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guī)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因為浮躁的社會風氣、功利的應試教育、語文教師指導的缺失等因素影響而導致對語文課外閱讀的興趣不高;課外閱讀中的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素質(zhì)教育的質(zhì)量。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能力的具備不僅是新課程義務教育的要求,也對小學生自身的視野擴展以及知識面的增加具有積極影響。因為小學存在著過于重視應試教育的現(xiàn)象,因此就出現(xiàn)對小學生高年級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忽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策略
一、 前言
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信息、培養(yǎng)能力是時代的要求。對于小學生來,除了課堂的學習以外,課外閱讀是獲取知識和信息最重要的途徑,也是最直接的途徑。目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相關機制不夠齊全,教師課外閱讀指導不充足,小學生課外閱讀面較為狹隘等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尋求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質(zhì)量與效果的方法,用于指導具體的課外實踐活動是學生具備閱讀意識,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首先,以學校和老師為視角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一個寬松便利的環(huán)境,然后使家庭與學校教育教育的和諧統(tǒng)一共同督促學課外閱讀活動得進行,給課外閱讀提供基本生長點,不僅僅是行動上的支持、時間上的便利性,更要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其次,通過強制性措施對學生閱讀進行監(jiān)測,比如交讀書筆記、上臺展示最近閱讀的書目以及讀后感受等階段性的測評方式。
二、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
(一) 教師對閱讀指導的不足
老師在進行閱讀指導時喜歡向?qū)W生提問。諸如“閱讀中發(fā)現(xiàn),主人公身上具有什么特質(zhì)?”或者“讀了本篇文章我們有什么樣的感悟?”“閱讀之后,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基本上學生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教師的課外指導活動基本也就結束了。其實我們進行課外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從書中獲得人生道理或者為人處世的方式雖是囊括在課外閱讀目的當中,但是我們不應該把問題簡單化、表面化。而是讓學生融入閱讀中去,使其學會與主人公對話。使學生知道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學會把知識和道理轉換成自己內(nèi)在的品質(zhì)。
(二) 課外閱讀與學科學習時間及內(nèi)容的沖突
在當下的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教育大背景下,學校、老師和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功利。在孩子還不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時,學校、老師和父母已經(jīng)為他們預設了一條升學的道路。雖然我國高等學校入學率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加上大學擴招,上大學已經(jīng)不是夢想了。但是從總體看,高校入學率還是不能適應要求的,大部分人還是上不了大學,這就使得上大學的競爭很激烈。升學是第一位,先保證升學,因為升學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需要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工夫,所以其他方面就顧不得了。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就應該是看看語文、算算數(shù)學、讀讀英語。正因為是如此,倡導了多年的素質(zhì)教育仍然比不過應試教育對廣大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的影響??荚嚨慕Y果仍然是教師家長衡量和評價學生的主要基礎甚至是唯一的方式。盡管很多教師和家長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表示支持和贊同,但實際情況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安排與學科學習之間仍然存在很大的沖突。
三、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一) 加大教師對孩子的指導作用
當前的課外閱讀之所以不盡如人意,與相關評價機制的不健全有很大關系。針對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專門研究課外閱讀的理論和經(jīng)驗不多的狀況,學校應鼓勵語文教師加強自身的閱讀,鼓勵教師對課外閱讀指導的意義、內(nèi)容、方等進行專題研究,以提高教師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指導能力,并將此內(nèi)容作為對語文教師的一項評價指標。
教師也應在課外閱讀評價上開動腦筋、采取措施,如評價主體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多方參與;評價指標多維化——不僅有可量化的依據(jù),也要有閱讀興趣、動機、習慣、品質(zhì)等非量化的依據(jù);評價對象全面化——既要注意學生個體的課外閱讀,又要注意評價學生集體的課外閱讀;評價方式多樣化——查讀書筆記、舉行讀書報告會,有條件的還可讓學生就某一閱讀內(nèi)容在網(wǎng)上發(fā)表評論等等。將課外閱讀作為語文學習考核內(nèi)容之一,可在客觀上激發(fā)、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
(二) 創(chuàng)建一個積極向上的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
閱讀是陶冶情操的活動,閱讀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使讀者具有平靜祥和的心態(tài)以及充足的時間。所以我們要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放松、自由的閱讀環(huán)境。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閱讀環(huán)境,不僅僅應該減輕他們的課業(yè)負擔讓他們有更多的自由,還要從根本上關心學生,為他排除閱讀中的各個障礙。
首先,是對課外閱讀的支持,這個不僅僅是觀念和口頭上提倡重視,更是行動上的支持。使學校與家長合作,學生每提前一周閱讀完兩篇極其以上文章,下一周在學校開展的閱讀課上與同學交流上一周自己看文章內(nèi)容的感悟甚至是疑問。在這樣一個寬松的、可以集體學習的閱讀環(huán)境下促使學生愛上課外閱讀。
其次,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都應該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課外閱讀的安排。除了學校每一周那兩節(jié)課給學生進行閱讀交流以外,平時課業(yè)也應該減輕,使學生有更多時間多看一些課外書籍增長見聞。
再次,教師應該多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讀書心得,不僅可以讓他加深對自己所讀內(nèi)容的認識,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也有利于下面聽別人訴說的人增長見聞,擴大自己的閱讀量。
四、 結語
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具有巨大的積極意義,同時也可以通過對良好的鍛煉來使學生達到課程要求的閱讀能力標準。因此教師在講授閱讀課時盡量讓學生走進生活、自然,讓他們從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作品中獲取所需知識、信息,真正做到走出課堂和教科書,延伸拓展閱讀能力,不但能夠提高寫作和語言能力,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人格,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葉圣陶.文心[M].北京:群言出版社,1934.
[2]汪曾祺.晚翠文壇[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
[3]童慶炳.文學審美的自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楊紅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城地區(qū),額敏縣二支河牧場寄宿制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