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鵬
(甘肅省民勤縣新河中學,甘肅武威 733399)
隨著學校標準化建設進程的深入,農(nóng)村學校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但當前農(nóng)村學校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大部分農(nóng)村學生的家長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得不外出務工增加家庭收入,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的一味溺愛導致學生養(yǎng)成一系列不良行為習慣,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了解當前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分析農(nóng)村班級管理的難點,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但在農(nóng)村地區(qū),一些學校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依然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首要位置,認為學習成績優(yōu)于一切,并用學習成績評價班級管理工作,有些學校甚至公然提出“升學率就是學校的生命線”的口號。這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培養(yǎng),導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面臨較大壓力[1]。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很多農(nóng)村父母為了改善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選擇外出務工,孩子一般交由爺爺奶奶等親屬來照看,隔代教育現(xiàn)象由此產(chǎn)生。留守兒童一般缺少與父母的溝通,爺爺奶奶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就會對孩子過分溺愛,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父母在外務工,長期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為了方便與孩子聯(lián)系,同時在心理上彌補對孩子的愧疚,就會給孩子購買手機。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很多學生使用手機不是為了方便與父母聯(lián)系,而是為了在網(wǎng)上搜索答案,抄襲作業(yè);有些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上課不認真聽講,對學習毫無興趣;有的學生甚至相互攀比,一定要讓家長購買當下最新、最貴的手機,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一些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正確引導,而爺爺奶奶往往無法正確指導他們學習,因此學習基礎薄弱。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夠關心,長此以往,農(nóng)村學困生現(xiàn)象嚴重,班主任在管理上面臨巨大挑戰(zhàn)。
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在班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農(nóng)村地區(qū)學校對班主任的考核提升及獎懲制度不夠完善,薪資水平與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導致一些班主任的工作態(tài)度存在問題,缺少與學生、家長及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
學校應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完善對學生的考評制度,不能一味地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應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校應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做到五不準,即不準生搬硬套參考書,不準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準搞“題海戰(zhàn)術”,不準用陳舊固定的教學模式,不準只關注少數(shù)學優(yōu)生。學校應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課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農(nóng)村小班化教學背景下,班主任有更多時間關心、了解每位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途徑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并與家長及時溝通,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一些學生缺少關懷。在小班化教學背景下,班主任有更多機會關心每位學生。班主任不僅要在課堂教學和班級活動中與學生交流,而且要在下班時間多關注學生情緒和思想方面的變化,在學習和生活中多給予他們一些關愛。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班主任應懂得換位思考,積極理解學生的難處,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班主任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幫助學生樹立勤儉節(jié)約的消費觀,應讓學生明白,電子產(chǎn)品更新速度較快,切不可盲目攀比。學生現(xiàn)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師應引導學生理性看待影響學習的事物,教育學生認真學習各科知識,掌握過硬的本領,而不能沉迷于電子游戲。家長可以與孩子約定聯(lián)絡時間,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班主任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班會,多多組織課外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深化學生之間的感情,降低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度。
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表揚,因此,教師應多鼓勵與表揚學生,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特別是對于學困生,班主任要積極鼓勵他們參加班級活動。當他們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突出時,班主任可以當著全班學生對他們進行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有助于使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讓他們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
每位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生活方式不同,造成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征,小班化教學背景下,班主任要結合每位學生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3]。同時班主任作為學校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一定要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班主任應及時了解學生對任課教師的建議,與任課教師積極溝通,在了解學生想法的同時,結合任課教師的看法,及時化解矛盾。班主任應積極與任課教師交流,了解學生成績,避免學生出現(xiàn)偏科問題。此外,班主任應將與家長的溝通常態(tài)化,隨時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學習情況及心理動態(tài),定期舉行家長會或進行家訪,和家長一起討論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班主任只有用心投入自己的事業(yè),努力做好每件事,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對學生負責。
總之,在農(nóng)村小班化教學背景下,班主任應給予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班主任應第一時間提供幫助,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班主任應做好本職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心理變化,及時引導學生,以達到小班化教學的最終目的。雖然當前農(nóng)村班主任在工作中依然面臨很多問題,但相信在廣大同人的共同努力下,農(nóng)村教育一定能夠與時俱進,踏上正規(guī)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