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夏子
中國古代有很多奇葩的審美標準,很多人為了變“美”吃盡苦頭,比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等。其實,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審美也很奇特。
在古代,東南亞地區(qū)有黑齒的習俗,其中泰國、日本比較突出。古代沒有牙刷,泰國人習慣用嚼檳榔來清潔牙齒。他們先把檳榔、蔞葉、貝殼燒出的石灰放在小器皿搗碎混合,然后放進嘴里嚼,最后加入煙絲刷牙。久而久之,牙齒就被染黑了。
有些國家的人覺得黑齒還不夠,還要白臉加剃眉,比如平安時期日本美女有三大標準:白面、黑齒、無眉。
歐洲地區(qū)覺得剃眉還不夠,還要拔頭發(fā)加拔睫毛。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流行的美女是:沒有眉毛、沒有睫毛、露出光亮的額頭。所以,歐洲女性都手動去掉了眉毛和睫毛,還把自己的發(fā)際線往上移。比如蒙娜麗莎就沒有眉毛和睫毛?,F(xiàn)在知道為什么她的微笑看起來那么神秘了嗎?多半是因為她沒有眉毛和睫毛,所以眼神才會顯得不一般。
英國人更厲害,拔睫毛還不夠,還要往臉上涂鉛。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喜歡把臉涂得慘白,而讓她的臉慘白的化妝品里,有大量的鉛。出于對女王的愛戴,全國上下紛紛模仿女王的做法。然而,長期使用鉛粉的人的血液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都會被破壞,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還有更彪悍的。18至19世紀,歐洲的姑娘們?yōu)榱嗣腊祝苯映耘?。因為砒霜能讓她們看起來更美麗動人,但也會英年早逝?/p>
有些人吃砒霜還不夠,還要得肺結核。因為肺結核病人臉色蒼白,這種蒼白是她們化妝都化不出來的完美效果:頂著一張蒼白的臉,時不時用手帕捂著嘴咳嗽,偶爾還能在手帕上咳出一朵血花。這畫面多么唯美、浪漫……
不僅女人喜歡得肺結核,男人也鐘情于此病。因為肺結核對他們來說,是文藝,是浪漫,是天使的恩賜。拜倫說:“要死就要死在肺結核手里,那樣彌留之際將顯得多有趣啊?!毖┤R給詩人濟慈寫信說:“你還是帶著那副癆病相,肺結核是對你這樣妙筆生花的人的偏愛。”盧梭在患肺結核后表示很開心:“死亡與疾病常常是美麗的,如癆病產(chǎn)生的熱暈?!?/p>
肺結核以鋪天蓋地之勢席卷了歐美,獨受恩寵。所以當時歐洲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一點都不意外。
在古代,歐洲人還認為痣是魔鬼在人身體上留下的記號,是巫師的標志。16世紀天花肆虐,很多染上天花后存活下來的人臉上留下了疤痕。于是,大家開始想盡辦法來遮掩疤痕,只不過這個遮掩的方式有點不走尋常路:用老鼠毛皮和黑色塔夫綢貼在疤痕上,把痘坑弄成痣,以此來遮瑕。而且大家發(fā)現(xiàn),在假痣的襯托下,涂過鉛粉的皮膚居然顯得更加白皙。于是這波操作迅速流行起來。
后來,人們還給痣賦予了各種含義。臉頰中間的痣表示英勇;鼻子上的痣表示前衛(wèi);太陽穴的痣表示尊嚴;左臉貼上心型痣表示訂婚或忠于情人……
當今世界,審美標準更是越來越多樣化。有人喜歡瘦,有人喜歡胖;有人喜歡白,有人喜歡黑。其實,我們不必為了別人的審美標準去折磨自己。畢竟,一個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自己變得讓每個人都喜歡。
編輯/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