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兵
[摘要] 目的 分析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提高檢驗質量。方法 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該醫(yī)院治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他們的醫(yī)學檢驗質量,分析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結果 200例患者的醫(yī)學檢驗結果,存在誤差的有20例,誤差率為10.0%。其中檢驗結果誤差原因分別為標本不合格6例、檢驗儀器原因10例、檢驗人員操作不當4例。結論 加強對醫(yī)學檢驗質量的控制管理,全面分析檢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可以增強檢驗結果可靠性,便于指導疾病診斷和治療。
[關鍵詞] 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問題;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97.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b)-00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medical examinations, and to develop targeted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spection. Methods 200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quality of their medical examination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medical examina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argeted solutions were developed. Results The medical test results of 200 patients, there were 20 cases with errors and the error rate was 10.0%. The reasons for the error of the test results were 6 cases of unqualified specimens, 10 cases of inspection instruments, and 4 cases of improper operation by inspectors. Conclusion Strengthen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examination qualit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and develop targeted solutions, which can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est results and facilit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Key words] Medical test; Quality control; Problem; Solution
疾病臨床診斷中離不開醫(yī)學檢驗,醫(yī)學檢驗主要是利用現代化的檢驗技術對患者的疾病進行分析。該技術中涉及分子學、生物學等方面的內容[1]。在醫(yī)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醫(yī)學檢驗技術也不斷完善。檢驗結果直接影響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因此需要確保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可靠性。目前,醫(yī)學檢驗在質量控制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檢驗結果的可靠性。該文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該醫(yī)院治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在該醫(yī)院治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女比例120:80;年齡在20~83歲,平均年齡為(45.2±2.3)歲。所有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例患者的醫(yī)學檢驗質量,分析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法。目的是加強對醫(yī)學檢驗質量的進一步管理,增強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1.3 ?觀察指標
分析所有患者的醫(yī)學檢驗結果,統(tǒng)計醫(yī)學檢驗結果存在誤差的例數,并對誤差原因進行全面分析歸類。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資料,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200例患者的醫(yī)學檢驗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存在誤差的有20例,誤差率為10.0%。其中檢驗結果誤差原因分別為標本不合格6例、檢驗儀器原因10例、檢驗人員操作不當4例。
3 ?討論
3.1 ?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3.1.1 標本不合格 ?醫(yī)學檢驗結果與標本質量有重要的關系。質量不合格的標本直接影響醫(yī)學檢驗結果。因此,在標本采集過程中需要確保標本的合格性,努力提高標本質量,減少外界因素對標本質量的影響。護理人員需要選取合適的部位采集標本。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采集,這樣可以提升標本質量。此外,護理人員在采集標本時需要嚴格遵照相應的流程規(guī)范進行,減少對標本的震蕩,避免出現溶血問題。此外,在采集男性尿液標本時需要確保尿液的新鮮性,不能摻雜精液,以免影響檢驗結果。該次研究中對存在檢驗誤差的患者進行分析,發(fā)現其原因為以下幾點:①患者自身原因。主要受患者年齡、性別、飲食、藥物及運動等影響。標本采集需要在患者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并在標本采集前24 h內不能服用藥物。再者若直接從輸液肢體采集標本,采集到的標本被藥物稀釋,影響檢測結果[2]。②標本在送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標本在存儲、送檢和檢驗環(huán)節(jié)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若標本保存溫度不當會影響結果可靠性。在送檢途中標本被劇烈震蕩,發(fā)生溶血也會影響結果可靠性。③受檢驗因素的影響,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抗凝劑添加不當,在過多過少的情況下,影響檢驗結果可靠性[3]。
3.1.2 檢驗儀器原因 ?臨床醫(yī)學檢驗中因為檢驗儀器自身原因導致檢驗結果出現誤差的現象較為常見。檢驗科使用的檢驗儀器大多都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tài),在高負荷運行的情況下,會降低檢驗儀器的靈敏性。從而導致患者標本檢驗結果可靠性不高的問題。此外,檢驗科檢驗設備在長期缺少保養(yǎng)維修的情況下,也會影響檢驗設備的靈敏性,容易出現檢驗設備故障等問題。在檢驗儀器故障未經解決的情況下,對患者標本進行檢驗會降低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因此檢驗科無論何種檢驗設備都需要定期檢修和保養(yǎng)。避免因為檢驗儀器故障導致檢驗結果出現誤差的問題[4]。
3.1.3 檢驗人員操作不當 ?影響醫(yī)學檢驗結果可靠性的另一項因素為檢驗人員的操作不當。在醫(yī)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少醫(yī)院將先進的檢驗設備引入進來。先進的檢驗設備需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的流程進行操作,檢驗人員在操作儀器設備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yè)性,有較強的學習意識。但是目前醫(y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低下,影響了檢驗設備的正常使用,還是按照傳統(tǒng)設備的檢驗方法操作,直接降低了檢驗結果的可靠性[5]。
3.2 ?加強對醫(yī)學檢驗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2.1 加強對標本質量的管理 ?標本質量是影響醫(yī)學檢驗結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在標本采集不當的情況下,檢驗結果的精確度會下降,不利于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因此針對此種問題需要加強對標本質量的管理,將標本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其主要措施如下:①嚴格在規(guī)定時間內采集標本。標本采集時間與檢驗結果的精確性有一定的關系。臨床上采集標本的時間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這是因為機體在不同時間段,體內的化學物質是不一樣的。因此若在標本采集時間不合理的情況下,會直接影響化學物質的檢驗結果。如血液標本一般在清晨采集,患者不能進食,維持空腹狀態(tài)。此種情況下采集的的血液標本精確程度較高。尿液標本一般留取患者清晨的第一次尿液,此時尿液中的成分較為完整,穩(wěn)定性較強。②標本采集不能混入其他不相干的物質,如痰液標本不能混入唾液,尿液標本不能混入精液和其他排泄物。血液標本采集時止血帶不能扎時間太長,以免破壞正常的血細胞,采集末梢血液標本時注意不能將組織液混入。③血液標本在添加抗凝劑時需要嚴格控制用量,不能出現抗凝劑過多或過少的問題,此外保持標本干凈,不能出現污染問題,以免出現假陽性。輸液一側肢體不能采集血液標本,以免影響檢驗結果。抽血過程中若出現大量泡沫,說明發(fā)生了溶血問題,因此需要盡可能減少泡沫的出現。添加抗凝劑的血液標本可適當搖晃,促使血液和抗凝劑混合[6]。
3.2.2 加強對檢驗儀器的管理 ?針對檢驗科檢驗儀器造成的檢驗結果失誤問題,需要定期對檢驗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yǎng)。制定完善的檢驗設備保養(yǎng)制度,并在臨床檢驗工作中全面落實。加強對檢驗設備的定期維護和保養(yǎng),可以提高儀器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針對此種解決方案,需要醫(yī)院加強對檢驗科設備的管理,安排專業(yè)的人員對檢驗設備進行定期維修和保養(yǎng)。當發(fā)現檢驗設備出現故障時,需要立即進行維修處理,不能出現因為故障問題不大而忽視維修的情況。在對檢驗科設備進行定期維修的基礎上,可以有效提高醫(yī)學檢驗的工作效率[7]。
3.2.3 加強對醫(yī)學檢驗人員的專業(yè)培訓 ?針對檢驗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影響檢驗結果的問題,需要加強檢驗科室工作人員的專業(yè)培訓,強化他們專業(yè)技能。檢驗科工作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直接影響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剖铱梢葬槍z驗科工作人員進行專業(yè)的技能培訓??梢越M織檢驗科工作人員參加有關醫(yī)學檢驗的講座和知識競賽活動。針對表現積極的工作人員進行適當的獎勵,提高工作人員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將檢驗科人員的培訓環(huán)節(jié)與績效掛鉤,可增強其學習意識。針對醫(yī)院新引進的檢驗設備需要組織全科室人員加強學習,熟悉操作流程,并進行考核。針對新入職的工作人員要加強入職前培訓,努力提高檢驗人員的工作素養(yǎng)[8]。
綜上所述,影響醫(yī)學檢驗質量的因素較多,臨床工作中需要針對醫(yī)學檢驗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研究,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根據實際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增強醫(yī)學檢驗結果的可靠性,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黃獻雨,陳娣,劉燕,等.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5):19.
[2] ?梅迪.淺談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保健文匯,2018(5):185.
[3] ?楊巧蓮.淺談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醫(yī)藥前沿,2017,7(31):398.
[4] ?楊旭冉,李濤.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A4):20437-20438.
[5] ?楊建明,馬吉梅.淺談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6(32):183.
[6] ?吳文俊.淺談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醫(yī)學信息,2015(25):323.
[7] ?張列琴.淺談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12):258.
[8] ?李露.淺談醫(y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大家健康,2014(8下旬版):430-431.
(收稿日期: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