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被忽略多年的國學經典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這在無形中拓寬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過程中,除了需要保證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字、詞、句、篇,與此同時還應當給予學生最基本的思想教育,而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能夠完美地做到這一教學要求。因此,為了進一步增強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必須要將國學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國學教育;策略研究
一、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基礎學習,在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習慣以及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國學教育的有效融合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對中國文化的有效傳承與弘揚,也符合素質教育對教學提出的要求,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目前很多學校都開展了國學教育,本文就針對小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融合國學教育進行分析,并總結出國學教育的重要意義。
二、 國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一) 滲透國學教育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國學應用
中華文化傳承五千年一直是華夏兒女的驕傲,只有將這份驕傲吸收成為自身素養(yǎng)中才算是真正的傳承。從小學開始滲透國學教育更容易讓國學成為學生的本能,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從實際的小學語言教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語文基礎知識小學生掌握的并不牢固,完整的掌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很少有學生能夠做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臐B透國學經典,可以提高學生認真上課的興趣,學生還會潛移默化的記住,有時候在說話過程中靈活運用。因為古人描繪生活更加形象,能夠拓展學生對事物的表達方式,能使學生擁有更好的品質生活。
(二) 滲透國學教育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人格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人變得更容易被現(xiàn)實主義所侵蝕,一些不良現(xiàn)象也開始向小學蔓延,國家的素質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诖?,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重視政治教育,盡管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良好,但是我們更希望看到學生受到語文教育而擁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國學教育則是重中之重。學生能在國學教育中得到對心靈的熏陶,通過國學教育對經典故事的不斷理解來拓寬知識面,從而擁有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少年智則國智,使每一位學生更加優(yōu)秀是教育學生的必然要求。
(三) 滲透國學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
中國國學文化源遠流長,具有不可估量的能量。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富足,一個個經典的節(jié)目開創(chuàng)出來,也使許多專家登上熒幕。漢字聽寫與成語精通也登上了電視,鼓舞了大批學生投入到學習國學經典的熱潮中,使國學在小學中恰當滲透,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為推動教育事業(yè)的進程不懈努力。
三、 國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策略
(一) 營造國學學習的氛圍
要想將國學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國學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在課間或者早讀活動中,播放經典的國學錄音、視頻,或者組織學生集體誦讀。這樣可以營造出學習國學的氛圍,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感受到國學的魅力,并且能夠進行知識的有效積累,對于一些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可以通過去圖書館借閱圖書、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閱的方式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通過自學加強對國學知識的理解。
(二) 開展多樣的國學朗讀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開展國學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對國學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此同時還能提高朗讀能力。首先教師要選擇適合各個年級學生的國學內容,并且在朗讀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可以采取鼓勵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鼓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即使有讀錯的地方也不能進行過分嚴厲的批評,要有耐心的引導學生進行改正,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大膽的參與朗讀活動。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并且后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不同,導致學生在學習國學知識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差異,將學習任務細化,細分成容易達到的目標,不斷縮短學生之間的距離。
(三) 國學教育需要貼合生活
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更好的生活,因此生活與學習是不可分離的。國學的學習也是一樣的,在將國學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帶領學生進行相關文化的學習,可以學習詩詞,相關的傳統(tǒng)習俗等等,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國學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中與自己的生活產生聯(lián)想,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一想法,在對應的時間向學生傳授對應的國學知識。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作業(yè),讓學生了解國學,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應當靈活運用國學教育,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甚至一些生活中遇到合適的故事在恰當?shù)慕虒W時機可以傳授給學生,提高國學經典的存在感,能夠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將國學與生活結合起來,做到學有所成。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學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經典文化的滲透,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專業(yè)能力,要對國學知識有一個具體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促進語文課堂質量的有效提升。在小學階段開展國學教育,能讓國學文化扎根在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與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更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榮珍.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國學教育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27.
[2]朱文娟.有經典,最語文——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實踐[J].華夏教師,2018(27):54.
[3]陳玉芬.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的意義與策略[J].課外語文,2017(5):177.
作者簡介:
辛會磊,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黃茅鎮(zhèn)中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