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松
遠古時代,建筑的作用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動物們會尋求遮風避雨的地方,或者,自己用樹枝和樹葉、藤蔓等將自己居住的地方弄成了一個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隨著建筑的發(fā)展,動物也開始注重裝飾設計了,將居住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觀、舒心悅目。裝飾設計早在石器時代就已經體現了出來,我們的祖先會將具有美麗花紋的石頭或者具有香氣的鮮花擺放在居住的地方用來裝飾房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不同的設計理念使建筑的風格變得多種多樣。各種不同風格的裝飾設計使我們的居住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美。其中,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人們的呼聲中最高。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不僅僅只追求物質需求,對于精神需求的也越來越高。對于居住環(huán)境,過去人們只是要求住的舒適而已,現在人們開始重視居住環(huán)境的美觀程度。所以,人們對于裝飾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的裝飾設計變得越來重要。如今的建筑裝飾設計并不能單純的理解為人們常說的“裝修”,現在的“裝修”是利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和手段,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美觀和舒適的生活或者是說工作環(huán)境。建筑裝飾設計是指在室內將建筑實體中的墻壁、地面等做進一步的處理,比如說,貼上壁紙或者用綠植等做裝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并且符合人們的愛好,充分的體現了人文關懷,在兼具了使用的特點的同時更加具有個性。以人為本還體現在考慮到弱勢群體,比如說老人、幼兒、孕婦、殘疾人等,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
在建筑的裝飾設計中,設計的功能性是至關重要的。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管是什么東西或者是發(fā)生的每一件事物它們都是具有自己存在的功能的,它們的功能不是善就是美。對于建筑裝飾設計功能來說,它的功能分為兩部分:第一,物質功能;第二,實用功能。對于不同場所來說,這兩個功能的側重點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例如,在醫(yī)院、教室、教堂等這種具有特定性功能的公共場所來說,物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醫(yī)院就是為病人提供醫(yī)療服務的場所,所以必須具備足夠病人看病的的功能;教室是提供給學生用來學習知識的場所,所以必須具有足夠的場地用于學生學習的功能;而教堂是用來給信徒們進行禱告的地方,所以在建筑裝飾設計上應該具有莊重的感覺。所以,這就要求設計師門根據不同的場所,根據客人的不同的要求進行設計,充分體現各自建筑實體的功能。
在建筑裝飾設計中,形式設計這個詞語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每個設計師對形式設計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理解就會有不同的設計形式和設計風格。在建筑裝飾設計中,美觀可以在建筑過程中的每個要素,例如在建筑的形狀、建筑的色彩分布,建筑房間的排列方式中體現出來。室內房間的比例就是形式美的體現。房子整體戶型的大小是決定建筑要素比例的關鍵因素。空間較大,所采用的裝飾就可以適當的放大,如果很大的客廳里放置了一個很小的沙發(fā),這種設計是非常不合理的,當然,也不符合美觀的目的。以人為本的形式設計實際上就是在比例、色彩搭配等方面使人們感到舒適。建筑裝飾藝術也要看一個整體布局,因此設計師在設計的同時不能只考慮一方面的因素,要考慮各部分因素設計完成后,整體的的元素融合是否合適。
在建筑裝飾設計中,意境是指在建筑裝飾設計完成后,做到一種情景交融的狀態(tài)。體現的是一種藝術和設計價值。以人為本的意境設計同樣也是根據不同的場所會有不同的意境體現。同時,它也和建筑的使用者的年齡、性別、閱歷、職業(yè)等也有關。例如,教師的裝飾設計就應該有一種學習的氛圍;舉行會議的會議室就應該有莊重、嚴肅的氛圍;而宿舍的設計應該符合溫馨的氛圍。最重要的是,在對建筑進行裝飾設計時,第一考慮的應該是消費者的喜好,根據消費者的喜好進行裝飾設計,這樣才是真正達到以人為本的設計目的。
建筑裝飾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要求體現了人們對于居住或者工作舒適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們應該尊重消費者的喜好。注重實用和物質功能的表達,并且形式設計和意境設置上符合藝術和自然的要求。使設計成果符合人們的需求,滿足人類的各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