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要】強化舉報線索管理就必須根據舉報線索管理流程的特點,緊緊扭住“歸口管理、審查分流、線索存查、跟蹤督查”四個環(huán)節(jié),突出重點、把握特點、攻克難點、盯住熱點,從完善相關制度入手,抓規(guī)范強基礎,抓創(chuàng)新促深入,全面深入地履行線索管理職能,才能為提高案件質量和辦案效率打下牢固的基礎。
【關鍵詞】歸口管理?線索管理?審查分流
近年來,檢察機關通過認真發(fā)動群眾舉報、鼓勵干警積極收集線索,為查處職務犯罪提供了充足的案源,使查處職務犯罪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線索管理較為混亂的問題,統(tǒng)一管理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導致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線索散失遺漏、初查隨意性大、成案率低的現(xiàn)象,影響了查處職務犯罪工作的深入發(fā)展。強化舉報線索管理就必須根據舉報線索管理流程的特點,緊緊扭住“歸口管理、審查分流、線索存查、跟蹤督察”四個環(huán)節(jié),突出重點、把握特點、攻克難點、盯住熱點,從完善相關制度入手,抓規(guī)范強基礎,抓創(chuàng)新促深入,全面深入地履行線索管理職能,才能為提高案件質量和辦案效率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歸口管理突出重點,規(guī)范線索管理行為
歸口管理是線索管理工作的基礎,這一步工作如沒有作到位,線索管理的其他工作也就無從談起。但實踐中,除舉報中心直接受理的線索外,對于業(yè)務部門直接受理的線索、辦案中發(fā)現(xiàn)的線索以及需二次分流的線索這三類線索的管理,由于沒有明確具體的操作規(guī)范,一直是歸口管理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果不把這三類線索有效地納入管理范圍內,舉報中心對線索的歸口管理就可能成為空談。不但會使這一部分線索失去有效監(jiān)管,同時也會有礙于檢察職能履行中的統(tǒng)一和規(guī)范。就部分基層檢察院而言,一半左右的職務犯罪線索是業(yè)務部門直接受理或干警在辦案中發(fā)現(xiàn)的。因而,真正落實這三類線索的歸口管理尤其重要。為此,必須通過完善舉報線索管理辦法,重點規(guī)范這三類線索的歸口管理工作。
一是規(guī)范移送登記程序。對業(yè)務部門直接受理、干警辦案中發(fā)現(xiàn)的線索,相關業(yè)務部門或承辦人員必須填寫《舉報線索移送登記表》,在2個工作日內向舉報中心移送登記,最長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如果涉及正在偵查的案件或者偵查過程中的保密問題,暫時不宜移送登記的,必須由該部門分管檢察長批準后,方可暫時不移送登記,但必須同時就線索數(shù)量、性質向舉報中心書面?zhèn)浒福灰艘扑偷那樾蜗Ш?,再及時移送。未經登記或備案的線索,一律不得進入初查程序。
二是規(guī)范二次分流行為。對于舉報中心分流來的線索,接收部門在審查后如果認為不屬于本部門業(yè)務范圍的,應在本部門分管檢察長批準后,書面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在接收后5個工作日內,退回舉報中心作二次分流,嚴禁擅自移交其它部門或置之不理。三是強化監(jiān)督。舉報中心每月或每季度按照自己的受理和備案登記,與業(yè)務部門的報表逐一檢查核對,看是否做到了“一個統(tǒng)一”、“一個一致”,即:初查案件數(shù)必須與舉報中心線索登記數(shù)相統(tǒng)一、初查部門必須與接收分流線索的部門相一致。發(fā)現(xiàn)有線索未經登記或備案而進入初查程序以及擅自移交分流線索的等情形的,舉報中心應有權向責任部門發(fā)出整改通知,同時抄報檢察長及相關分管檢察長,并納入該部門年終考核。
二、審查分流把握特點,提高移送線索質量
從檢察機關受理的舉報線索來看,內容或詳細、或模糊,有的甚至只是只言片語,有的可查性強,有的根本就不具可查性,因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如果按照一般的操作程序,將所有線索不加區(qū)別地一律分流到業(yè)務部門,由于警力的原因,將使業(yè)務部門不堪重負,結果只能是窮于應付,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查處職務犯罪的工作就象一個產品生產流水線,線索就是原料,沒有合格的原料,是很難有合格的產品的。如果事先能夠對線索進行初步的排隊篩選,將那些質量不高的線索暫時排除在初查程序之外,將會極大地提高初查的成案率,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也許要好過百倍、千倍?;谶@樣的考量,可以考慮將這個排隊篩選工作放在審查分流環(huán)節(jié)來作,也可以進一步深化舉報中心線索管理職能。
一是對舉報線索逐件進行審查。舉報中心受理線索后,應根據線索的來源途徑、舉報方式、舉報心態(tài)、舉報內容以及被舉報人情況等具體特點,建立一個以涉案人為中心,以“單位信息檔案”為紐帶,分為一般線索庫和要案線索庫,集情報信息檔案、線索管理檔案、案件卷宗檔案于一體,實現(xiàn)信息與線索存儲管理的有機融合的“舉報信息庫管理系統(tǒng)”,對線索進行逐件審查。在審查中要自覺站在業(yè)務部門的角度,用辦案人員的思維和眼光,全方位地評析、審查舉報材料,對是否具有可查性,先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遇有情況不明的,及時通知舉報人補充,必要的時候邀請自偵部門提前派員參加,盡可能多地掌握涉案情報信息。對重大、復雜、疑難的舉報線索,舉報中心審查過后,再由分管檢察長召集相關業(yè)務部門共同審查。
二是對舉報線索實行分類管理。舉報中心在認真審查的基礎上,根據線索不同特點以及輕重緩急,按照成案型、半成案型、不成案型三個等級可將線索分類:實名舉報且內容具體、可查性較強的,及上級機關、黨委或人大交辦線索,性質明確,成案可能性較大的,均作為成案型線索,匿名舉報,性質不明,問題不具體,可查性不強的,情況緊急需及時處理、多次舉報未查處及檢察長交辦的,屬于半成案型線索,問題已查清,無新情況、新問題等不具可查性的,及其他不屬檢察機關管轄的線索,屬于不成案型線索。然后在此基礎上分類進行管理:各類線索在三日內分流,分別由檢察長和主管檢察長簽批,成案型線索收到后立即分流到偵查部門,由辦案組簽收開展初查。半成案型線索由承辦人員對核線索進行進一步核實,擴大信息量,并將搜集的情況一起移送偵查部門或移送有關政法機關、有關單位紀檢部門處理。不成案型線索將其歸入“舉報信息庫”存查,等待能與其相印證的新線索。舉報線索經過這樣的審查和篩選過后,可以有效提高分流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使線索在移送時就有了個基本的輪廓和框架,提高了線索的質量,為自偵部門縮減立案前的初查時間和范圍、為提高初查成案率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存查線索管理攻難點,整合線索利用價值
眾所周知,案源不足是制約查處職務犯罪工作深入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基層院更是如此??梢赃@樣說,尋找線索、尋找案源已經牽制了干警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眼睛向外發(fā)動群眾舉報固然重要,但用心經營存查線索、深入挖掘存查線索中隱含的信息也不失為一條解決之道。
事實上,檢察機關受理或掌握的的舉報線索中,相當一部分是暫時不具可查性或可查性不大而歸入存查的線索。但并不是說這部分線索就不具有利用價值。為此,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力求在存查線索的管理利用上有所突破:
一是擴大存查線索范圍。存查線索不僅包括分類管理中的不成案類線索,而且還應將初查部門初查未成案的線索也歸入其中。二是明確管理機構及其職責。存查線索統(tǒng)一由舉報中心建立存查線索庫,分門別類專門登記存檔,確定專人管理。專管人員負責跟蹤收集涉案信息,并保持和加強與舉報人或有關方面的聯(lián)系,一旦有新的舉報或者具備初查條件時,及時提請審查評估。三是規(guī)范線索存查程序。線索存查必須先由舉報中心提出存查意見,院舉報線索審查評估小組評審后才能入庫,嚴禁擅自存查,初查部門未成案線索,在反饋時自動入庫。
四、跟蹤督察盯住熱點,及時答復,減少重復舉報
熱情接待舉報是前提,而及時妥善回復是群眾衡量我們工作誠意的最為直觀的尺度。舉報人積極向檢察院提供有關線索,其內心更注重的是處理結果。故無論查處結果如何,都要對舉報人有個交待。尤其是舉報有出入或失實的也不能忽略,有的還要在答復的同時,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寓宣傳、教育、引導于答復之中,從而減少重復舉報的。以誠感人,消除誤解,使舉報人日后成為我們工作的義務宣傳員,使舉報工作得到人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一是嚴格按照控告申訴首辦責任制的規(guī)定,認真做好跟蹤、督辦、催辦工作,要求承辦部門按時反饋查處結果。二是由舉報中心從程序上、實體上對反饋的結果逐案進行復審,并提出復審意見報檢察長批準后,由舉報中心入卷歸檔。三是由院紀檢監(jiān)察部門聯(lián)合相關部門組成考察小組,隨機抽選案件,對自偵案件進行回訪考察監(jiān)督。四是強化控告申訴部門對自偵工作的監(jiān)督職能,凡當事人對自偵部門的偵查行為、處理結果不服的,一律由控申部門復查、答復,不得再轉給自偵部門自己處理,并報紀檢監(jiān)察部門備案。五是控申部門結合移交線索查處情況,與刑事偵查監(jiān)督部門配合開展對自偵案件的立案監(jiān)督,看有無該立不立、辦人情案、受利益驅動辦案的現(xiàn)象,并根據情況移送政工紀檢部門查處,以保證對這兩類線索查處活動的監(jiān)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