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摘要】歌劇舞臺表演一直都在當下舞臺表演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語言、場景、道具、燈光和其他元素將會共同構成歌劇舞臺表演。與常規(guī)的表演方式有所不同,“情景化”的表演方式也會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當代歌劇舞臺表演過程中的“情景化”表演和體驗。這樣才能夠將歌劇舞臺表演內部的要素發(fā)揮到極致。
【關鍵詞】當代歌劇;舞臺表演;“情景化”表演
【中圖分類號】J63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歌劇舞臺表演屬于一種特殊的表演形式。主要是由音樂藝術和表演藝術共同組成的。這樣一種表演的形式往往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的眼球。但是,歌劇的表演不是一成不變的。情景化的表演方式往往會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歌劇表演也是一門看似簡單實際卻非常復雜的藝術。內部也會夾雜著一些表演的成分。本文主要剖析“情景化”表演在歌劇舞臺表演中的作用。
一、“情景化”的概念和作用
(一)“情景化”的概念
有些人在討論“情景化”概念時,往往會將特性、情境和沖突更好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內容整體。對于歌劇表演而言,“情景化”表演往往能夠在短時間內體現出其特殊性。某些著名的歌劇專家也非常重視“情景化”的特殊性,從而更好地體現出藝術的主體性。
一般而言,“情景化”表演主要是由劇中的人物活動、時空環(huán)境、對人物發(fā)生的影響和其他具體事件所影響的[1]。在任何“情境化”表演的過程中也會表現出特定的人物關系。應該說,人物關系也一直都在“情景化”表演的概念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情景化”表演的作用
在歌劇表演的過程中,“情境化”表演一直都會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第一,情景可以在表演的過程中發(fā)揮出一種客觀的推動力,并使得人物的心理活動形成具體的動機,之后再產生行動。應該說,“情景化”是人物外在的動因;第二,情景的存在是整個歌劇得以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所有“情景化”的歌劇中將會有各類條件,并能夠更好地推動整個歌劇進行發(fā)展;第三,“情境化”也是整個戲劇情節(jié)的基礎。人物和人物之間相互產生關系,從而更好地推動歌劇情節(jié)進行發(fā)展。第四,“情景化”也是人物性格的基本展現方式。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將人物投入到具體的情景中去,并讓人物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展現。
二、歌劇舞臺表演的概念
歌劇本身是一種西方的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以歌曲和音樂為形式來表現歌劇。歌劇最初在17實際出現在意大利,后來慢慢被推廣到全世界。與其他表演形式不同的是,歌劇更加需要以演出和戲服為基礎來進行表演。傳統(tǒng)歌劇的演出其實和歌手的傳統(tǒng)聲樂技巧有著很大的關系。多數歌劇中甚至會穿插著舞蹈表演。但是,“情景化”表演本身也在歌劇舞臺表演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情景化”表演在歌劇表演中的策略
(一)語言在“情景化”表演中的作用
語言也會在歌劇的“情景化”表演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歌劇可以運用音位來將元音和輔音有效地劃分出來,并將更加精煉的音樂語言加入歌劇表演的過程中。在特定的情景中,表演者能夠將內心的感情有效地表達出來,并變得更加深情并茂。在實際表演過程中,有關人員能夠采用放慢的語速、夸張的話語和豐富的形式來形成語言情境。
例如著名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某一場景中描述了蘇珊娜和彩琳娜見面時的情景。整個舞臺中先展現了硝煙四起和劍拔弩張的畫面。隨著劇情的不斷發(fā)展,人物之間的語言會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當女二號彩琳娜知道費加羅和蘇珊娜將要結婚時,顯得非常羨慕和嫉妒,甚至對蘇珊娜表現出生氣的情緒。這時就可以采用二重唱的形式來表現有關內容。在歌劇的言語之間也充分地體現了譏諷和謾罵的情緒。必要時也可以采用回旋變奏二部曲來使得整個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二)形體在“情景化”表演中的作用
1.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形體動作
要想讓“情景化”表演在舞臺歌劇表演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就一定要重視內心的音樂節(jié)奏。大部分時候都需要以人物內心的情感為依據來展示出不同的心理變化。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先定位劇本中的角色,從而保證劇本中的人物更加靈活多變[2]。要想讓“情境化”的表演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大家就需要將形體動作融入到角色中來,從而有效地調節(jié)有關的表演情緒。
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別人的動作會下意識地影響別人的動作,并因此被感染和刺激。所以,必要時可以通過外部的動作來有效地給人物進行定位。只有通過有效的形體動作才能夠捕捉演員內部的變化。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情景表演。在實際進行情景表演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特征來表現不同的角色。例如多數老人的行動較為緩慢,行動經常小心翼翼,而且顯得非常困難。中年人的身材則顯得較為高大,且整體精神較為飽滿。所以大家可以通過不同的形體動作來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有效地模仿相關動作
在實際表演舞臺歌劇的時候,需要全面地模仿動作。例如在表演《貓》這樣一部歌劇的時候。其實貓本身的動作就會創(chuàng)造出有效的情景。表演者只有先表現出相關的動作,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出相關的情景。如果動作模仿的不到位,觀眾則會看不出表演的是貓。整部歌劇的情景就會失去原本的作用。
又例如在表現某些人物的過程中,歌劇中人物的角色和生活中普通的動作有直接的不同。就算是在生活中一個簡單的動作,大家也可以采用夸張甚至不同常理的動作來進行表現。這樣就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在實際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有效地調整形體動作,才能夠有更好的效果。
3.動作的優(yōu)美性
動作的優(yōu)美性也會直接影響到歌劇表演中的情景。因為大家在表演的過程中讓身體呈現出一定的美感。如果身體不夠優(yōu)美,觀眾就不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景。所有歌劇舞臺上的情景都會是優(yōu)美的,這樣才能夠給更多人的以享受。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也會造就不一樣的精神狀態(tài)。例如,自信的人和內斂的人將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景。所以,大家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一定要能夠及時地調整屬于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好了,動作也就會變得更加協(xié)調,整個人的表演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本身的協(xié)調性比較差,自然也就沒有美感。
(三)“審美感受”在歌劇表演中的作用
在進行“情景表演”的中,也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的“審美感受”來有效地提高“情景表演”的作用。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將歌劇中的音樂、舞臺布置和唱歌情感有效地綜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影響人的情緒狀態(tài)。例如,在欣賞《唐璜》歌劇的過程中,歌詞意為“啊,誰能告訴我,那個流氓現在在哪里?他背叛了我對他的信任?!?/p>
這時候單純地通過語言和形體則不能夠有好的效果。大家可以調動內心的審美意識來進行欣賞。只有將內心的感情有效地調動起來,觀眾內心才會產生一種悲憤的情緒[3]。每一步高尚的舞臺歌劇內部都住著一個高尚的靈魂。內心的審美感受也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情景表演”的作用。
四、結束語
一般而言,歌劇的舞臺表演會將音樂、戲劇、美術和文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并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而“情景化”的表演和體驗往往能夠在歌劇中發(fā)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語言、形體動作和表演的形式相互綜合在一起,才會對歌劇舞臺表演起到重要的作用從而有效地促進歌劇進行升華。
參考文獻
[1]王冰清.淺談音樂表演在歌劇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7(5):89-95.
[2]盛雯.中國歌劇表演史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17(5):69-74.
[3]李紹山.漫談中國歌劇藝術的建設和發(fā)展[J].劇作家, 2018(5):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