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黎勝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來了一位差點走錯門診的50多歲男患者。大約一年前,劉先生出現進食時食道有異物感,漸漸地越來越嚴重,發(fā)展至吞咽困難,如今硬一點的飯萊就咽不下去。他在網上一查,懷疑自己得了食道癌,寢食難安,又怕家人擔心還不敢和家人說,便心情沉重地獨自來到醫(yī)院。
到醫(yī)院后拿捏不準,于是劉先生咨詢了導醫(yī)。了解到他還有經常脖子疼、頭暈等癥狀,又是“低頭族”,平時總是喜歡玩手機,于是導醫(yī)建議他到神經外科。
“會不會搞錯?。俊眲⑾壬鷮⑿艑⒁勺哌M入專家門診,并接受了核磁共振檢查。醫(yī)生看了劉先生的核磁共振片子后問,除了頸部疼痛、頭暈,你是不是還有食物很難咽地下去的癥狀……劉先生一臉驚訝看著醫(yī)生說:“對啊,我懷疑自己得了食道癌呢!”
醫(yī)生指著核磁共振片子,耐心地解釋:“這不是食道癌!你看,你的頸椎椎體前緣長了一個6厘米長、1厘米厚的巨大骨刺,使食管受到壓迫,所以你才會出現吞咽困難。另外,你有明顯的頸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結合你頸部疼痛、手麻、經常頭暈的癥狀,建議盡早手術治療?!?/p>
“不是食道癌??!”劉先生懸著的心一下松弛,欣然聽從醫(yī)生建議接受手術。術中,醫(yī)生在劉先生脖子前方沿著頸部皺紋開一個4厘米的小切口,全程顯微鏡下操作,除去椎體大骨刺。術后次日,患者就可下床活動,吞咽困難癥狀消失,頸部疼痛和肢體麻木也明顯緩解。在回院復查時,劉先生高興地告訴醫(yī)生,吞咽困難再未出現,脖子不疼了,頭也不暈了,感覺非常好。
“2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得這種病來動手術的?!贬t(yī)生說,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長期伏案工作、使用電腦,低頭看手機,又不注意頸椎保健,導致頸椎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近兩年來,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因嚴重頸椎病需手術的病例明顯增多。
“我遇到過最年輕的患者才26歲,當時告知病情嚴重性,小伙子及家人嚇得不輕?!贬t(yī)生回憶道。這位年輕患者是一家電子廠流水線上的裝配工人,長年累月低頭工作,而下班回家也沒閑著,低頭刷手機,經常玩至深夜。一天,他無意中一抬頭,突然出現頸部劇烈的疼痛,同時右上肢出現過電樣的麻木感,伴有右上肢無力。
“趕快送醫(yī)院!”有人一提醒,同事們忙將患者送到浙江省人民醫(yī)院急診中心,并通知家人。接到電話,醫(yī)生很快來到急診中心,經過檢查,發(fā)現患者為急性的巨大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了右側的神經根,得馬上手術。所幸,因為送醫(yī)院及時,經手術,小伙子頸部疼痛和右上肢麻木無力才得以治愈。
頸椎病是由頸椎間盤、頸椎等一系列的組織退變,壓迫或者刺激頸部脊髓、神經根或者血管、食管等一系列的組織而產生一系列的癥狀的統(tǒng)稱。根據刺激和壓迫的部位組織不同,分為以下五種類型。不同類型癥狀不同,治療方法也有異。
●脊髓型頸椎?。褐饕憩F為四肢麻木、沒有力氣、行走不穩(wěn),有些病人會表示拿筷子、擰毛巾都沒有力氣,或者是拿著東西不知不覺就掉了:走路時兩只腳不聽使喚,像踩棉花,一腳重一腳輕。
●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單個或者雙側上肢疼痛、麻木、沒有力氣。
●交感型頸椎?。褐饕憩F為交感神經紊亂的癥狀,表現為頭暈、耳鳴、血壓升高、心慌等癥狀。
●椎動脈型頸椎?。褐饕憩F為與頸部活動有關的發(fā)作性眩暈。
●食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咽部不適、異物感:重者出現嚴重的吞咽困難,影響正常的飲水和進食:而與此同時,多數患者還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頸肩疼痛、項部僵板感、頭暈、上肢麻木等表現。像這種類型的病人,有的會誤認為是食道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里最嚴重的類型,必須限期手術,否則可能因脊髓損害而導致癱瘓。神經根型頸椎病可以根據壓迫和疼痛的程度,選擇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需要強調的是,懷疑頸椎病患者,一定要去在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隨意去做按摩和推拿,則有可能導致脊髓損傷而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