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拉
(貴州省六枝特區(qū)第九中學 貴州 六盤水 553400)
現(xiàn)階段國家一直大力提倡綜合素質教育。而教育的本身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要全面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就是關鍵點。我們知道,初中生本身年齡較小,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較重。這也迫使他們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到單一枯燥的事物上。所以,教師就要積極的引入教學情境,構建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參與教學活動。在參與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在參與中找到學習的存在感。參與式教學法的核心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共同參與的”理念下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這種教學法不僅可以很好的響應當前的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符合生物學科教學的特點。
興趣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的內在動力。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各種方法和調動各種媒體,調動各種因素,把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本中思考題、小資料、課外閱讀材料和探究性實驗,或根據(jù)學生的特征和教材的特點,設計一些探究性實驗和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情感激趣、設疑激趣、活動激趣以及導引創(chuàng)新、語言創(chuàng)新、實驗創(chuàng)新、板書創(chuàng)新、訓練創(chuàng)新等幾個方面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學實踐證明,激發(fā)學習興趣,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地學習和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
2.1 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明確合作學習任務。中學生物教師要想在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方法,首先需要對班內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采用小組模式加強合作學習。教師給學生分組時,應該以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水平為基本,然后再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在不同的學習小組中,需要有生物學習能力強和生物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使優(yōu)生帶動差生,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其次,初中生物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在每一個學習小組中,不同學生扮演不同角色,承擔不同責任,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明確了自己的定位與學習目標,其合作學習效率就能夠得到快速提升。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教學時,可以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檢測,然后把學生分組,組內學生有的對細胞知識了解較多,有的則較少,然后讓他們互相幫助學習,這樣的合作學習小組比較合理。教師可以讓學習好的帶領學習差的進行學習,定位不同的角色,承擔自己的責任。
2.2 為學生提供合作素材,加強合作學習引導。中學生物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方法,需要準備一定的學習資料與素材,為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加強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也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充足的學習資料能夠保證合作學習順利進行,初中生物教師在上課前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學習資料,讓學生觀看學習,共同使用這些學習資料。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討論交流,營造高效生物學習課堂。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學時,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搜集相關學習素材與資料,在互聯(lián)網上搜索一些圖片,包括具有代表性的被子植物、種子的萌芽過程、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等。然后,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按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帶著問題去學習。
創(chuàng)新離不開想象,創(chuàng)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想象可以幫助學生沖破現(xiàn)有知識經驗的局限。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打破陳規(guī)的訓練。通過一系列具有邏輯因果關系的想象活動,有效地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xiàn)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例如:講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時,可讓學生想象花盤盆底小洞的作用:講“原生動物門”時,草履蟲形體微小、難以肉眼觀察,可引導學生想象草履蟲有多大?是什么樣子?又是怎樣運動的?再通過實驗加以驗證。組織學生對這些設計進行分析、討論,從中選出可行的方案進行實驗,檢驗是否成功。這樣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開啟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般是以組織教學、講授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知識來展開的。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主要以紀律教育來維持教學秩序,以講授來傳授知識,以背誦、抄寫來鞏固已學知識,以多做練習來運用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以知識的傳授為核心,視學生為接納知識的容器,沒有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也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為此,教師應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在教學中結合農村學生的自身特點,重視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生活世界。聯(lián)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關的事物的思維活動。聯(lián)想雖然并不能直接產生有創(chuàng)新價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卻為能夠產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維活動提供一定的基礎。通過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強制聯(lián)想可找到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途徑。聯(lián)想的主要類型有接近聯(lián)想、相似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和因果聯(lián)想。
中學生物教學合作學習的運用中,學生是合作學習的同伴,也是競爭對手,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互相學習中分享學習技巧與方法,能夠幫助學生互相學習,一起進步。在合作學習中互相競爭,能夠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都力爭上游。中學生物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方法,對提高學生成績和初中生物教學質量都有所幫助。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學生對生物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按照生本教育理念,加強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初中生物以學生教育為主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初中生物教師明確教學任務與目標,發(fā)現(xiàn)教學難點與重點,改進教學方法與技巧,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