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軼凡
7月16日 緊張備戰(zhàn)
連續(xù)兩周的大考終于結束了。傍晚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航材包裝,開始制作我的參賽飛機:切割、膠接、裝配、調試……步驟駕輕就熟,耗時卻很漫長。
7月17日 熟悉的感覺
清晨,趁著氣溫還不是太高,我就來到了熟悉的放飛場地,針對項目規(guī)則要求的定時定點展開訓練。連夜制作好的戰(zhàn)機“藍羽”很給力,平衡、動力都不錯,連帶傍晚的訓練,三十多次起落順利完成。這種機型我已經半年沒飛過了,現(xiàn)在漸漸找回了操縱的手感。
7月18日 一波三折
今天要趕到蕪湖報到,上午的訓練是比賽前的最后一次,除了“藍羽”,我還帶上了備用機“大白”。但是頻出的狀況現(xiàn)在回想都覺得驚心動魄:先是“藍羽”在一次帶速驟降中機身撕裂,再是“大白”在巡航時因為我的進深距離誤判,扎進了一棵七八米高的樹冠中。一籌莫展了許久,爸爸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聞訊趕來,帶來了一捆金屬桿,接力綁扎連在一起,總算將“大白”解救了下來,此時已是烈日炎炎的中午。保險起見,必須再制作一架參賽機,我只好推遲出發(fā)時間。日暮之前,終于踏上了征程。
7月19日 賽前:背水一戰(zhàn)
比賽前,為了讓選手熟悉場地,組委會允許大家試飛。賽場的風很大,前一天趕制的新“藍羽”在空中盤旋了幾秒鐘,結構設計缺陷再次爆發(fā),電控組件與機身的連接雖然美觀卻不防震不抗風,被不斷變化方向的氣流硬生生地扯開了,失去了重心的飛機轟然墜毀。
那一瞬間,我的內心是崩潰的。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也不去拾飛機殘骸。其他選手的飛機在天空中歡快地轉悠,馬達帶著螺旋槳發(fā)出如摩托車般的轟鳴聲。此時此刻,我真切地體會到了沉重的悲傷。
現(xiàn)在的我只有“大白”了。退無可退,只有背水一戰(zhàn)。
登場:完美與希冀
我是最后一位出場的選手。
深呼吸,平穩(wěn)心緒,啟動電機,迎風拋出,“大白”平穩(wěn)地飛了出去,緩慢爬升。本項目為定時定點項目,即要求在特定的時間與特定的地點著陸,時間上多一秒或少一秒、著陸地點偏移均扣分。
老古董“大白”的動力裝置與其他選手的參賽機相比弱得多,穩(wěn)定性較差,再加上比賽場地風力變化頻繁,所以它如同湍流中的鯉魚一般,左右搖擺。好在我操縱功力深厚,憑借動力、方向和角度的嫻熟配合,“大白”艱難地維持著五邊巡航航線。
“30秒!”裁判提醒。我操縱著“大白”搖晃著進入下降航線,真擔心它會不會在一陣強風中突然散架了。
“3、2、1!”倒計時結束時,“大白”準確地降落到了靶心附近。
我松了口氣,爸爸滿臉欣喜:“完美!”確實很完美,89秒89,0.5米,計時分滿分!距離分滿分!這輪成績,我是滿分200分,一等獎穩(wěn)了。
因為第一輪的出色表現(xiàn),我第二輪出場時,吸引了眾多完成比賽任務的工作人員,連總裁判長都站在了我的身后觀摩。倒計時時大家齊聲為我報數(shù):“10、9、8、7……”此時突然一股強烈的側風襲來,飛機偏離了著陸航線。定時不定點,定點即超時,我必須做出選擇。機頭在我的操縱下被重新拉起,繞飛一圈再次著陸,距離分依然滿分,因超時被扣了9分的時間分。
雖然,最終因最好成績相同情況下比次輪成績的規(guī)則,我與冠軍失之交臂,但我的內心卻很平靜。有時候“山重水復”與“柳暗花明”之間只有一道小小的坎,邁過去了就豁然開朗。只要堅持不放棄,欣喜必將屬于你。即使有缺憾、不完美,持續(xù)付出,希冀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