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中英語課程的不斷改革,越來越注重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入了素養(yǎng)立意時代。良好的閱讀能力恰恰是提高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套用笛卡爾的話:We are what we read.我讀故我在。我們讀什么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就是從閱讀角度來說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的。因此英語教學的重點應該由知識本位轉變?yōu)樗仞B(yǎng)本位。英語閱讀素養(yǎng)包括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其中閱讀能力包括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閱讀品格包含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如閱讀的態(tài)度,興趣等。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并增加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體會到語言的魅力,提高學科素養(yǎng)。
目前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學生閱讀的功利性太強。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生疲于應付題海以追求高分,自然而然對閱讀失去了興趣,讓閱讀就變成了枯燥的過程,給閱讀打上了“閱讀不美”的標簽。其次,教師的教學理念較陳舊,更多的關注知識目標而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跨文化理解等學科素養(yǎng)往往真的只是標簽。 學生為了應試而學,教師為了應試而教。第三,教師和學生都未能擺脫教材的束縛,對教材和課堂過度依賴。雖然教材所選文章都很經(jīng)典,涉及面也比較廣,但英語學習是一個泛而雜而非少而精的過程。最后,高中學生課業(yè)繁重,閱讀時間難以保障,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
縱觀近幾年高考題,閱讀量不斷加大,閱讀難度也不斷增加,選材多傾向于與中學生生活較遠的自然科學類和社會科學類,并且更加注重對閱讀能力的考察。此外,高考閱讀素材全部來自英美國家嚴肅媒體或專業(yè)期刊且取材時效性強,更注重考查學生對外國文化和前沿新知的了解。例如,2018年全國卷閱讀理解C篇選自美國經(jīng)濟人The Economist;完形填空選自英國衛(wèi)報 The Guardian.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這些外媒的期刊報紙,所以閱讀是唯一的學習途徑。因此高質量的原版閱讀對于提高高考成績和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對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解決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 轉變觀念,培養(yǎng)閱讀品格,引導無功利閱讀
就學生而言,讓其明白英語教育具有百科全書的特性。學習英語,英語閱讀不僅能提高英語語言水平也能促進人的心智發(fā)展,培養(yǎng)思維品質,端正閱讀觀。
就教師而言,緊跟時代,關注思維培養(yǎng)。明確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超越學科本身的。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能使他們具備優(yōu)良品質和關鍵能力,這才是英語教育的目標,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突破教材,超越教材,并且大膽選材,面向廣闊的社會生活拓寬閱讀內容。
2. 借助多媒體,保障閱讀的 “質”和“度”
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大膽靈活地開發(fā)閱讀資源,培養(yǎng)閱讀興趣。閱讀材料最好要出自英美嚴肅期刊或網(wǎng)站,如VOA,BBC等;也可選擇合適的名著名篇,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接觸到地道的英語,體會中西方文化差異。但要注意選材的內容,要選擇積極向上的,以知識為載體,宣傳滲透社會正能量。難度要適合高中學生水平,難度太大會讓學生有畏難心理。例如, 在學習馬克吐溫的The Million Bank Note時,讓學生表演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 靈活補充,保證閱讀的“量”和“面”
每天拿出20分鐘進行各種材料各種形式的英語閱讀,保障充足的閱讀時間??梢允欠鹤x也可是精讀;可以是課外學生自行閱讀,也可以靈活補充到課堂。例如,在講評與e-waste相關的閱讀理解時,可以補充相關拓展文章,以視頻或圖片加文字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在閱讀中滲透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識,無形中保障了學生的閱讀時間。
教育是個慢活,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愛人情懷,國際視野以及跨文化理解,變被動閱讀為主動積極閱讀從而“閱”讀“閱”美,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追求的終極目標。
[1] 胡春洞. 英語教學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 何云.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及策略[J]. 成功:教育,2011.
作者簡介:白曉麗(1984-),女, 籍貫:山東臨沂,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二級。從事工作:高中教學。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