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旭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 遼寧 沈陽 110021 )
骨盆骨折(pelvic fracture)是一種致殘率超過50%的骨科疾病,多由車禍、高處墜落等高能外傷所致,在所有骨折中占比為1%-3%,發(fā)生率相對較低[1]。由于患者多為急性暴力損傷,且常合并其他器官組織損傷,病情嚴重,常因失血性休克或臟器衰竭死亡,故而患者應及時入院搶救。而醫(yī)院在接收骨盆骨折患者后,應即刻展開急救工作,采取合理的急救程序,以挽救患者性命,同時通過高效搶救改善其預后生存質量。此次試驗在骨盆骨折急救護理中采用了A-F程序,反響甚好,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以2015年6月-2016年9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在我院急救的骨盆骨折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臨床前瞻性研究原則,采用擲幣隨機法,將之分為2組,各30例?;颊呋举Y料為:(1)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者16歲,最大者63歲,平均年齡為(40.03±8.15)歲;其中,交通事故17例,高空墜落9例,壓傷4例;合并臟器損傷中,肋骨骨折7例,肝脾破裂5例,尿道損傷4例,腸系膜撕裂3例,血氣胸2例,膀胱破裂1例;(2)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者15歲,最大者63歲,平均年齡為(39.82±8.04)歲;其中,交通事故18例,高空墜落9例,壓傷3例;合并臟器損傷中,肋骨骨折8例,肝脾破裂4例,尿道損傷4例,腸系膜撕裂3例,膀胱破裂2例,血氣胸1例。從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合并臟器損傷類型等基本資料上看,對照組和觀察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1)納入標準:①患者均在受傷后的12小時內入院搶救,生命體征指標相對穩(wěn)定;②此次試驗在醫(yī)院所屬醫(yī)學道德倫理委員會的監(jiān)理下展開,患者及家屬知情且同意[2]。(2)排除標準:合并有心、肝、腎等嚴重器質病變患者[3]。
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程序進行急救,樹立快速搶救理念,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表現(xiàn),準確評估患者傷情,連接心電圖監(jiān)測儀,迅速清潔創(chuàng)面并給予止血,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根據(jù)患者需求予以呼吸支持治療,快速制定后續(xù)治療方案,并且進行各項常規(guī)生化檢查。觀察組采用A-F程序進行急救,護理工作分為2個階段進行,具體方案如下:(1)總處理階段。急救團隊根據(jù)通過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綜合初步檢查結果,開展急救護理,具體措施包括:①暢通呼吸道。將患者口腔、鼻腔中的分泌物及血塊等清理干凈,可自主呼吸者予以吸氧,不可自主呼吸者迅速建立人工氣道,呼吸道阻塞者予以氣管切開處理;②建立靜脈通道。選擇合適的靜脈建立2-3條靜脈通道,迅速補液,休克者補充電解質溶液,并及時輸血,確保血紅蛋白處于70g/L-90g/L之間,還可補充膠體液、晶體液等;③生命體征指標監(jiān)測。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患者心率、脈搏、血壓、動脈壓等的變化,并檢查患者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排泄系統(tǒng)有無異常,詳細檢查骨折部位的情況。(2)程序性處理階段。進行生命體征指標監(jiān)測期間,根據(jù)中心靜脈壓調整輸液速度,密切監(jiān)視血氧飽和度,警惕血氣胸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血氣胸,護理人員應告知醫(yī)生并配合置管排血。隨后,檢查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情況,對患者認知、感覺、運動功能進行檢測,如有異常及時處理。處理后,按照腸道→胃和胰腺→肝脾→其他的順序,檢查消化系統(tǒng)損傷情況,發(fā)現(xiàn)損傷后,采取對癥處理措施。最后,處理泌尿系統(tǒng)損傷及骨折損傷,但若是某處傷情特別嚴重,需優(yōu)先處理。
3 判定標準:記錄急救成功例數(shù),計算百分比,給患者或家屬發(fā)放急救護理工作質量評價的調查問卷,根據(jù)評分計算護理滿意度,同時,記錄2組住院時間,計算平均值[4]。
5 結果:觀察組的急救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2組數(shù)據(jù)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急救護理指標
骨盆骨折是一種極為兇險的病癥,而且病情復雜多變,常合并血氣胸、失血性休克等致死性并發(fā)癥,急診科在接收這類患者后,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全面地檢查,只能是邊搶救邊檢查。由于搶救工作量較大,時間緊迫,護理人員常常感到慌亂失措,無從下手,導致一些嚴重的問題沒有被及時發(fā)現(xiàn),危及患者性命。A-F程序是一種階段性、程序化的急救護理方案,要求護理人員按照A(氣道)→B(出血)→C(中樞神經)→D(消化系統(tǒng))→E(排泄系統(tǒng))→F(骨折)的順序進行檢查和搶救,使得急救護理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展開,同時,護理人員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處理順序,根據(jù)危險等級依次展開救治[5]。此次試驗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程序進行急救,觀察組采用A-F程序進行急救,其急救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護理中,采用A-F程序,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有序展開救治,可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改善預后,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