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療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
湯馥瑜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發(fā)生情況。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入院接受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70例,將其隨機分組后,分為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大劑量米非司酮追里奧,觀察組則采取小劑量進行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康復期情況,以及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經臨床對比研究分析后,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性不大,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療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具有顯著差異。結論:在臨床子宮肌瘤的治療中,采取小劑量米非司酮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提升治療的有效率,同時也能降低患者的不良癥狀發(fā)生率,在臨床中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劑量;米非司酮;子宮肌瘤;不良反應
子宮肌瘤是一種婦科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屬于一種良性腫瘤,因此,也稱之為子宮平滑肌瘤,通常發(fā)病年齡在30~50歲[1]。此類疾病生長過快和過大的子宮肌瘤會壓迫膀胱、直腸,甚至出現膀胱和直腸刺激癥狀,肌瘤內容易發(fā)生壞死,引發(fā)劇烈疼痛,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孕和流產癥狀[2]。臨床必需要重視此病的治療和控制,現階段的臨床治療中通常采取米非司酮進行對癥治療。而在不同的醫(yī)院,在治療中所用的米非司酮量會存在差異。為進一步探究不同用量下的臨床治療效果,我院進行了如下對比分析研究。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入院接受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84例,將其隨機分組后,分為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31~52歲,平均(45.2±7.3)歲,單發(fā)肌瘤20例,多發(fā)肌瘤15例,采取大劑量米非司酮追里奧,觀察組患者年齡31~53歲,平均(45.5±7.5)歲,單發(fā)肌瘤18例,多發(fā)肌瘤17例,采取小劑量進行治療觀察。所有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尿頻、貧血、痛經等臨床體征,經臨床診斷后,確診為子宮肌瘤,且患者對米非司酮無過敏病史,沒有嚴重的肝腎疾病、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沒有顯著的差異性,P均>0.05,表面無顯著差異,具有臨床可比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于入院后行常規(guī)檢測,并進行對癥治療,治療期間患者采取大劑量米非司酮進行治療,主要治療措施為患者月經第一天晚間口服25mg米非司酮,其后每日服用一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治療基礎上,采取小劑量米非司酮口服治療,主用計量為12.5mg,其他治療方法以及用藥時間均與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在本次的臨床治療觀察中,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四個治療等級,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超聲診斷,肌瘤腫塊全部消失;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到了有效緩解,而經檢測后發(fā)現,肌瘤個體減少50%以上;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肌瘤個體未有減少,甚至增加。
同時注意觀察,治療后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包括惡心、嘔吐,乏力,皮疹等,并做好記錄工作。
1.4 統(tǒng)計方法
在本次的臨床統(tǒng)計研究中,所有統(tǒng)計數據,均由SPSS18.0統(tǒng)計軟件來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取%表達,X2檢測,計量資料采?。ǎ┍磉_,t檢測,當檢測結果P<0.05時,則表明具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兩患者的療效對比
經臨床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17例的顯效,16例有效,3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患者19例的顯效,12例有效,4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8.6%;可見,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之間比較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癥狀發(fā)生率對比
經臨床治療,觀察組患者不良癥狀發(fā)生率5.7%,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22.9%;可見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類型,其發(fā)病率為1.2%-25%之間,通常情況下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急腹癥狀、不孕、月經絮亂等。大多數患者有月經變化,表現為月經量多,經期延長,周期縮短等[3]。月經量變化和肌瘤生長部位有關,黏膜下肌瘤由于瘤體長大,增加了子宮內膜面積感染、壞死的幾率,出血時間延長,月經周期縮短。如果肌瘤主要為漿膜下肌瘤,并長在子宮外壁,子宮內膜面積變化不大,所以月經量變化也不明顯[4]。子宮逐漸長大后壓迫周圍組織產生壓迫癥狀,會影響直腸、膀胱正常功能的發(fā)揮,造成輸卵管阻塞。
子宮肌瘤和雌二醇的發(fā)生有直接的關聯性,對患者子宮肌瘤的生存有很大的影響,雌二醇生物效應的影響取決于雌二醇受體含量。有關報道顯示,控制患者體內雌二醇含量,能夠有效控制子宮肌瘤的生長[5]。而米非司酮能很好的控制雌二醇的含量,此藥沒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活性,能夠和孕酮受體、糖皮質激素受體相互結合,能夠在卵巢受體中溶解,實現控制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的提高。另外此藥對人體孕激素受體基因有一定的一直作用,從而能夠控制孕激素。但是不同劑量米非司酮用藥劑量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效果也有一定的差異。
本次研究分布采用大劑量和小劑量米非司酮對患者進行治療,通過治療發(fā)現使用兩種藥物的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較好的改善,但是小劑量使用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大劑量使用者,而且治療后患者孕酮、血雌二醇、卵泡雌激素、促黃體生成素等能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說明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效果較好,而且不良反應也比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小劑量藥物應用能夠減少對中機體的刺激,從而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4%,與對照組88.6%的治療總有效率之間差異性并不大,P>0.05;但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小劑量米非司酮應用于子宮肌瘤的疾病治療中,效果與大劑量米非司酮效果相近,但是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后不良反應更好,治療安全性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曉雨.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8):104-106.
[2]姜艷萍,張青冬,王楚平,等.桂枝茯苓膠囊聯合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臨床觀察[J].中國藥業(yè),2019,28(3):45-47.
[3]劉艷.米非司酮不同劑量對圍絕經期子宮肌瘤誘導絕經的治療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3):159-160.
[4]周興英.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效果比較[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8,5(32):187,190.
[5]劉建忠,張春花,劉婷婷.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效果和血清學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