為了取得理想教育培養(yǎng)成果,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和諧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積極營造,從不同角度來激發(fā)、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累更新穎、豐富的情感體驗,以此來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2]。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背影》這篇文章時,就引導學生對從前父親做過的,感動自己的一些小事進行回憶,這樣既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為文章講解奠定良好基礎,也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體會父愛的深沉與偉大,進一步優(yōu)化情感教育的恰當滲透。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父親》這首歌曲,讓學生一遍聆聽音樂一邊進行課文的品讀,這樣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父親的尊重、敬仰之情,也能夠為情感教育的恰當滲透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另外,還可以加強生活實際聯(lián)系,陶冶學生情操。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以往生活經歷來對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做出深入體會,從不同來激發(fā)學生共鳴,幫助學生積累更新穎、豐富的情感體驗。比如:某教師在講解《金黃的大斗笠》時,就讓學生對自己與兄弟姐妹之間的點點滴滴進行回憶,并積極與大家分享一下發(fā)生在自己與兄弟姐妹之間的事情?;诖嗽賻ьI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篇文章,既可以幫助學生更透徹的理解、把握文章思想情感,也能夠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不斷增強。為此,其教師應從不同角度來加強對語文生活化的深入研究,以此來不斷優(yōu)化情感教育滲透。
三、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優(yōu)化情感教育滲透
教師的言行舉止通常都會給學生的學習成長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日常教育引導中,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自身良好示范作用的充分發(fā)揮,為學生良好審美觀念、思想觀念的形成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進而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養(yǎng)成果。為此,在實際授課中,其教師應從不同角度來進行語文教材情感因素的深入挖掘,然后通過教學語言的靈活引用,將文章意境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這樣學生既可以對文章的意境美、思想美,以及人文美產生深入體會,也能夠從整體上完善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日常生活的靈活習慣,從不同角度來發(fā)掘、觀察、體驗生活中的各種美,以此來促進其文學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3]。
四、基于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恰當教學情景
初中語文教材中通常都會包含一些對社會生活做出生動描寫的文章。對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來將課程內容展示給學生。尤其是在信息時代高速發(fā)展背景下,教師應準確把握各種契機,基于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更生動、高效的語文教學活動,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同時,也能夠為情感教育滲透提供更多契機。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基于色彩艷麗的圖片,以及生動視頻、優(yōu)美音頻等素材的靈活引用來創(chuàng)設恰當教學情境,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沁園春·雪》時,就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在快速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之后,讓學生伴隨著音樂來進行朗讀,讓學生仿佛真正處于冰雪覆蓋、粉妝玉砌的情景當中,在優(yōu)化授課內容與焊接的基礎上,也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為學生播放一些比較經典的中外名著、電影等內容,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認知視野的進一步拓展,也能夠幫助其積累更新穎、豐富的知識與學習方法,且可以更自然的完成情感教育滲透。
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內容,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方面具有的積極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日常教育培養(yǎng)中,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授課理念、模式的種種局限,結合學生心理特點、發(fā)展需求來優(yōu)化情感教育滲透,以此來為學生良好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王磊.對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幾點探討[J].才智,2017(36):19.
[2]田擁麗.試論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以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16.
[3]牛春燕.淺談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文學刊,2014(16):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