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集團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座談會10月11日下午在京舉行。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動員全體干部員工在新的征程上,繼往開來、不懈奮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開創(chuàng)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建設新局面,繼續(xù)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研究進一步落實能源安全新戰(zhàn)略,審議通過推動能源高質量發(fā)展實施意見,部署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會議指出,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fā)展階段,多元發(fā)展能源供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此外,還要深入推進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放寬多領域業(yè)務市場準入,鼓勵各類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而在油氣資源方面,會議強調要發(fā)揮好國內油氣資源的作用。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fā)力度,促進增儲上產,提高油氣自給能力。深化開放共贏、多元化國際油氣合作。增強油氣安全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
國家發(fā)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fā)言人孟瑋日前表示,做好今年供暖季天然氣保供工作任務依然比較艱巨。國家發(fā)改委、能源局將繼續(xù)會同有關地區(qū)、部門和有關企業(yè)從5個方面做好有關保障工作。一是千方百計增產增供。組織上游供氣企業(yè)安全高負荷生產,調動煤制氣企業(yè)生產積極性,提前籌措進口資源,全力保障用氣需求。二是嚴格簽訂履行合同。督促各有關方面嚴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氣,特別是加強簽約履約的信用監(jiān)管。三是建好用好儲氣設施。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加快開工建設運行一批儲氣設施,增強調峰保供能力。四是細化做實應急預案。督促各地和上游供氣企業(yè)細化完善調峰能力,確保民生用氣需要。五是壓緊壓實各方責任。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日前發(fā)布。該方案強調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堅決反對“一刀切”行為。 方案具體措施當中,強制性錯峰生產、大范圍停工停產等要求一律沒有涉及,嚴格依法依規(guī),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為了科學治理大氣污染,行動方案提出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今年的行動方案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動工業(yè)企業(yè)深度治理,加強對地方和企業(yè)的差別化指導,結合本地產業(yè)特征、發(fā)展定位等,確定治理方案。
前三季度,我國進口原油3.69億噸,增加9.7%。
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發(fā)現礦產173種,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礦種齊全、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的大國之一。
2019年共有42家地方煉廠獲批原油進口配額12112萬噸。
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88.8萬輛和87.2萬輛,同比增長20.9%和20.8%。
2018年礦業(yè)為人類提供了227億噸能源、金屬和重要非金屬礦產,總產值高達5.9萬億美元。其中,能源礦業(yè)產值4.5萬億美元,占世界礦業(yè)總產值的76%。
到本世紀20年代,通過自動化和數字化,全球油氣行業(yè)可以節(jié)省高達1000億美元。
10月16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北段,即黑河-長嶺段實現全線貫通,標志著中俄天然氣管道全面進入投產階段。目前有關方面正在進行供氣、注氣前的各項調試工作,為12月1日正式接收俄羅斯天然氣做好前期準備。第一年度計劃引進50億立方米俄天然氣,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將直接受益。
10月5—7日,中國石化燃料油上海分公司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碼頭,為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首航供應1500余噸保稅低硫輕質船用燃料油,成為其首家船用燃料油供應商,為新一輪南極科考加油助力。近年來,燃料油公司已為極地科考船、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科學試驗平臺、海上鉆井平臺等多種船型供油服務,每年為萬余艘遠洋船舶供油,標志著該公司已具備為各類特殊船舶全天候供油的能力。
近日,從南海西部瓊東南盆地深水東區(qū)獲悉,探井永樂8-3-1井成功測試,獲百萬立方米優(yōu)質天然氣流,創(chuàng)造了我國海域潛山天然氣測試產能新紀錄,打開了瓊東南盆地深水東區(qū)千億方氣田征戰(zhàn)序幕。為此,中國海洋湛江分公司研究院深水東區(qū)項目組已連續(xù)5年持續(xù)攻堅。
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與波羅的海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俄羅斯波羅的海化工綜合體項目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不超過12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943億元)。合同項目為建設天然氣加工化工總廠,工廠裝置主要包括:2套年產140萬噸乙烯裂解裝置,6套年產48萬噸聚乙烯裝置,2套年產13.7萬噸LAO(年產6.2萬噸1-丁烯和年產7.5萬噸1-己烯)裝置和場外設施等。
近日,經商務部審核,浙江浙石油貿易有限公司將成為首家以中外合資身份進行原油進口貿易的企業(yè),允許該公司從事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相關業(yè)務并進行了公示。這標志著中國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專家預估在2020年國家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中將出現浙江浙石油貿易有限公司的身影。
沙特阿美日前已推遲了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首次公開發(fā)行(IPO)。這可能會讓該公司11月份的上市計劃陷入危險。公司原本計劃在10月20日正式啟動出售股票。但9月14日的襲擊擾亂了生產,并對能源市場造成沖擊,并引發(fā)了人們的安全擔憂。故沙特阿美希望推遲IPO,直到該公司能夠讓投資者更清楚地了解其遭受攻擊后的季度收益。
近日,巴斯夫宣布正與合作伙伴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阿達尼集團和北歐化工合作研究在印度建造一座價值高達40億美元的石化綜合體的可行性,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的石化綜合體。巴斯夫將承擔大約一半的投資費用。合作伙伴將建造一座工廠,用ADNOC供應的丙烷氣體生產丙烯。一部分丙烯將進入一個生產聚丙烯塑料的綜合體,歸ADNOC和北歐化工所有,其余的丙烯將由巴斯夫和阿達尼集團的合資企業(yè)用于制造中間化工產品。
澳大利亞最大的獨立油氣生產商伍德賽德石油公司表示,三季度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11.6億美元,比今年二季度的7.38億美元大幅增加5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0.6%。三季度伍德賽德石油公司的油氣產量達到2490萬桶標油,比二季度大增44%,比去年同期增長7.8%,主要是因為來自于Pluto LNG業(yè)務的產量創(chuàng)紀錄,同時Greater Enfield項目首次產油。
BP日前表示,公司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出售約100億美元的資產,比原計劃提前一年。這家大型石油公司去年宣布了出售資產的計劃,旨在降低其債務比率。BP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出售阿拉斯加石油資產的速度快于預期,這些剝離預計會給該公司2019年全年業(yè)績中計入一筆20億-30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后費用。
康菲公司已同意以13.9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澳大利亞北部業(yè)務出售給合作伙伴桑托斯公司,這筆交易將使桑托斯的產量增加25%,并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地位。一直專注于美國頁巖資產的康菲石油公司將退出2006年在澳大利亞北部開建的Darwin LNG工廠和澳大利亞北部的氣田,但仍持有其在昆士蘭州澳大利亞太平洋LNG工廠的股份。
威德福國際油服公司近日與一家跨國公司簽訂了兩份完整的鉆機合同和一份油井服務合同,該跨國公司在伊拉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已探明油田之一。威德福表示,在接下來的兩年里,威德福公司將為伊拉克產量最高油田之一的開發(fā)井提供綜合服務。在未來的5年里,威德福公司將在國內提供專門的油井服務,包括車間服務、裝配、銑削、封水和層位封隔。
根據美媒報道,埃克森美孚正考慮出售其位于馬來西亞近海的上游資產,作為美國能源巨頭剝離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正在就出售馬來西亞資產的可能性與一名顧問合作,可能籌集約20億-30億美元。美媒稱,潛在的競標者可能包括其他對該地區(qū)感興趣的大型能源公司。
近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的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qū)專家論證會在北京舉行。專家組在聽取了示范區(qū)建設方案匯報,經過認真討論,同意示范區(qū)建設方案。這是我國首個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qū)。我國頁巖油可采資源量約50億噸,僅次于俄羅斯和美國,全球排第三位。
全球領先的估值及航運大數據平臺VesselsValue日前透露,中國時下正處于LNG行業(yè)大增長的前沿。由于正從煤炭轉向天然氣的計劃,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出現了激增。VesselsValue在報告中稱,中國如今擁有總計59億美元的大型LNG資產,約占全球5大擁有國的13%。中國目前總共擁有45艘船只,其中超過一半的船只使用不到兩年。
日前,根據MRC DataScope的數據,烏克蘭1—9月聚丙烯(P P)進口總量為101500噸,同比增長4%。今年前9個月,均聚物聚丙烯的進口量達到77900噸,上年同期為73800噸。進口聚丙烯嵌段共聚物約10500噸,同比為9800噸。1—9月聚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的進口量超過11700噸,而去年同期為12400噸。1—9月其他丙烯共聚物的進口總量約為1300噸,而去年同期為1700噸。
挪威能源咨詢公司Rystad在最近發(fā)布的《水資源管理報告》中透露,2022年前,美國壓裂用水需求量預計增加30%,其中增量的53%將發(fā)生在二疊紀盆地。美國壓裂用水需求量增加主要是由預測完井活動的增加驅動的。預計今年美國壓裂用水需求量達到49億桶,其中二疊紀盆地需要22.8億桶。
近日在赫爾辛基舉行的歐盟財長會議文件顯示,歐盟擬重啟能源稅改革,包括提高現行能源稅最低稅率,取消對空運海運部門的稅收豁免等。歐盟現行的能源稅始于15年前,現已過時且不適應氣候變化挑戰(zhàn)及能源政策的發(fā)展。過去10年間,歐盟引領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轉變,建立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體系,以減少對碳燃料的依賴,但歐盟的能源稅政策未能反映出這些趨勢。
韓國海關日前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韓國9月份從美國進口的原油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多,而9月份沙特原油進口量同比下降了17.6%。數據顯示,韓國煉企9月份從美國進口了162萬噸或1187萬桶美國原油,而去年同期的美國原油進口量為511萬桶。美國是韓國9月份第三大原油供應國,僅次于沙特和科威特。
近日,阿塞拜疆海關公布了今年前9個月石油、天然氣和電力出口的統(tǒng)計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9月,阿塞拜疆出口2330萬噸石油,而去年同期的出口量為2200萬噸,同比增加了6%。今年前9個月阿塞拜疆的天然氣出口量達到了91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53億立方米增加了73%。
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近日在一份報告中稱,盡管今年迄今全球海上勘探活動一直停滯不前,但挪威大陸架的情況要樂觀得多,那里的鉆井數到今年年底前可能會挑戰(zhàn)歷史最高水平。該公司預計,挪威的高鉆井活動水平將持續(xù)到今年冬季和2020年。到2023年,挪威每年將在大陸架鉆取30-50口探井。
近日,莫桑比克一項耗資200億美元的LNG項目投資得以簽署,這將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油氣有史以來最大的項目。隨著該項目進入實施階段,預計有數百份合同參與投標,用于建設和開發(fā)這些大型項目所需的建設、基礎設施和服務。有機構預測,從2030年代初開始,莫桑比克僅LNG一項的收入每年就達30億美元。
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日前表示,南帕斯油田27個階段的海上部分將在2020年上半年全面開發(fā)。南帕斯11期開發(fā)計劃將在2020年3月底前啟動,該氣田第14期將于2021年投產。此前,贊加內還曾表示,伊朗將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出口石油,并強調出口原油是伊朗的合法權利。
科威特KPC公司近日上調11月份售給亞洲區(qū)域的兩種關鍵油品的價格,其中KEC原油售價較10月上調70美分,較阿曼/迪拜均價上漲2美元/桶,KSLC原油售價較10月上調60美分,較阿曼/迪拜均價調高3.50美元/桶。
根據行業(yè)研究機構GlobalData的最新統(tǒng)計,全球約有180個新建油庫項目(包括原油、成品油及化工產品類)將在2023年前投入使用,全球油庫容積未來4年預計增加約8000萬立方米,增長約6%。亞洲地區(qū)有54個新建油庫項目將在2023年前投入使用,庫容預計增加約3400萬立方米,占全球新增庫容的43%。其中,中國預計增加約2100萬立方米。
巴西近日宣布,計劃于11月拍賣沿海地區(qū)海上油氣區(qū)塊開采權。據悉,該地區(qū)的石油儲量可能超過墨西哥灣區(qū)域的已探明儲量,達到60億-150億桶。這吸引了包括雪佛龍、??松梨诤蜌づ频扔蜌饩揞^在內的14家公司參與本次拍賣活動。巴西預計能籌集1060億雷亞爾(約合250億美元)。在即將到來的拍賣中,巴西將拍賣許多已探明儲量的石油區(qū)塊。
IHS Markit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過去3年常規(guī)油氣發(fā)現處于70年來的最低水平,預計不會出現大幅反彈。在過去10年里,以常規(guī)油氣開采為目標的未經勘探的鉆探活動有所減少,導致新發(fā)現的油氣儲量處于較低水平,其中2014年油價暴跌后降幅最大。報告稱,常規(guī)探明儲量的下降不僅是由低油價推動的,還受到周期較短的非常規(guī)項目的競爭,以及質疑長期、高成本前沿項目的金融投資者的推動。這些因素使鉆探活動遠離了可能發(fā)現更多油氣儲量的地區(qū),并出于對長期石油需求的擔憂,減少了上游勘探投資。
英國國家電網近日在倫敦表示,即使英國退出歐盟,英國在今年冬天也將能滿足能源需求,并定期供應液化天然氣。他們預計,英國與歐洲之間被稱為“互連線”的電力連接在英國脫歐將繼續(xù)暢通,但萬一“互連線”在不太可能情況下降至零,英國仍有足夠的剩余電力滿足需求。由于歐洲市場LNG價格低迷,英國的LNG進口量在2018/19年冬季增加了3倍,至660萬噸,并在今年4月份達到160萬噸的多年高位。
俄羅斯經濟部長日前表示,俄羅斯正在考慮替代美元的能源交易方案,并正在探討以歐元和盧布結算能源出口,以盡量減少美國的風險敞口,以抵消美國制裁的影響。他表示,由于俄羅斯的國內債券在外國投資者中很受歡迎,外國投資者擁有俄羅斯29%的盧布債務,俄羅斯將能夠以本國貨幣出售其能源出口。
近日,北歐化工和Neste公司正在開展可再生聚丙烯(PP)生產的戰(zhàn)略合作。北歐化工從2019年底開始,使用Neste公司擁有NEXBTLTM專利技術生產的100%可再生丙烷作為可再生原料。Neste提供了生物基替代傳統(tǒng)的化石基原料,用于聚合物和化學品的生產。Neste可再生產品年生產能力為300萬噸。得益于其專利技術,該公司幾乎可以利用任何生物基油脂來作為原材料,包括低質量的廢油,來生產各種優(yōu)質的可再生產品。其高品質的產品將提供與常規(guī)PP相同的優(yōu)良產品性能,并且是完全可回收的。
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一份報告稱,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yè)中,三維打印技術的使用正在逐漸增加。報告稱,目前該技術占全球制造業(yè)總市場不到0.1%的份額(12.7萬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三維打印市場價值將達到320億美元,2030年將超過600億美元。三維打印技術的好處關鍵在于減少了制作復雜原型所需的時間。
加拿大機器智能研究所(A m ii)和Imperial公司日前宣布了一項為期兩年的協(xié)議,將合作開發(fā)Imperial公司的內部機器學習功能,這將使一系列應用人工智能(A I)項目成為可能。通過這些項目,Imperial公司將致力于開發(fā)更有效的方法來回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減少環(huán)境影響,提高員工的安全。
近日,美國氣候責任研究所發(fā)布最新數據表明,從1965—2017年,全球20家化石燃料公司不斷開采石油、天然氣及煤炭,制造了全世界35%的二氧化碳及甲烷,相當于4800億噸的碳排放量。這包括沙特阿美、俄氣等12家國有公司,以及8家知名民營公司。其中雪佛龍、??松梨?、BP及殼牌這4家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量的10%以上,而僅沙特阿美一家公司的碳排放量就占全球的4.38%。
巴爾金都
歐佩克秘書長
針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歧視性政策抑制了該行業(yè)的投資。
亞歷山大·諾瓦克
俄羅斯能源部長
如果什么也不做,我們很快或將面臨消極后果。2021年石油產量將達到頂峰,約5.7億噸。在此之后,產量可能開始逐步下降,2035年或降至3.1億噸,即減少44%。
贊加內
伊朗石油部長
在美國制裁下,伊朗石油工業(yè)并未停止發(fā)展,新簽合同、新啟動的項目數都在增加,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工作也仍在繼續(x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