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志,李 躍,謝 飛,李經倫
1)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 四川瀘州 646000 2)資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四川資陽 641300
常見的顱內感染有病毒性腦膜炎、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硬膜下血腫、腦膿腫及血栓性靜脈炎等,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人群,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往往可遺留一系列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甚至引起殘疾、死亡[1-3]。因此,早期預測或診斷顱內感染對于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抗生素濫用及病原體耐藥現(xiàn)象的增多,近年來顱內感染的臨床癥狀不典型現(xiàn)象日益突出,臨床血液常規(guī)檢查診斷顱內感染的難度也明顯增大[4]。探尋更簡便、高效的顱內感染診斷指標具有重要意義。作者以顱內感染患者和神經系統(tǒng)非感染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診斷顱內感染的價值。
1.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2014年2月至2018年5月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64例顱內感染患者(感染組)和56例神經系統(tǒng)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對照組)。感染組中男33例,女31例,年齡20~72(46.7±8.8)歲,包括細菌性感染28例、病毒性感染20例、結核性感染16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0例,年齡18~70(47.2±9.3)歲,包括腦梗死18例、中樞神經性頭痛16例、低顱內壓頭痛15例、重癥肌無力7例;兩組性別構成(χ2=0.116,P=0.733)、年齡(t=0.089,P=0.931)具有可比性。對象入選標準:①年齡≥18歲。②感染組患者符合原衛(wèi)生部2001年發(fā)布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顱內感染診斷標準,明確存在顱內感染證據,包括突發(fā)高熱、頭痛、嘔吐,腦脊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或發(fā)現(xiàn)結核桿菌,腦膜刺激征陽性等。③均可取得血液、腦脊液標本,并完成各項常規(guī)和生化檢查。④臨床各項資料完整。⑤對本研究目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顱腦外傷、腦腫瘤及神經外科感染性疾病。②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或既往0.5 a內曾有顱內感染者。③采集血液、腦脊液標本時,抗菌藥物應用時間超過72 h。④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液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發(fā)生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膿毒血癥者。
1.2腦脊液乳酸、糖、WBC與血糖、WBC檢測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24 h內在無菌條件下采集外周靜脈血3 mL,常規(guī)分離血清后置于-80 ℃冰箱保存;通過腰穿、腰大池引流等途徑采集腦脊液3 mL置于-80 ℃冰箱保存。所有標本均于48 h內完成檢測。采用GEM Premier 3000血氣分析儀檢測腦脊液乳酸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腦脊液糖水平,采用羅氏ACCU-CHEK血糖儀檢測血糖,計算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采用電阻抗法測定血WBC、腦脊液WBC。
1.3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處理數據。兩組性別構成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腦脊液糖、腦脊液乳酸、血糖、血WBC、腦脊液WBC及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不同顱內感染類型患者上述指標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顱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與血WBC、腦脊液WBC的關系;繪制ROC曲線,分析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診斷顱內感染的價值。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患者各指標的比較與對照組相比,感染組患者腦脊液糖水平及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降低,腦脊液乳酸、血糖水平、血WBC、腦脊液WBC升高,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的比較
2.2不同顱內感染類型患者各指標的比較細菌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水平、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低于病毒性感染、結核性感染患者,腦脊液乳酸、血糖水平、血WBC、腦脊液WBC高于病毒性感染、結核性感染患者;病毒性感染、結核性感染患者上述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不同顱內感染類型患者各指標的比較
*:與病毒性感染組相比,P<0.05;#:與結核性感染組相比,P<0.05
2.3顱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與腦脊液WBC、血WBC的相關性分析顱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與腦脊液WBC、血WBC呈負相關,見表3。
表3 顱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與WBC的相關性分析結果
2.4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診斷顱內感染的價值結果見表4。診斷界點為0.56、0.58時,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診斷顱內感染的靈敏度分別為91.18%、88.24%,特異度分別為91.86%、94.19%。
表4 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診斷顱內感染的價值
顱內感染患者可能伴隨血腦屏障、腦膜破壞,常出現(xiàn)頭痛、發(fā)熱及嘔吐等非特異性癥狀,但是很少見出現(xiàn)嚴重意識障礙等缺陷性神經癥狀[5];患者可伴隨腦細胞代謝紊亂、急性顱內壓升高,因而導致網狀結構功能損害,隨之產生意識障礙,而這與腦缺血缺氧、糖供給不足、酶代謝異常密切相關[6]。正常生理情況下,血腦屏障的存在使得血液中蛋白質、乳酸、糖等物質只能選擇性地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然而,病理情況下如顱內感染時,血腦屏障受損,通透性增加,血漿中糖代謝紊亂及轉運障礙使得蛋白質、乳酸、糖等進入腦脊液,導致腦脊液中相關指標水平異常升高。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感染組患者腦脊液糖水平及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明顯降低,腦脊液乳酸、血糖水平、血WBC、腦脊液WBC明顯升高。乳酸是葡萄糖厭氧反應的最終產物,正常人腦脊液乳酸含量很低,其水平升高可由腦缺氧所致,感染時腦組織受到病原菌破壞,可釋放糖并分解酶,促使腦脊液中糖轉化為乳酸。有文獻[7-8]表明,大多數顱內感染病例的腦脊液乳酸濃度增高是繼發(fā)于腦脊液WBC數量增加,故認為腦脊液乳酸升高不僅提示腦缺血缺氧嚴重程度,也可間接反映腦脊液WBC升高程度,可評估腦部炎癥反應是否加重。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與病毒性感染、結核性感染相比,細菌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水平、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明顯降低,腦脊液乳酸、血糖水平、血WBC、腦脊液WBC明顯升高;而病毒性感染、結核性感染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上述指標變化對細菌性顱內感染可能更敏感,與以往研究[9]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顱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與腦脊液WBC、血WBC呈負相關,進一步證實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可用于評估顱內感染患者腦部炎癥反應。
既往研究[10]表明,腦脊液乳酸在鑒別細菌性腦膜炎和無菌性腦膜炎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Namani等[11]的分析顯示,腦脊液糖水平降低(≤1.5 mmol/L)提示化膿性腦膜炎患者預后不良。由于腦脊液糖含量很大程度依賴于血糖濃度,正常情況甚至能夠低至1.1~1.7 mmol/L,故同時測定空腹血糖,確定腦脊液糖/血糖比值更能進一步說明腦脊液糖含量的變化。洪琳亮等[12]的研究顯示低腦脊液糖/血糖比值是兒童化膿性腦膜炎近期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此外,趙翠等[13]認為,顱內細菌感染時,細菌消耗腦脊液糖進行無氧酵解可促使腦脊液糖水平降低、乳酸水平升高,因此腦脊液糖/乳酸比值降低更明顯,其診斷顱內細菌感染較單純乳酸診斷更靈敏。本研究結果顯示,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對顱內感染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與上述報道結果一致。
綜上,顱內感染患者腦脊液糖/乳酸、腦脊液糖/血糖比值對于顱內感染早期診斷有一定價值,尤其當兩項比值明顯下降時應及時采取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