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鞏愛云
平常批改學生作文,發(fā)現很多學生作文中錯別字連篇,讓人不明其意。如果是考場作文,這顯然要影響作文成績。因此,要想提高語文成績,考出理想的分數,寫作文時一定要注意減少或杜絕錯別字。
錯別字,這里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指錯字。一種是無中生有,即在字的筆畫、筆形或結構上寫錯了,似字非字,這稱為“錯字”。如有人將“染”字右上角的“九”寫成“丸”,將“猴”字的右半部分寫成“候”,在“曳”字的右上角多寫了一點,或者將“濾”下面的“心”寫成了“業(yè)”,這些都是錯字。另一方面是指別字,別字在古代也稱作“白字”。本該用某個字,卻寫成了另外一個字,這稱為“別字”。如“戊戌政變”寫成了“戊戍政變”,“按部就班”寫成了“按部就搬”,或者將“建議”寫成了“建意”,其中的“戍”“搬”“意”就是別字。
寫了錯別字,必然影響語意的表達,使句子意思令人費解。例如某篇作文中有這么一句:“你過來,請做!”“做”什么呢?句子缺少賓語,句意不明。聯系上下文一看,才發(fā)現“做”是“坐”的誤寫。又如,一名學生寫道:“我見他再暗自擦淚。”句面意思是“擦淚”這一動作又一次重復,然而由上文看來,句中的“再”應是“在”的別字。
有時,寫了錯別字,還會影響文章的思想內容,甚至產生相反的表達效果。例如,有人將“無度不丈夫”寫成“無毒不丈夫”,褒義變成貶義,意思截然相反,竟至會成為壞人下毒手的借口。議論文中由于有個別錯別字而致使觀點謬誤的情況也并不鮮見,它會使文章功虧一簣。例如一名同學在《議“勤”》一文的末尾這樣歸結全文的論點:“總之,學習時我們勿(務)必勤奮……”一字之差,觀點恰恰相反。
如果是考場作文,錯別字多了,還會影響作文的得分,如有的省市就規(guī)定中高考作文中“錯3個字扣1分”。如果作文中錯別字多,扣的分也就多。由此可見,寫錯別字的后果不容低估,必須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重視。要消滅錯別字,必先分析了解錯別字的成因。究其原因,除主觀上輕視,以為寫錯幾個字無關大局,因而粗枝大葉、信筆寫來之外,以合體字為主體成分的漢字筆畫多、結構復雜,也是個重要的客觀因素。
學生作文中,錯字和別字出現的原因又不盡相同,錯字主要是筆畫錯誤和構造錯誤。每一個漢字筆畫的多少、長短、曲直均有明確規(guī)定,無論是增筆、減筆還是改形,都不會是原來的字。如將“莊”寫成“壓”,將“梁”寫成“染”,將“坐”寫成“座”等。別字雖成字,卻不是正確字。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由于別字與正字在音形義的某一點或幾點上具有相似甚至相同之處,因此稍不留意,便容易發(fā)生混淆以致張冠李戴。而我們在接觸書面語的同時,在大量的人際交往中,會更多進行口語交流,不免反復運用許多同音、近音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辨明這些同音、近音字的形和義(以及近音字的音異處),出現別字也就在所難免。前文列舉的幾個例句中,都出現了因音同而形、義異的別字現象。
另外,如下一些原因也導致學生經常寫錯別字:(1)對詞語(含成語)意義不理解誤寫為同音或音近的字。(2)學生經常上網,為了快速打字,他們不注意漢字的正確應用,經常打錯別字,日復一日,習以為常,從而養(yǎng)成了不良的書寫習慣,然后又把這種不良習慣帶到寫作文中。(3)盜版的書籍、復習資料中的錯別字很多,對學生學習語文、認知正確字形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如何消滅錯別字?自然,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起來,并養(yǎng)成勤問、勤查字典的良好習慣。此外,還應注意幾點:
許多漢字形體相近,有的只是一筆之差或某一筆畫的長短曲直之差,如“戌、戊”及“已、己、巳”等。這類字差別細微,偶一不慎,就會出錯。我們可以把形體相近的字集中起來,分類比較,找出各自特點,幫助記憶。
漢語中的同音異義字很多,如不細加分辨,容易發(fā)生隨意用同音字替代的危險,如“莫名(明)其妙” “考查(察)”等。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當弄清每一個漢字代表的意義及來源。
因此,建議同學們把字典類的工具書放在書桌上,需要的時候就拿起來翻一翻,不要把不會寫的字用形近同音字或者不確定的字代替,導致寫成別字或者缺橫少點的錯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減少錯別字的前提條件。
我們很難發(fā)現自己寫的錯別字,但是別的同學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將以往的作文、試卷、作業(yè)拿出來,然后互相尋找其中的錯別字,發(fā)現錯別字之后,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出來,以便于其他同學留意和糾正,以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們也可以把那些屢錯的、常見的、特殊的易錯字整理出來,統(tǒng)一由老師收集、列表、糾正。
此外,還要多讀課本,多讀課外權威的輔導資料,增強自己對正確字形的感知、識記和應用。盜版書籍、資料對學生正確認知、書寫漢字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建議大家立足課本,多看權威的正版資料和書籍。現在同學們有很多機會接觸網絡,在網上交流時會接觸到很多不規(guī)范的字,這無疑會影響正確使用語言文字,所以上網時,我們要杜絕用錯字、別字;倡導文明用語、正確用語,幫助別人糾正打出來的錯字、別字,創(chuàng)建一個文明的、正確的、和諧的運用母語的網上學習氛圍。
另外,不生造字,不寫主觀臆造的簡化字,不使用已被取消的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也是消滅錯別字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
如果我們注意了如上這些減少錯別字的方法,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那么我們的文章一定會因此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