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玲
信息技能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必備技能,信息技術也成了基礎教育必修的課程。但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普遍存在低效的現(xiàn)象,很讓信息技術教師困擾。打造高效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提高小學生信息素養(yǎng),為小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首要任務。
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讓學生掌握軟件操作,微課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微課是以10分鐘以內的教學短視頻為主,同時包含導學案、練習題、課件的數(shù)字學習包。微課短小、精悍,教學目標明確,可以重復播放,能夠有效地支持課前自學。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設備的普及,為微課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經(jīng)過對教學內容、目標和對象分析之后,教師開始準備教學視頻。教師可以自己錄制教學視頻,也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視頻剪輯。最后,教師把微課推送到家長微信或QQ群里,由家長下載指導學生自學。《初識scratch》是scratch的入門教程,本節(jié)課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scratch的興趣,初步了解scratch界面,嘗試使用播放按鈕,掌握角色和舞臺的選擇,初步學習動作、控制和外觀的操作。在上《初識scratch》前,教師先仔細分析了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然后開始錄制scratch教學視頻。然后,教師做了導學案和課件,配合視頻詳細介紹了scratch初步知識,然后,教師把微課推送到家長微信群里。小學生在預習的時候,記錄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待課堂教學中解決。最后,小學生通過自學掌握scratch的簡單操作,做一只走動的小貓發(fā)給教師。
以前小學生都是在家長的指導下預習。有了微課以后,小學生不再需要家長的指導,直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就能自主預習了。預習作業(yè)也在一定程度促進了知識遷移,促進高效課堂的生成。
雖然信息技術教學課改已經(jīng)進行了很多年,但是“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依然主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軟件操作,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挫傷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相對于傳統(tǒng)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更注重學生自學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更好發(fā)展。
在教學《初識scratch》時,教師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經(jīng)過微課指導,自主預習,學生已經(jīng)熟悉scratch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并能做簡單的動畫。但是,學生在自學中還是會遇到許多問題。上課開始,教師先展示學生的作業(yè),讓其他同學點評,然后,分組探究預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擅自干預學習過程,只需要一直巡視,記錄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待集中講授時解決問題。課堂合作學習形成了“兵教兵、兵幫兵”的學習模式。
小學生年齡小,但是比較喜歡表現(xiàn),樂于助人。所以,當同伴遇到問題時,他們都積極、主動地提供幫助,在幫助同伴的過程中,小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更加穩(wěn)固,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為了鞏固操作技能,必須有效地利用課下時間,基于問題的引導探究學習,可以讓學生有的放矢。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必須擁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相應的操作技能,才能順利問題。教學實踐證明,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的過程,也是提升能力的過程。因此,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操作相關軟件的技能,還要提升學生綜合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制作電子小報》是WPS模塊的最后一課,主要是通過制作電子小報鞏固學生WPS操作技能,考察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經(jīng)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文字輸入、編輯文檔、表格、插入和美化圖片,具備了一定的排版能力?!吨谱麟娮有蟆凡粌H考察學生的WPS操作能力,還考察學生的信息檢索、文件下載能力、圖片美化能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教師布置了以《感恩母親》為主體的電子小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接到任務后,小組先討論確定板報的具體內容,然后根據(jù)內容收集素材,為了讓小報版面更加漂亮,有的小學生主動專研PS技術。
課后鞏固有利于課堂知識的消化,促進知識遷移,基于問題的探究學習是以問題為導向的。通過解決相應的問題,促進學生知識向能力的轉換,進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總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重在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精心研讀教材,優(yōu)化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