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三井實驗小學 秦嘉樂
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以及幫助學生掌握基本語文學習技巧等任務為主,教學內容相對較為簡單,但對于剛接觸語文學習的小學生而言,卻存在一定難度。為保證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質量,確保其可以得到全面性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嘗試將閱讀教學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希望通過能力培養(yǎng)手段,高質量完成閱讀教學任務,為學生長久性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能力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將能力培養(yǎng)與閱讀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同時也會將素質教育目標真正落到實處,能夠為小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閱讀學習環(huán)境。同時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達到有效提升學生閱讀技能水平的目標,能夠對學生閱讀學習形成良好輔助,而高質量的閱讀教學,也會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兩者相輔相成,會為學生語文學習創(chuàng)造出更加優(yōu)質的條件。此外因為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單純進行課文教學無法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需要對其展開更高層次的教學活動。老師可將閱讀教學作為切入點,利用能力培養(yǎng)以及其他科學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熱情進行激發(fā),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
實施閱讀教學之前,為保證整體教學順利開展,需要按照閱讀教學大綱以及語文教學綜合需求,對課程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小學階段實施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對學生閱讀習慣進行培養(yǎng),利用不同層次的閱讀訓練,幫助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所以在設置教學目標時,也需要按照這一要求,科學展開目標設定,以便按照教學目標科學展開課程教學規(guī)劃。
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王二小》一課教學為例。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本課教學重點是對學生圖片觀察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其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愛國意識,所以在進行本課閱讀教學時,應將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畫能力、熱愛小英雄教育以及學習王小二不怕犧牲、機智、勇敢的精神作為本課的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目標之后,老師便可有針對性地展開閱讀教學規(guī)劃,高質量完成各項閱讀教學任務。與直接進行閱讀教學相比,此種教學模式教學針對性更強,更加適合小學生學習規(guī)律,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自然也會更加理想。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老師會通過合理手段,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分析方式為目標的,會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綜合閱讀學習能力展開培訓。閱讀文章作為閱讀教學的基礎因素,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老師可通過對閱讀文章的巧妙運用,對學生各種審美意識與情趣展開培養(yǎng),能夠達到有效提高學生審美意識水平,強化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目標。同時還要運用不同類型的文章,對學生寫作特點與寫作形式展開鍛煉,確保他們可以通過模仿以及借鑒等手段,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特性與寫作風格。在具體進行閱讀任務布置時,老師要按照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其挑選適合的閱讀讀物,像童話故事或優(yōu)質繪本等,從而對學生閱讀意愿形成有效帶動,確保學生可以主動投入閱讀活動之中,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從心理層面角度而言,青少年兒童普遍存在著希望得到別人認可的心理,所以老師要借助小學生這一心理,通過對科學評價機制進行運用的方式,對學生展開培養(yǎng)。
例如,在進行《狐貍與烏鴉》一課教學時,筆者一改傳統(tǒng)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行展開文章的閱讀與學習。在此過程中,筆者并沒有放任不管,而是主動參與到各個小組的討論中,并在小學生踴躍發(fā)言或有精彩發(fā)言時,及時對其予以肯定與鼓勵,尤其要加大對語文學困生的鼓勵。整體鼓勵、評價以肯定式為主,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也沒有直接對其進行批評,而是通過引導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如,有的學生因為受到家庭、成長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認為狐貍的做法并沒有錯,沒有認識到欺騙是一種錯誤行為。此時筆者先是對學生的積極發(fā)言行為進行表揚,之后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對烏鴉丟失肉的心情進行理解,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糾正自身的錯誤思想,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寫作與閱讀教學關聯(lián)極為密切,是較為常用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手段。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通過對寫作訓練的合理安排,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閱讀能力。例如在完成閱讀文章學習后,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寫作風格進行文章仿寫,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思想,讓其按照自身理解,對閱讀文章內容進行拓展寫作等。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時,需要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對閱讀教學形成有效輔助。老師要利用多媒體立體化、形象化特點,為學生營造出較為真實的學習情境,以對學生閱讀思維以及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形成有效培養(yǎng)。
例如在進行《沉香救母》一課時,老師便可通過播放相應影視資料的方式,對學生形成有效吸引,使他們對這一神話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有所了解。同時要通過PPT對教學內容進行展示,以讓學生按照閱讀任務引導,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閱讀學習,進而將閱讀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良好的氛圍中,將學生學習能動性充分地帶動起來,達到理想化課程教學質量。
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也是閱讀教學需要注意的內容,在進行習慣培養(yǎng)時,一方面要通過安排閱讀任務的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應鼓勵學生自主展開文章理解與學習,要通過合理引導,讓學生自主對文章段落、用語展開思考,確保其可以對文章內容展開深入理解,能夠與文章表達的情感形成共鳴,進而更加深刻地對文章的中心思想與內涵進行理解。同時,老師應通過帶領學生定期閱讀文章與朗讀文章的方式,對其語感進行培養(yǎng),從而為其長期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本文對小學閱讀教學相關內容的論述,使我們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認識到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要在對小學生閱讀教學特征展開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小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將閱讀能力培養(yǎng)與閱讀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對學生展開全方面地培養(yǎng),確保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與閱讀能力技巧都可以得到切實強化,進而實現(xiàn)理想化閱讀學習模式,保證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