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銳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醫(yī)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心力衰竭在總?cè)巳褐械陌l(fā)病率為0.4%~2%,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入院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病因多種多樣,住院率和病死率均較高,其生存率與惡性腫瘤相當,并且已經(jīng)嚴重威脅人類健康[1]。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的終末期階段,其中一半的患者表現(xiàn)為失代償期心力衰竭[2]。失代償?shù)陌l(fā)作可由潛在的醫(yī)學疾病引起,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感染,或甲狀腺疾病。一項研究表明,急性失代償期患者28 d病死率為11%,1年病死率為34%。臨床上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規(guī)強心藥,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方面短期效果明顯,患者的長期預后無法得到改善[3],因此,研究新的治療方案,最大限度提高心功能,成為臨床的一大課題。左西孟旦作為一種新型的強心藥物,在治療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方面,能短期內(nèi)改善其血流動力學,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減少并發(fā)癥并改善預后,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心脈隆注射液能夠延緩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4],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5],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6]。本研究分析左西孟旦聯(lián)合心脈隆對失代償期心力衰竭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將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治療的72例失代償期心力衰竭患者根據(jù)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50例、Ⅳ級22例;伴有高血壓50例、糖尿病30例、高脂血癥42例。隨機分為3組:A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齡(71.4±6.2)歲;B組24例,男9例,女15例;平均年齡(70.5±6.8)歲;C組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齡(69.5±6.8)歲;比較3組患者年齡、性別比、心功能分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標準
1.2.1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標準。
1.2.2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且NYHA心功能分級Ⅲ~Ⅳ級,年齡>60歲,心力衰竭原因均為缺血性心肌??;所有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知情同意書簽字,該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3 排除標準:原發(fā)性心臟瓣膜疾病、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包炎等其他心血管疾?。晃纯刂频姆尾考膊∫约皣乐馗腥?,甲狀腺功能異常,重度貧血;嚴重的肝腎功能衰竭;重度貧血,對試驗藥物過敏或有禁忌者,心源性休克,不能耐受血管擴張劑患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給予心力衰竭基本治療,包括ACEI或ARB類、利尿劑、洋地黃類、β受體阻滯劑等。在此基礎上,A組為常規(guī)治療組,B組應用左西孟旦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起始劑量12 μg/kg靜脈推注,時間10 min,若患者無不良反應,則以0.1 μg/kg.min靜脈泵入,根據(jù)血壓變化調(diào)整為0.15~0.2 μg/(kg·min),持續(xù)滴注24 h。C組在B組基礎上石使用心脈?。ㄔ颇向v藥),每次5 mg/kg,靜脈滴注,1日2次,兩次之間間隔6 h以上,療程為5 d。
1.4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臨床癥狀、心臟超聲檢測、NYHA分級判定療效。顯效:癥狀及體征基本控制,LVEF≥50%或LVEF提高≥6%,NYHA分級升高2級或以上;有效: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zhuǎn),LVEF 45%~49%或LVEF提高3%~5%,NYHA分級增加l級;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LVEF無升高或降低,NYHA分級無改善或下降。統(tǒng)計住院周期,1月內(nèi)再住院率(再次因心力衰竭住院的人數(shù)/該組總?cè)藬?shù)100%)。隨訪半年,統(tǒng)計病死率。
1.5 觀察指標:登記藥物治療前后心臟超聲指標,包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治療前后化驗N末端B型腦鈉肽原(NTproBNP);觀察3組患者治療期間有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低血壓、頭暈、惡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發(fā)生。
1.6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通過t檢驗,兩樣本的均數(shù)檢驗使用配對檢驗,多個樣本的均數(shù)檢驗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B組總有效率超過A組,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C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3組治療前心臟超聲指標LVEF和LVED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2周較治療前,LVEF均有增高,LVEDD均有降低(P<0.05),A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B組LVEF明顯增高,LVEDD明顯降低(P<0.05)。C組治療后LVEF顯著增高,LVEDD顯著降低(P<0.01);治療后C組與B組比較LVEF明顯增高,LVEDD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前NT-proBN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兩周后與治療前對比,3組NT-proBNP水平均有下降,且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和C組分別與A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治療后B組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三組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比較[n(%)]
表2 三組治療前后心臟超聲參數(shù)(±s)
表2 三組治療前后心臟超聲參數(shù)(±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A組治療后比較:%P<0.05,&P<0.01,與B組比較@P<0.01
2.3 住院時間及再住院率比較:見表3。B組、C組與A組比較均減少,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組與B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A組死亡3例,組死亡2人,C組無死亡,C組與A組、B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與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住院時間及再住院率比較(±s)
表3 住院時間及再住院率比較(±s)
注:與A組比較,* P<0.05,# P<0.01;與B組比較,% P<0.05
2.4 3組患者治療期間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低血壓、頭暈、惡性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失代償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復雜,但心力衰竭的基本病理變化為心臟重塑。心力衰竭的類型多表現(xiàn)為頑固型或難治型心力衰竭。左西孟旦是一種新型的正性肌力藥物,能夠顯著調(diào)高心肌收縮力,同時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其具有基于心臟肌絲的鈣敏化正性肌力作用[7],并且不增加細胞內(nèi)鈣水平[8]。因此,左西孟旦不會損害心室舒張松弛,不會增加心肌耗氧量,并且具有引發(fā)惡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低風險。左西孟旦還具有基于ATP敏感性鉀通道開放的血管舒張作用[9],這些正性肌力和血管擴張作用可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充盈壓并降低全身和肺血管阻力,從而改善血液動力學狀態(tài)和結果[10]。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指南也建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本藥靜脈滴注可明顯增加CO和每搏量,降低PCWP、全身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11](Ⅱa類,B級)。短期使用靜脈注射兒茶酚胺和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劑是穩(wěn)定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見做法[12]。但是,沒有證據(jù)表明這些藥物可以改善預后。事實上,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靜脈注射米力農(nóng)表明結果惡化。心脈隆注射液是國內(nèi)研制的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型中藥制劑,是從昆蟲美洲大蠊體內(nèi)提煉出的小分子活性肽類,有效成分為復合核苷堿基及結合氨基酸[13]。研究顯示心脈隆注射液通過多種途徑,在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上產(chǎn)生作用,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研究證實心脈隆可通過促進心肌細胞Ca2+內(nèi)流,增強心肌收縮力,同時增加血漿降鈣素基因肽含量,抑制內(nèi)皮素的分泌和它的作用并且能長時間的維持。臨床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心脈隆具有明顯的改善心室重構和心功能的作用,進而減少心臟不良事件的發(fā)生[6,14]。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通過觀察心臟超聲指標,NT-proBNP指標在用藥前后的變化,C組心脈隆聯(lián)合左西孟旦比B組單獨應用左西孟旦能更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功能,證實了上述觀點,同時也證實了心脈隆能協(xié)同左西孟旦能夠進一步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改善預后,減少病死率的作用。綜上所述,該治療方案合理,療效確切,而無不良反應。證明左西孟旦聯(lián)合心脈隆對失代償期心力衰竭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