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峰 韓飛飛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連云港 222000
核能的發(fā)展與和平利用是20世紀最杰出的科技成就之一。在核能利用中,核電的發(fā)展相當迅速,已被公認為一種安全、經濟、可靠、清潔的能源。核電廠的建設投資巨大,單機組要達到百億以上,建設周期長達5-8年,構成核電廠的設備及材料種類繁雜,數量龐大,受現有工程設計及建設能力的制約,核電廠建造完成并移交商運后,仍不可避免的剩余相當數量的工程建設用物資,這些工程剩余物資的處置及管理對工程建設總承包方而言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本文即對這些剩余物資的產生原因、再利用難點、后續(xù)處置建議進行初步研討及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供相關方參考
核電站是一個復雜的工業(yè)系統(tǒng)工程,一般情況下,在首堆機型運行穩(wěn)定后,首堆機型即作為參考電站模型,后續(xù)工程參照此機組進行設計及建造,在首堆工程實際建設中,土建、安裝、設備還無法達到百分百匹配,必然出現大量的工程變更,這些變更必然導致相關設備材料的增減,造成已經采購工程物資的剩余。在后續(xù)同機型建設時,雖然以同機型首堆作為參考電站進行設計,但受廠址、布局及施工條件等多方面影響,也無法做到所有工程物資的全精準,且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大量升級改造也會出現在后續(xù)機組建設中,工程圖紙的不斷修訂升版,必然造成已經采購工程物資的剩余。
核電站物項的采購與基本民用電站采購類似,但也有其獨特性,比如部分涉及核安全的設備,制造廠必須取得國家核安全局的設備制造許可證,相關質量保證體系及管理體系要求高,遠超過普通民品制造,這也導致了核電廠設備材料采購面窄,價格高,多為專業(yè)定做,采購周期長,驗收標準復雜,部分關鍵設備采購制造周期甚至長達3-4年,如按照全部施工圖完成后再行采購,考慮到必要的采購技術規(guī)格書轉化、采購文件編制、合同招標、評標、定標,工廠原材料采購、制造、驗收、運輸交付,時間上將無法滿足現場施工進度,故采購時一般會按照參考電站用量的一定比例提前安排采購,但也存在因后續(xù)升級導致某些材料設備被棄用的可能。且部分用量較少的核級材料制造廠會設定一個最小起訂量,在低于此量級時,制造廠將無法開爐生產,比如鋼管,一般會按照噸或爐批進行采購,但實際圖紙及使用量遠低于采購量,導致工程結束后出現剩余。
為保證施工的有序進行,在材料加工及使用中,受圖紙供圖進度及原材料的尺寸情況,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邊角余料,進而導致材料損耗,這就需要在設計及供貨時進行必要的考量,提前進行余量設計及采購。
部分成套設備,為避免設備安裝時零配件數量不足及易損件能夠立即更換,降低廠家因反復發(fā)貨增加的運輸成本,部分供應商在供貨時增加了部分零配件的供應。還有部分成套設備在安裝時,因現場接口或土建安裝原因,導致出現設備變更,部分已供貨零配件取消安裝,廠家不予以回收,也直接導致了工程物資的剩余。
我國目前在建及運行核電中,同時并存有VVER、M310、華龍一號、AP1000、EPR等多種堆型,各種機型使用標準各不相同,且各個標準之間幾乎沒有互換對比關系,導致不同機型間剩余物資的調用存在技術屏障,無法互用。
受部分核級供應商質量及文件造假原因影響,核級材料的驗收標準不斷提升,導致部分已經完工項目剩余物資無法滿足新標準,如按照新標準進行材料復驗,由于剩余物資總量不大,甚至只剩余個位數,如果進行材料復驗,試驗復驗費用甚至要超過新采購價格,從經濟角度而言不劃算。
核電廠各類型設備中,相當部分為根據圖紙進行專業(yè)制造的非標設備,這些設備輸入輸出值多已經提前設定完成,通用性不強,一旦因設計原因取消安裝,設備轉用其他工程項目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涉核材料的專用性及項目專屬性,跨項目機組間核級設備及材料調用要需要設計、施工、進度等單位聯合出具技術評估意見,由調入調出方業(yè)主審核,最后報核安全局監(jiān)管方審批,目前在監(jiān)管機構尚未形成書面審批流程,除極少量急用材料獲批外,大批量再利用無成功案例。
核電廠正常運行后,為確保安全運行,需要按照一定周期對機組進行大修或部分系統(tǒng)進行升級改造,這些工程剩余物資經過挑選,相當部分可以作為備件或備用材料予以使用,有效降低運營方后續(xù)采購成本。
核電剩余物資雖然在核電站系統(tǒng)內難以調用,但完全可以使用于不受監(jiān)管的普通民用工程上,以高代低,拓寬使用渠道。
核電工程公司對剩余工程物資應組建評估專項組,集中設計、施工、采購、審計、財務、監(jiān)察等專業(yè)專家,對無法處置的工程剩余物資進行經濟及技術評價,按照剩余物資存儲年限、再利用價值、后續(xù)可能使用情況進行專業(yè)化分析,綜合分析剩余物資價值。
對于可利用部分轉移或集中存儲于相關核電廠附近或委托核電業(yè)主方代保管,不可用部分應在充分考慮沉默成本的情況下予以報廢或出售,并報相關部門批準后,按照國有資產處置要求掛牌處置。
綜述以上分析,核電工程完工后的工程物資剩余是無法避免的,如何將這些剩余物資盤活,在符合國家相關管理規(guī)定的情況下,充分發(fā)揮其最大價值,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相關總包方值得充分研究分析的一個課題,我們應該積極拓寬思路,充分利用好核電剩余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