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錕
阿呆:在這個單元里,《太陽》和《松鼠》兩篇課文,都是非常典型的說明文。
文君:這兩篇課文風格迥異,一篇結構嚴謹有序,一篇語言活潑清新,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很好地闡釋了它們想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阿呆:這個單元我們要試著自己寫一篇說明文,我們該如何落筆呢?
文君:我覺得,在寫這篇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弄明白說明文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呂老師,您能給我們具體地講解一下嗎?
呂老師:好的,說明文就是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特點、功用等內容的文章。常見的說明文有科普小品、說明書等。動植物、生活用品、美食等你感興趣的內容都可以作為說明對象。在確定選材的基礎上,可以用思維導圖或列提綱的方式幫助自己思考要從哪些方面進行說明。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阿呆:請問我們要如何用說明文的方式寫好事物的特點呢?
呂老師:問得好。我們先來看看課文《太陽》。這篇課文是從太陽的特點及它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兩大方面進行說明的。其中寫太陽的特點時,又結合它與地球的距離、自身的大小、熱度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我們在說明事物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進行科學、準確的描述。
阿呆:我知道,《太陽》一文中寫太陽距離地球大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作者使用了列數字的方法說明了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表述得非常準確。
呂老師:是的,總而言之,科學準確地對事物進行說明是寫好說明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