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菊萍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華融幼兒園 甘肅 白銀 730900)
在數字信息背景下的幼兒音樂教學方式,不可以一味的覺得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體現數字時代教育要求,也不可以單純的把音樂和互聯網相結合進行教學,它是把音樂在數字信息時代背景下,有效果、立體、綜合的教學方式。數字信息教學能夠考慮幼兒不同的個性愛好,在教學方法、時間、知識和教學場所中所設計不一樣的教學策劃,采用聲音、圖畫結合一起的方法,設計出對幼兒感興趣的教學資料,借助這些教學資料,對幼兒可以針對性教學,才能夠輔助教學,有兩種作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有利于幼兒記憶提升,學習到相應的音樂知識,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1.1 合理評價幼兒體驗音樂的結果。在數字信息時代,音樂教學方式注重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了解、認識、興趣,以及欣賞音樂作品進行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先要培養(yǎng)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關注幼兒通過活動體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協(xié)助幼兒增強信心;其次,教師要肯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性思維意識;最后,針對幼兒所制作的音樂方式和作品進行評價,要肯定和重視他們,激勵幼兒在制作作品時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
1.2 培養(yǎng)綜合素質是幼兒音樂啟蒙教育的關注點。數字信息時代進行幼兒音樂教育,就是教師在幼兒階段要注重塑造幼兒品質能力,從不同角度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身為幼兒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關注幼兒,其次是音樂,所以教師要具備了解孩子的能力、有著讓幼兒健康成長的教育經驗。在幼兒學習知識時,也要注重發(fā)展幼兒的綜合素質,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他們勇于探究的精神。為此,教師要為幼兒發(fā)展制作長遠的教育策劃,針對性的教學,并尊重幼兒的想法。
1.3 幼兒音樂啟蒙教育重點是創(chuàng)造性和審美能力。數字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教學時比較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幼兒創(chuàng)造的作品,盡管有點小孩氣、淡出,卻很好的展示幼兒了解的世界情況。為此教師要經常關注幼兒的言談舉止,在合適的時間指導幼兒,提升幼兒理解音樂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是需要時間的過程,教師要循環(huán)漸進的指導他們,且保證他們創(chuàng)造作品的積極性,減少幼兒創(chuàng)作的擔心,從而有效的提高幼兒音樂能力。
2.1 挖掘網絡信息資源,構建數字化時代的虛構音樂幼兒園。教師在制作音樂教學軟件時,因為不同區(qū)域有著教學經驗的音樂教師和制作軟件工作人員組成探究小組,精心設計教學方式,再把技術人員將策劃的腳本制作成較高質量的音樂教學軟件,達到互聯網共享教學;教師可以把不同區(qū)域、不同幼兒園的幼兒安排成虛擬班級,構造出一所虛擬的互聯網音樂幼兒園,從而完成不同地區(qū)的網絡教學。在軟件里,虛擬的幼兒園有著不同類別的教學方法,如協(xié)作型、研究型、針對教導型等等。能夠按照幼兒基礎不同,選擇有效的音樂幼兒園。這種教學方式相符網絡的傳遞,十分容易讓幼兒所接受和學習。
2.2 營造生活情境,提升幼兒認知能力。在數字化信息時代中,幼兒音樂教育要感受生活,教師為幼兒營造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可以掌握怎么片段大自然中不同優(yōu)美的聲音,借助多媒體展示幾張圖片,如小鳥、風、下雨、樹葉等等,提問幼兒這是哪些聲音,在幼兒回答不知道時,為幼兒播放這些聲音,使幼兒進行感知、體會和溝通。教師結合不同因素引導學生,在幼兒覺得十分新穎時,可以播放“迷霧森林”中的音樂,使幼兒體會到大自然環(huán)境的氣息,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能力。
2.3 音樂體驗學習,讓幼兒感受不同世界。音樂實踐體驗方式學習是幼兒采用不同形式的音樂實踐體驗學習。在數字化背景中,要根據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使幼兒從其中收獲音樂體驗和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音樂“兩只老虎”時,能夠采用多媒體播放老虎的卡通形象,使幼兒認識到老虎的特征,進而播放這首音樂的鋼琴曲,通過圖、文、聲音等不同角度讓幼兒得到體驗學習,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然后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音樂的唱法,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學習到音樂。這樣的方式,不但讓幼兒學習到歌曲內容,還認識到老虎的形狀與鋼琴音樂播放的體會。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音樂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在網絡信息背景下的幼兒音樂教學方式不但使幼兒可以自主學習音樂、觀賞音樂、體驗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的教育目的。另外,幼兒音樂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