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庭,滕晶晶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高峰林場,廣西 南寧 530001)
桉樹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具有多種使用功能,包括造紙、建筑材料、家具制造、園林綠化等。桉樹的優(yōu)點是生長快速,可以迅速形成規(guī)?;痆1]。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做好桉樹的栽培管理工作,積極采用有效措施防治桉樹病蟲害,可以更好的促進桉樹生長,提升桉樹種植效率,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分析。
桉樹在種植過程中,首先要科學選擇合適的種植土地。種植前,要優(yōu)先選擇土壤肥沃、土質(zhì)疏松、排水性比較好的土地進行種植。海拔在500 m以下,坡度25°以內(nèi),土層厚度在80 cm以上,土壤石礫含量一般不超過15%。肥沃的土壤可以為桉樹提供充足肥力,使桉樹生長更快。種植前還要開展整地工作,清理林地內(nèi)的藤類、雜草、灌木。如果選擇坡度較大的土地種植桉樹,則不宜開展全墾地,防止發(fā)生水土流失。
桉樹種植要對密度做好控制,測量好每個樹坑的距離,避免種植過密。種植過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相關技術規(guī)程,同時要堅持因地制宜,一方面保證桉樹種植通透性好,一方面避免土地浪費。通常情況下,挖坑密度的要求是:株行距規(guī)格為1.8 cm×4.0 cm。針對明坑,面寬不限,深30 cm,底寬30 cm×30 cm。
苗木選擇過程中,要依據(jù)種植區(qū)域的氣候和土壤情況選擇最恰當?shù)拿缒尽h駱湓耘噙^程中,幼苗的種類包括兩種,一種是扦插苗,另一種是組培苗。通常情況下,桉樹種植選擇的苗木為組培苗,因其具有桉樹的優(yōu)良性和遺傳性。而扦插苗會出現(xiàn)苗木退化的情況,抗病性比較差,生長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因此建議不要使用扦插苗種植。扦插苗的缺點是不能很好控制培育環(huán)境,同時培育標準不統(tǒng)一,會使苗木發(fā)生退化,對桉樹生長速度有很大影響,還會降低苗木抗病性。而組培苗生長在實驗室中,使用無性繁殖技術,可以更好的進行培育,可以有效保證桉樹遺傳性和優(yōu)良性。同時,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健康、根系發(fā)達的苗木,可以提高苗木抗病性,還能生長迅速。種植苗木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預防措施,桉樹根部可以使用波爾多液溶劑實施消毒。
桉樹種植時間要科學選擇,一般當年造林部應在6月份前完成,其中以3~4月的時間為最佳,由于3、4月份溫度回暖,雨水充足,適合苗木生長,可以有效保證造林成活率和林木高生長量。種植過程中,要將土壤疏松,提升土壤物理性能,這樣可以使土壤肥力增加,促進桉樹更好的生長[2]。
桉樹幼苗前期生長速度較慢,土壤中肥料會被雜草所利用,過高的雜草會影響到桉樹的光照。因此要做好墾帶工作,保證土壤保持疏松,充分發(fā)揮土壤肥力。并根據(jù)林地雜草、雜灌生長情況,做好除草撫育工作,保證林地干凈,為幼苗提供良好的光照條件。除草撫育可采取割灌撫育和除草劑撫育,原則上苗木高300 cm以下的不使用除草劑除草。
由于桉樹生長速度快,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因此通過施肥增加土壤肥力尤為重要,是種植桉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桉樹生長特點,和土地條件相結合,不斷增加土地肥力,保證桉樹的生長。要按時做好桉樹施肥,增加土壤肥力,促進桉樹生長,改善土地種植環(huán)境,使桉樹迅速成材,提升經(jīng)濟效益。桉樹的施肥也有一定的要求,應根據(jù)當?shù)亓值厍闆r、氣候條件和林木生長特性規(guī)律,確定肥料使用數(shù)量和施肥時間,科學合理的施肥。造林當年第一次施肥原則上在定植后一個月方可施肥,造林第二、第三年,施肥工作應在每年的6月底前完成。一般規(guī)定造林當年施肥量為每株250 g,后兩年施肥量為每株500 g。桉樹生長生長速度較快,對肥力需求較大,可以適當加大施肥量和增加施肥次數(shù),如有需要的可在第四年再增加一次施肥。但在確保肥料充足前提下,還要防止由于施肥過多導致桉樹燒根。
由于樹種結構單一,大面積桉樹純林的營造方式,使桉樹病蟲害危害日趨嚴重。主要的病害是焦枯病、青枯病。焦枯病主要是由桉樹焦枯病菌引起的主要集中在葉部的危害,主要危害桉樹幼苗及幼樹,導致幼苗的大量落葉和枯梢,甚至造成幼苗的大量枯死,嚴重影響林木的生長。病蟲害一般發(fā)生在5月至9月。青枯病是由一種名為青枯極毛桿菌的真菌引發(fā)的桉樹病害,急性型病株葉片等部位驟失水分產(chǎn)生萎縮狀,枯葉呈現(xiàn)褐色或黑褐色條斑,且葉子懸掛于枝條而不脫落,根部腐爛、皮層脫落,木質(zhì)部和髓部壞死;慢性型病株表現(xiàn)發(fā)育不良、矮小、下部葉片先變成紫紅色,逐漸加深并向上發(fā)展,最后干枯脫落,根腐爛,嚴重時整株枯死。桉樹蟲害主要包括白蟻根部蟲害、桉蝙蛾和云斑天牛等枝干部蟲害、小卷葉蛾葉部蟲害等。白蟻主要通過啃食幼苗和幼樹的根莖部,導致苗木失去水分、養(yǎng)分輸送功能,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影響林木成活率。桉蝙蛾、云斑天牛等主要以幼蟲蛀入樹干主干取食,導致林木整株枯死,對桉樹單株材積有較大影響。桉小卷蛾幼蟲啃食桉樹嫩梢、葉部,影響幼苗和幼樹生長[3]。
病蟲害的防治,一要加強種苗管理,一應嚴格選擇種植苗木,選擇種源清晰、抗病能力強的種系,提高樹體防病蟲害能力。二要加強施肥、撫育管理,控制合理造林密度,增強林分通透性,提供充足肥力,提高林木抗病能力。三要針對不同的病蟲害的進行有針對性的化學防治。
3.2.1 焦枯病防治
焦枯病防治難度較大,化學防治的經(jīng)濟成本較高,該病害應首先考慮營林措施,其次是殺菌劑化學防治。在清潔林分和衛(wèi)生伐等的基礎上追肥,減少病原菌的棲息場所,降低侵染機率,惡化病原菌的生存環(huán)境,并改善桉樹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桉樹本身的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的發(fā)生。在具體防治時可以選用達科寧或甲霜靈錳鋅稀釋 300 倍液每隔10 d左右噴霧防治 2 ~ 3 次[4]。
3.2.2 青枯病防治
一般來說桉樹青枯病在6~10月較為嚴重,7~9月是病害的高峰期。高溫或臺風雨后造成樹木傷口,當溫度在33~35 ℃,相對濕度80%以上時,青枯病最易流行發(fā)生。該病害主要以防為主,桉樹病區(qū)砍伐后應實行樹種輪栽或選擇高度抗病的桉樹造林。發(fā)病的林地,應開溝排水,隔離病株,減少地表徑流傳播病菌,砍伐重病株,清除病根、枯枝,集中銷毀處理。病穴用石灰或硫酸銅消毒。
3.2.3白蟻防治
白蟻的防治措施以防為主,藥餌誘殺。造林時,在穴中放3~4 g呋喃丹(克百威)與基肥、土混合填穴,每畝用藥0.35 kg,造林后,將2 g呋喃丹(克百威),在距樹蔸水平距離5處,沿樹蔸圈施,每畝用藥0.22 kg,注意不要將藥粉接觸樹苗,以免發(fā)生藥害。當白蟻出現(xiàn)后,可以選擇白蟻寧進行防治。
3.2.4 桉蝙蛾和云斑天牛防治
涂白預防,秋冬季至成蟲產(chǎn)卵前,用石灰5 kg、液態(tài)硫磺粉0.5 kg、食鹽0.25 kg、清水20 kg充分混勻后涂于樹干基部(2 m以內(nèi)),防止成蟲產(chǎn)卵及幼蟲上樹。對已進入木質(zhì)部的大齡幼蟲,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或者40%樂斯本乳油20~50倍液,以藥棉塞孔防治。此外,云斑天牛還可以用餌木誘殺。利用天牛等蛀干害蟲喜歡在新伐倒木上產(chǎn)卵繁殖的特性,于6~7月繁殖期,在林內(nèi)適當?shù)攸c設置一些木段,供害蟲大量產(chǎn)卵,待新一代幼蟲孵化后,全部清理燒毀[5]。
3.2.5 桉小卷蛾防治
每年4~8月是危害高發(fā)期,主要的防治措施是人工捏殺,對幼樹嫩葉中的卷葉位置,用手將卷葉中的幼蟲捏死,或者采取農(nóng)藥噴殺,使用600敵百蟲倍液、少量1000樂果子倍液或菊脂[3]。
桉樹是林場當前森林經(jīng)營的主要樹種,經(jīng)營價值較高,給林場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因此,需要堅持良種壯苗,并采取有效的科學規(guī)范的營林管理措施,通過有效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增強桉樹防病能力,有效提高桉樹林木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進一步提升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