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月
(吉林省雙遼市第三小學 吉林 雙遼 136400)
1.1 缺乏英語朗讀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并且興趣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因此興趣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小學生對開口說英語持抵觸情緒,英語朗讀興趣并不高。由于學生缺乏朗讀興趣,這就使得學生朗讀訓練中缺乏內在樂趣,使得學生在朗讀訓練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教師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2 朗讀方式不科學。部分學生往往出于英語教學的任務進行朗讀訓練,這就使朗讀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啞巴式朗讀、念經(jīng)式朗讀、跟腔式朗讀等形式。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雖然張口,但是聽不到聲音,嘴型也不和。在集體齊讀時,很多學生存在跟腔的問題,雖然學生具有非常高漲的朗讀熱情,但是對文章的句子與單詞意境等未思考,這就使得讀每個句子都出現(xiàn)長尾音,無法獲得預期朗讀效果。由于學生在文章朗讀過程中沒有情感色彩,語調也存在著高低起伏及輕重緩急不明顯的問題,課堂氛圍并不是非常輕松、愉快。
2.1 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朗讀興趣。在知識學習過程中,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比較小,缺乏自主能力及自控能力,長時間朗讀訓練容易使小學生產生枯燥、厭倦等較為負面的情緒,這就使得小學生課堂朗讀熱情逐漸降低。為了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朗讀興趣,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具有強烈好奇心、活潑好動等特點,采取多樣化朗讀方式,豐富朗讀內容及朗讀形式,提升朗讀訓練新鮮感。如針對一段材料或是一篇文章,小學生可以采取自讀、齊讀、跟讀或是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小游戲融入教學,如英語情景劇、英語朗讀比賽等,激發(fā)小學生英語朗讀欲望及英語朗讀興趣,提升朗讀訓練有效性。
2.2 提高學生自覺朗讀的意識。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調動學生進行英語朗讀的內在動力。比如我們可以在班內舉辦各種形式的英語朗讀比賽:課文朗讀比賽、錄音模仿秀、英語情景劇表演等,讓學生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通過各種形式的競爭促使學生認真進行朗讀,把握每一個展示自己朗讀水平的機會,并且在好勝心的驅使下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
2.3 注重提升小學生的朗讀技巧。作為課堂組織者與課堂引導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朗讀過程中,一部分小學生的朗讀空洞無效,缺乏情感,在朗讀過程中隨心所欲,究其原因,是由于學生并沒有掌握正確朗讀技巧,這就使得英語朗讀訓練變得無從下手。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傳授一定朗讀技巧及朗讀方法,這與傳統(tǒng)的引導式教學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教師需要對學生有較為清晰的認識,促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朗讀方式,使其能夠讀得又快又好,這不僅需要教師正確地理解文章情感,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重讀、弱讀,輔助標記上聲調、著重號、降調等,教師需要身體力行,發(fā)揮榜樣作用,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英語朗讀情境。
2.4 選擇生活化教學內容。在小學英語朗讀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生活情況開展朗讀訓練。隨著小學生的年齡逐漸增長,小學生同成人生活及接觸過程中,自身也逐漸變化,如性格方面、愛好方面等,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成長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鼓勵學生開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簡單英語自我介紹,如“My name is Li lei.I am ten years old……”教師還可以從家庭生活出發(fā),從小學生角度來看,家庭是最為熟悉、最為溫馨的地方,家庭成員中每一個稱呼、職業(yè)等都可以成為朗讀訓練內容,教師還可以拓展教材內容,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用英文來介紹家庭成員,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促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間互動,使學生累積更多詞匯,如The basketball court,English teacher等,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提升英語朗讀訓練有效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朗讀訓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小學英語朗讀訓練過程中,不僅需要激發(fā)小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學生的朗讀技巧,還能夠促使學生認識到朗讀能力并未在一朝一夕間提升的,教師需要積極同家長進行溝通,有效落實日常英語朗讀訓練,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