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長勇
(四川省中江縣富興鎮(zhèn)初級中學校 四川 中江 618100)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將“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深入貫徹落實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尊重,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體驗學習,深化學生對抽象物理知識的理解,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打好基礎[2]。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利用體驗式教學法構(gòu)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進行深入探究。
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是如今在教育領(lǐng)域中普遍受到師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變抽象知識為形象知識,為復雜知識為簡單知識。將其運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對于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調(diào)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3]。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往往照本宣科,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將自己認為有用的知識或者在考試中可能會考到的物理知識一股腦灌輸給學生,沒有仔細考慮學生是否喜歡,是否能夠接受。這種情況導致學生處在完全被動的狀態(tài),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也非常低。而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局面,更重要的是,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喚醒學生的探究熱情,甚至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fā)問,并且在好奇心驅(qū)動下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將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為學生接下來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打好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時候,物理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確保提出的問題對學生過難或者過易,這樣就難以取得預期效果。此外,物理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盡可能將物理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要想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體驗學習,物理教師必須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真真正正掌握學習主動權(quán)、學習自主權(quán)。所以,筆者認為,物理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根據(jù)新課改要求遵循“少講多練”教學原則,在教學中要適當“放權(quán)”,給學生自主鍛煉的機會和平臺。例如,物理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一般來說,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結(jié)束之后,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兩到三分鐘,然后讓學生以四到五個人為一組展開小組合作交流。在分配小組的時候,教師要基于“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小組內(nèi)的學生能夠積極發(fā)言,互相探討,針對探討的問題給出自己不一樣的看法,同時也有利于從整體上營造一個良性的競爭氛圍。在學生進行小組交流的過程中,物理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其中,但是不要干預太多,否則學生就不能獲得深刻體驗,本質(zhì)上還是被教師“灌輸”知識。所以,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教師只可從旁進行輔助,不可主宰,譬如當學生的討論陷入僵局的時候或者小組成員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教師可以參與其中進行調(diào)解,使小組合作交流重新進入正常軌道。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擦出火花,視野也因此得到拓寬,從而獲得更多的物理知識和更強的學習體驗。
體驗式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僅局限在物理課堂上,還可以拓展到課外。在教學實踐中,物理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突出,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和情感體驗,還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設置實踐性作業(yè),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深刻的感悟和體驗。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社會調(diào)查型作業(yè),引導學生在課后的時候親臨現(xiàn)場,通過自己的感官獲取第一手資料,在這個基礎上對周圍的對象做到深刻認識,并且從中獲得知識探究的樂趣,并且親身感受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從實際生活中獲取物理知識的過程,由此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譬如,在講解完電動電能相關(guān)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qū)τ谏钪泄?jié)能燈的節(jié)能效率和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且進一步促進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物理教師要對教學觀念進行革新,將“以生為本”的思想觀念全面貫徹到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摒棄傳統(tǒng)的“一刀切”“單向式”教學模式,將自身的誘導職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學習,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實現(xiàn)學生學習成效和課堂教學效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