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
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是調動學生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率。
1. 設計趣味戲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初中生對于游戲是比較偏愛的,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靈活采用多樣化游戲實施導入,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英語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設計豐富多彩的趣味性游戲活動,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在教學“Where is…?”這一句型時,教師可以讓一位學生上臺背對全班學生站立,然后將某物品放在臺下一位同學的桌洞中,請站在臺上的同學轉身尋找這一物品。由全班學生一起讀這個句型,如果距離物品的位置較近,那么學生們的聲音就變大,如果距離物品的位置較遠,那么聲音就變小。讓臺上的同學通過聲音的高低來判斷物品的位置,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這一句型,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實踐證明,將枯燥乏味的游戲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可以有效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借助直觀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形象、直觀生動的事物印象深刻,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多借助圖片或實物開展學習活動。如,為了加深學生對新單詞的記憶,我們可以借助圖片或實物將新詞匯呈現(xiàn)出來,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能提高學習效率,一舉兩得。例如,我們在教學“What color is it?”這個單元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粉筆來讓學生識別顏色,快速說出顏色的單詞,也可以用學生穿的衣服來對比教學,幫助學生將顏色和單詞一一對應。另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事物的圖片,旁邊標注顏色的單詞,比如操場(playground)、廚房(kitchen)、西瓜(watermelon)、三明治(sandwich)等等,加深學生記憶深度,提高學習效率。
3. 利用因材施教策略,促進全體學生進步
在現(xiàn)實的教育教學中,由于老師們只重視優(yōu)秀學生學習,所以出現(xiàn)了常說的“猶太效應”: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了教師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學習條件更好;而成績差的學生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并且有時還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他們獲得的幫助不夠,學習自然不好。這實際上是陷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qū)。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必須先掌握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在綜合把握學生整體狀況的基礎上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合理掌控教學的進度與教學難度,使整個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應,防止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感覺太過簡單、能力差的學生感覺難度太高的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特別幫助那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使他們能夠趕上整體進度,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
4. 培養(yǎng)好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我們都知道學習一門語言必須要了解語言所在民族的文化,因為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使用語言進行交流討論,如,詞匯的產生不是隨意的,在文化沒有成形之前,人們對于事物名稱的賦予是很隨意的,沒有規(guī)律可循的,但是隨著文化的繁榮人們在賦予事物名稱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和心理特征、歷史背景、風俗習慣、生活環(huán)境結合起來,因此,我們在學習詞匯的時候要深入挖掘背后的文化涵義,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例如,在學習Dragon這個單詞的時候,東方的龍和西方的龍代表的含義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國的文化中龍是吉祥、威嚴、神圣的象征,但在西方的文化觀念中龍是兇殘和邪惡的化身,所以,理解這個詞匯不能用我們管用的思維方式去理解,而要跨文化來思考,有了文化意識才能真正理解這個詞匯的含義。再例如,在學習statement和politician這兩個單詞的時候有些學生認為政治家是politician,其實在西方文化中politician這個詞充滿貶義色彩,專指耍手腕謀取私利的人,而statement這個詞是指那些明智之士,善于國家管理的政治人才,所以如果表示政治家一般使用statement這個詞。因此,我們要掌握詞匯的含義,學會詞匯的正確使用方法,必須要挖掘文化含義。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老師要采用多元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街道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