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間,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管船人,一個身穿碎布頭拼成的花衣裳的年輕姑娘,一條老實忠厚的大黃狗,一只破舊但寬敞的木船,一間石頭堆砌的屋子……
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邊城茶峒碧溪岨的白塔下,老管船人放聲高歌,小姑娘閉眼傾聽的和美畫面。在這個小城,沒有人際利益紛爭,過渡的人爭著付錢,老管船人從來不接受,即使接受了,也是買成茶葉泡水,供過渡的人解渴。在這個小城,沒有煩惱,縱使城外硝煙四起,也不會擾了茶峒的村民們關(guān)注端午龍舟比賽的興致。
這個小城,它沉淀了恢弘與滄桑,也充滿著凄婉與悲壯。
我甚至懷疑它是沈從文杜撰出來的。也許他厭倦了這個勾心斗角的世俗人間,而邊城茶峒就是他心靈深處的那一方凈土,于是便用文字描繪了出來。他想告訴我們,人心本來應(yīng)是一片像邊城茶峒那樣的無憂無慮的天堂!
但現(xiàn)在,車水馬龍的嘈雜占據(jù)了大部分的時光,我們每天的奔波勞苦也是為了那“一小方地栽七棵蒜苗”的安定生活。我向往著邊城茶峒。
然而,這樣一個美好的故事,卻有一個不完美的結(jié)局:天保與儺送一個死亡一個出走,老管船人在一個夜晚死去,翠翠的思念沒有盡頭。一部極力張揚人性美的小說卻以悲劇告終,讀來很讓人惆悵。但,也正如沈從文所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都是不湊巧,因之樸素的善終難免悲劇,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jié)果卻又有如宿命的必然?!币苍S正是這一點,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更提升了這部小說的價值吧!
一條溪,名白河,淌了千年,沖不淡那來自遠方的憂傷;一座城,名茶峒,立了千年,洗不掉那淳樸的民風;一首歌,唱了千年,驅(qū)不走那心底的留戀;一個人,等了千年,忘不了那關(guān)懷的背影;一把草,摘了千年,只為了多聽竹林中的歌聲。你,在夢里流了淚,獨守著空船與狗相伴;你,在夢里流了淚,坍塌的白塔擋不住手足情深。一切的一切都隨著碧溪而遠去,來來回回的渡船只為了找尋一片溫柔的馨香。
水是各處可流的,火是各處可燒的,月亮是各處可照的,而邊城茶峒卻是此處獨有的。
書蟲呢喃:
李松同學用同樣優(yōu)美的文字向我們傳達了他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是啊,現(xiàn)實車水馬龍,人心浮躁,我們能尋得心中那最初的“邊城”嗎?也許正是因為那美好中的憂傷,才讓這故事回味悠長?!包S金蟲粉”給你,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