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意上
(浙江省平陽縣鰲江鎮(zhèn)實驗小學 浙江 平陽 325400)
檢查教師的備課是目前中小學對教師教學常規(guī)評價常用的管理方式之一。許多學校管理者反映檢查教師的備課有助于考察教師是否認真?zhèn)湔n,有助于督促和引導教師認真?zhèn)浜谜n和上好課,檢查教師備課這一管理方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通過檢查教師的備課就能判定教師是否認真?zhèn)湔n嗎?簡單地說,檢查教師備課不能等同于檢查備課。
《人民教育》曾開辟專欄“教師備課檢查是否要來一次革命”展開討論。有的呼吁“課改,請先給教師備課檢查松綁”,有的認為“教師備課檢查可以改革,但不能革命”。人們各抒己見,反響強烈。結合多年教學管理經驗,對此談談個人的看法。
1.1 書寫古板守舊,忽視個性化。檢查與評價教師備課設計的好壞,往往憑著書寫細致工整程度、字數多少來評定教師備課的優(yōu)劣。而其中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這樣本質的東西,往往被忽略,有個性的教師備課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導,“逼迫”教師隨“大流”,不敢站到課改的前沿。
1.2 內容千篇一律,扼殺創(chuàng)造性。目標、重難點、提問、板書、課時、教具等均作統(tǒng)一要求。這種不考慮教師的個性、學科的差異、內容的側重,不顧教師班級的實際情況,追求統(tǒng)一的檢查與評定,束縛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導致了教師備課形式上的“八股文”,使本來很嚴肅、很有創(chuàng)意的編寫變成抄寫,喪失了教師備課設計的意義。
1.3 檢查注重形式,忽略實效性。檢查者只關注教師備課本身編寫的頁數、書寫的工整度、形式的完美度,而不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結合,不與教學成效結合,教師備課設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缺乏深入細致的檢查。
2.1 教師備課的設計是否關注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師備課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備課檢查評價必須關注教師備課設計對“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教育理念的體現。
2.2 教師備課的設計是否很好地體現了教師的個性特色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改的目標之一。如果教師備課本身缺乏個性特色和創(chuàng)新精神,就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檢查評價時不要過分強調統(tǒng)一要求,面面俱到,重要的是鼓勵、倡導編寫各具特色、富有個性的教師備課,尊重、發(fā)揮教師的個性特色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備課的設計是否關注了對學生“學”的設計?以往的教師備課設計,過分注重教的過程,忽視學的過程;關注教材內容的教,忽視學生自主的學;注重學生以聽為主的教學方法,忽視學法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要推進課改,就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體驗、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學習過程,放在檢查評價的重要位置。鼓勵、倡導教師將教師備課設計變成學案設計,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2.3 教師備課檢查評價要注意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為工作宗旨。我們應當思考教師備課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能有多大的實用價值?長處在哪?改進在哪?這些教師備課對學生的發(fā)展能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教師教學理念提升了嗎?教學方法更新了嗎?這次檢查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嗎?
2.4 教師備課檢查評價需要注意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檢查評價者自身素養(yǎng)不高,對新常規(guī)、新理念、新教法、新學法、新常規(guī)把握不準,了解不夠,對教師的檢查就成了“外行指導內行”,不僅起不到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理念、督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作用,還會給教師以誤導和反感。
2.5 教師備課檢查評價要看過程,更要看結果。教師編寫教師備課的最終目的無非是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素質發(fā)展。我們如果兩眼只盯在教師備課編寫的過程,一門心思追教師備課寫的上面,那么,教師就會迎合你,將教師備課編寫放在了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結果將使教師的精力放在編寫(通常是抄襲)教師備課上,而不將的精力放在教學和其他過程,這還能指望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嗎?因此,對教師備課的檢查,我們應跳出過程,看結果?!鞍棕埡谪?,抓到老鼠是好貓”。長也罷、短也罷;工整也罷,潦草也罷;寫在專門的本子也罷,寫在教本上也罷,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好的標準就是能提高教學效率,能提高學生的素質。如果我們的檢查促使教師是用!最好還少些精力編寫教師備課,而將最好還多些精力用在思考教學設計、輔導學生、研究教材、課標、研讀教育著作上,我想我們的檢查目的就達到了。一句話,教育是腦力勞動,檢查的目的是要讓教師從過多過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腦力勞動。教師備課檢查應聽到教師自己的聲音,進行平等的對話、協商,力求被評價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認可檢查的結果,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幫助教師發(fā)現問題,改進教學設計,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打好基礎,為發(fā)現和解決問題,促進教改而檢查,最大限度地表現教師備課檢查的督促和導向功能。
對教學管理者來說,深入課堂,了解教師的教學實際,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比檢查一種待修正的書面預設更能督促教師的備課為教學服務,更能有效地檢測備課效果。解決城鎮(zhèn)小學教師備課檢查問題是教師的期望所在。如何制定區(qū)分性教師備課的檢查標準,如何建立增強反饋和激勵的檢查標準是我們進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今后還需要我們深入中小學管理實踐,與教師共同尋求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