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概念就好比是學生建構數學知識大廈的一磚一瓦。離開了林林總總的數學概念,數學知識大廈也就好比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那么,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怎樣才能切實提升概念教學的實效性呢?實踐證明,教師以思維導圖為助手、以合作交流為抓手、以變式訓練為推手、以教師指導為援手可以顯著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圍繞上述四個方面,簡要論述一些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教學
數學概念,說到底,就是用簡潔明了的文字表述客觀現實中的某一種數量關系或空間形體中的某一些本質特征等。數學概念既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學生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對于學生而言,唯有準確透徹地理解了數學概念,才能更進一步地學習其他數學知識,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這些數學概念有效解決一些相關的數學問題。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尤為注重概念教學。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巧用思維導圖形象展示概念、依托合作交流透徹知曉概念以及通過變式訓練靈活運用概念”等三個方面,簡要論述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一、 巧用思維導圖形象展示概念
前面提到,通常情況下,數學概念是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文字表述的。而在理解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文字表述的數學概念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然而,小學生因為受到自身認知水平發(fā)展狀況的限制,所以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相對比較弱。而這,也就使得小學生透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文字表述理解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難,即透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文字,小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夠準確、不夠透徹。
思維導圖具有圖文并茂的特征,能夠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因此,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可以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形象展示抽象的概念。
“比”是小學六年級數學中的一個概念,即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顯而易見,就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而言,如果僅僅讓他們通過文字表述來理解“比”的概念,他們對于比的概念的理解必定也會是非常模糊的。如果教師能夠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將各種與“比”相關的事物(如地圖的比例尺等)形象逼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于“比”的概念的理解就會更為準確與透徹。
顯而易見,教師運用形象的思維導圖展示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能夠使得學生更為準確、透徹、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進而提升概念教學的實效性。
二、 依托合作交流透徹知曉概念
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痹谛W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因為自身認知水平以及理解概念的角度不同,對概念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而如果能夠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互相交流自身對某一概念的認識的話,那么,學生就會對某一概念有更為全面地認識與理解。
有鑒于此,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一下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立足于合作交流平臺,深入交流自身對于相關數學概念的理解,進而加深學生對于相關概念的理解。
在教學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負數和正數”這兩個數學概念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為全面透徹地理解軸對稱這兩個數學概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學生甲:正數就是大于零的數。學生乙:負數就是小于零的數……在學生的你一言我一語中,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就會更為透徹。
在合作交流自身對相關數學概念的理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分享的快樂,還能夠逐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個數學概念。
三、 通過變式訓練靈活運用概念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樣,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數學概念有效解決各種相關的數學問題。為了引導學生更為準確、更為靈活地運用一些數學概念有效解決相關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圍繞某一數學概念精心設計一些變式訓練題目。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這些變式訓練題目的時候,他們對于相關數學概念的理解自然也就更為準確、透徹。
那么,具體而言,教師究竟應該怎樣圍繞某個數學概念設計一些變式訓練呢?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某一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比較通透的理解,還要對學生的基本學情有比較準確的分析。
如,為了讓學生準確透徹地理解“垂直與平行”等相關概念,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判斷題,還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相對比較復雜的操作題。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與“垂直與平行”相關的應用題等。
以完成這些變式訓練為契機,學生不僅能夠更為全面透徹地理解相關數學概念,而且學生自身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靈活,即變式訓練也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除此之外,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所以,學生還要以教師的指導點撥為援手,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準確地表述各種數學概念。
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習數學則是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學習。唯有讓學生全面、準確、透徹地理解了各種數學概念,學生后續(xù)的數學學習過程才能夠變得順風順水。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以思維導圖為助手,以合作交流為抓手,以變式訓練為推手、以教師指導為援手,提升概念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學習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舉應.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析[J].東西南北(教育),2018(1):99.
[2]王興天.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8(24):12.
作者簡介:
韓志明,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高淳區(qū)古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