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世界上炒股的人很多,但唯一稱得上股神的,只有巴菲特。書店里關于巴菲特的書數(shù)不勝數(shù),即便你逛機場書店,也能看到封面上的巴菲特在對著你微笑。
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更是被不少中國投資者當作節(jié)日看待,不遠萬里前往美國小鎮(zhèn)“取經(jīng)”。2019年,前來“朝圣”的5萬(一說4萬)參會者中,美國媒體估算有接近萬名是中國人。
一位連續(xù)參加13年股東大會的投資人說,早年他來參加股東大會時,“中國面孔少得可憐”,以至于看到了都要親切地問候一番,相互認識一下,再順便約個飯。
在2009年之前,巴菲特也會對稀少的外國參會股東一一簽名贈書。但近年來,中國人參會比例開始急劇上升,從最初的數(shù)百人到目前的近萬人,占到股東大會總參會人數(shù)的五分之一。從2017年開始,大會的直播為中國參會者專門提供了普通話同聲傳譯。
越來越多的中國“朝圣”面孔后,也是他們近年來日益增長的資產(chǎn)焦慮:在國內(nèi)房地產(chǎn)的時代列車不再隆隆向前,帶來傳奇財富故事之后,下一趟時代列車從哪兒開來,向何而去,又如何搭上這趟列車,讓財富保值、增長?
圍繞著這些焦慮,巴菲特股東大會的周邊產(chǎn)業(yè)也開始迅速發(fā)展起來。以參加“朝圣”之旅為名的游學團開始興起,中介機構報價普遍在6萬-15萬元之間,這也是近年來中國人參會比例急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報價更貴的是與巴菲特合影,近年來水漲船高,達到近50萬元一張。
自11歲時用打零工攢下的114.75美元零花錢買入3股CitiesService股票開始,巴菲特已馳騁投資界77年時間?!?0年平均22%的回報率”,他從最初投資瀕臨破產(chǎn)公司,到利用伯克希爾·哈撒韋控股保險公司,獲得再投資的浮存金,巴菲特在70多年間打造出龐大的投資帝國,并最終被投資界一致封神。
但在2019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誠懇地表示,他所經(jīng)歷的77年投資生涯,也正是美國國力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77年,“股市享受到了國家經(jīng)濟繁榮的順風車”。
盡管可能是謙虛的表達方式,但巴菲特所形容的“國運”,對于經(jīng)歷了過去中國經(jīng)濟40年騰飛的中國投資者來說,并不陌生。僅就房地產(chǎn)領域來看,是否能在合適的時機買入核心城市房產(chǎn),直接決定著一個家庭的資產(chǎn)等級,也比單純依靠工資的回報率要高出許多倍。
但在房地產(chǎn)的時代列車不再隆隆向前,帶來傳奇財富故事之后,如何繼續(xù)實現(xiàn)財富增長,亦或是如何鞏固財富水平,成為換擋期中眾人的焦慮所在。
“我是做醫(yī)療器械貿(mào)易的,這幾年業(yè)務發(fā)展都很好,賬上不缺錢,但不清楚如何投資,還請給予指導?!?月3日,在巴菲特股東大會前一天的奧馬哈論壇上,一位事業(yè)有成但依舊困惑的企業(yè)主,向臺上的嘉賓發(fā)問。
類似的困惑普遍存在。在股東大會前后兩天內(nèi),多為參會者表達,前來參加大會正是想從巴菲特和芒格的回答中,找到答案。在去參觀巴菲特老宅的路上,一位“朝圣”者表示,在過去十多年時間里,他通過投資多套杭州和周邊的房產(chǎn),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但他并不清楚接下來應該朝哪個方向走:要不要買股票?要不要繼續(xù)買房?
“開心和財富不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有了50萬、100萬美元還不開心,你有了500萬或者1億美元也不會開心?!?月4日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的這句話,似乎專門對焦慮的中國投資者所準備的。
5月3日,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之前,巴菲特在被問及中國投資時回答道:“我們已經(jīng)在考慮中國的投資機會,但具體會投資哪些公司,我可不會告訴你?!?/p>
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和其搭檔查理·芒格表示,美國的很多投資人錯失了中國機會。巴菲特還透露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選股標準:只有凈資產(chǎn)收益率不低于20%,而且能穩(wěn)定增長的企業(yè),才能進入其研究范疇。
那么,股神巴菲特買了中國哪些股票呢?
英大證券首席經(jīng)濟學家李大霄認為,從過去的經(jīng)驗推測,巴菲特不會直接投資中國的實業(yè),而一定是股票。而且是先港股,后A股。據(jù)悉,過去巴菲特投資過中國石油、比亞迪。其所買的中國石油是港股,比亞迪股份也是。
但是,巴菲特雖然買中國企業(yè)的股票,但并非重倉持有。所以,網(wǎng)上流傳的巴菲特中國重倉股名單,其實就是捏造出來的,是虛假的。目前來說,巴菲特還是看重銀行股,并且大量投資美國企業(yè)。接下來,我們看看巴菲特前五重倉股吧。蘋果依舊是巴菲特按照市值計算最大的持倉股,所持股份市值超過400億美元。2月初公布的 13F文件顯示,2018年蘋果占伯克希爾投資組合的比重為21%。第2-5位依次是美國銀行(226億美元)、富國銀行(207億美元)、可口可樂(189.4億美元)、美國運通(144.5億美元)。
中泰證券研究發(fā)現(xiàn),3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按照巴菲特標準,在放寬條件下,也只有格力電器、雙匯發(fā)展、??低?、貴州茅臺等25只基本符合其投資標準(見第22頁)。
最近A股沖高后大跌,不少股民心慌慌。對于巴菲特來說,市場下跌也許正是他比較喜歡的時候。
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想買股票就得在牛市的時候買入,而在熊市的時候就應該選擇及時拋掉自己手中的股票,以快速止損。但是,巴菲特卻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每當市場大幅下跌、股民都在拋售股票時,他卻把它們當作是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好公司的機會,而在牛市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他就會賣出。
早在35年前的金融危機時,當年道指從1973~1974年的高峰900點跌到580點,跌幅達35%,市場出現(xiàn)極度恐慌。在接受《福布斯》的一次訪談中,當問到在股市暴跌時,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巴菲特幽默比喻當時的市場狀況和機會,“猶如一個放縱的男子陷于美女中,放縱吧!”
在70年代,當傳播事業(yè)和廣告業(yè)處于低潮時,巴菲特大舉購進了包括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在內(nèi)的多種股票,發(fā)了一筆大財。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收購哈薩維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在1965年購入該公司股票時,每股只值12美元,此后股價一路上揚,到90年代每股8500美元。26年升值逾708倍,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每股價格最高的股票。
巴菲特自己就是選擇在熊市時,大量選擇買進那些看起來前景還不錯的股票,然后就不管了。進行一次長期的投資,他并不會關心這只股票一時的漲跌,往往這只股票會在手里憋好幾年,等到幾年后出現(xiàn)牛市,他再把自己手里的股票拋出。如此一來,既能從上市公司手里獲得分紅,還能從牛市中獲得豐厚的回報,你說這種省心、省事又賺錢的法子,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用呢?
巴菲特投資的三個原則:第一,保住本金,永遠不要虧錢;第二,保住本金,永遠不要虧錢;第三,記住前兩條。
巴菲特認為,無論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風險有高低之分,而投資者要做到的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方式。在投資之前,要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投資理財是錦上添花,不能因為承擔了過大的波動,影響正常生活。
巴菲特傾向于尋找具備長期競爭優(yōu)勢的企業(yè)。他對此的解釋是,公司必須具有一定的行業(yè)地位、市場份額、品牌或者其他的可形成護城河的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要么可以是幫助其構造進入壁壘,要么可以是稀缺的資源。
股市中無數(shù)的風云人物,最終都是死在杠桿或者投機之上。巴菲特則覺得,“選股就是選女婿”。如果你要投資一家公司,你應該先問問自己,愿不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的創(chuàng)始人。
巴菲特和芒格最被人稱道的有三條投資原則。這三條原則分別是:市場先生、安全邊際和能力圈。
第一條叫市場先生。這一條原則其實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提出來的,但是被巴菲特運用得爐火純青。市場先生的紙面意思就是,當我們做投資的時候,你要想著自己有一個對手,他叫市場先生,他每天都會想著買你在公司的股份,或者賣給你他在公司持有的股份。而且他非常情緒化,出的價格會隨著自己的心情而變化。所以,你要跟他做生意,就必須注意他的情緒變化。
第二條叫安全邊際。這條原則聽上去也是極其簡單的,不能支付過高的溢價。買一個價格接近或者高于其價值的企業(yè),就是違反了安全邊際原則。巴菲特從來不去追求過熱的題材或企業(yè),就是基于這個道理。
第三條叫能力圈。能力圈的意思就是,只投資自己看得懂的企業(yè)。巴菲特和芒格所做的最著名的投資,大多都是普通商品企業(yè),口香糖也好,刮胡刀也好,軟飲料也好,這都是和我們普通人息息相關的商品。所以你很容易分辨好壞,然后對企業(yè)價值作出最直觀的判斷。
道理看來也很簡單,你學會了嗎?
例如,巴菲特十分推崇指數(shù)基金投資,而很多中國投資者卻寧愿選擇自己在股市打拼,也不愿意進行基金定投,因為這些投資者只注意股票中的高收益,而對穩(wěn)定的收益不屑一顧,但忽略了在股市中一旦虧損,收益反而不如進行穩(wěn)健的投資。
另外,中國人在買股票時,總喜歡跟風,或者聽消息買股票。實際上,在A股市場中,打探小道消息、跟風炒作、盲目相信“薦股”,讓一些散戶損失慘重。不迷信華爾街,是巴菲特投資的一大關鍵。他總是投資那些經(jīng)過自己深入調(diào)查過的、前景較好的企業(yè),并不會去聽信市場上的投資風潮。
綜合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媒體報道、巴菲特相關圖書、騰訊潛望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