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華園小學 金 潔
《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閱讀和寫作都有比較明確的要求,閱讀方面要求能夠理解課文中詞語含義,并且注重積累;寫作方面要求能夠運用語言文字描述比較簡單的人和事。所以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要把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將“輕松閱讀與快樂寫作”結合起來,為以后更深入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材在編寫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所選的課文不但滿足了學生的閱讀需求,而且在寫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可以更好地為孩子們提供寫作的方法和導向。我們應該珍惜教材中每一篇課文,它不僅包含了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也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的寫作范例,所以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每一篇課文的認真閱讀和細致分析,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從一年級開始,老師應該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一年級和二年級的課文內容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習課文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下他們所看到、聽到、想到和做過的事情。一年級由于孩子們的識字量不夠,有許多字不會寫,我們可以要求學生用拼音代替漢字,從簡單的一句話表達到稍復雜的幾句話的書寫;而到了二年級時,學生們已經開始學習寫話,可以逐漸提高要求,要求學生盡量不要用拼音代替漢字,而盡量只用漢字寫話和表達。要逐漸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內閱讀,借助引導學生對書中課堂的閱讀和理解,增加他們的識字量,積累足夠的詞匯量,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反復訓練,使學生學會用語言逐漸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n外閱讀不僅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而且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讀寫能力。我在教二年級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叫彭子新的女孩,她是班上年齡最小的一位,但每次在寫話訓練時,她都寫得最好。我經常把彭子新的小短文在班上當作優(yōu)秀的范文來讀,彭子新小小年紀為什么能夠寫出如此優(yōu)秀的短文?我也非常好奇,后來,筆者從她母親那里得知,彭子新平時非常喜歡閱讀課外書,是個小書迷,正是因為她讀了太多的書,所以她在寫作的時候自然會有話可說。彭子新在二年級第二學期時,寫了一篇題為《我母親》的短文,寫得情真意切,我把她的作文給她母親看,結果她母親當場哭了起來。可見這是一篇多么生動、感人的作文,這篇作文中除了很好地表達了彭子新和她母親之間的真實感情外,文章中優(yōu)美的詞句無疑來自大量課外閱讀的積累,由此可以看出課外閱讀的作用,所以在班上我經常以彭子新小朋友為例,鼓勵所有學生多讀課外書,提高寫作能力,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喜歡讀書,我還特意在教室里設置了一個圖書角,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
此外,還要求學生將自己家里的故事書和童話書帶到課堂上互相借閱,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摘錄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讓他們在課堂上或課后進行相互交流,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通過引導孩子們閱讀大量的課外書,并且組織孩子們以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采用講故事比賽的方法,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作文是語文課程中的一個實踐過程,如何綜合評價學生的語文水平,主要取決于他們對文字的運用能力。因此,作為小學生寫作方面的啟蒙者,我們既要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針對低年級的孩子“寫作首先源于模仿”的年齡特征,引導他們提升寫作能力,只有引導他們廣泛地閱讀和感悟其他文章和句子,才能幫助孩子形成寫作思路,逐步實現從簡單句向復雜句的過渡。片段閱讀訓練是指導學生模仿寫作最集中的方式,通過主題閱讀,他們可以仿寫類似的內容,一方面,他們可以將閱讀材料中的句子用法應用于自己的寫作之中,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借鑒閱讀材料中寫作的靈感,有助于低年級的學生理清寫作的思路,降低入門寫作的難度,幫助他們形成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作是一個由淺到深的訓練和提升的過程,寫短文和片段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孩子們能夠逐漸寫出一個有結構框架的文章,盡管對低年級的學生的讀寫要求相對簡單,但隨著知識的積累,閱讀材料的復雜程度也會得到適當的提高,同時,寫作的內容和結構也將越來越深入,對低年級孩子進行寫作訓練,既是為了完成當時的教學內容,更是要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所以對孩子們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寫作訓練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要從“結構、語句、修辭”等對學生進行指導。所以我們要引導他們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內容和結構的閱材料,比如可以包括寫景、寫人、寫事、抒情等各種類型的文章,通過組織學生大量的閱讀,幫助他們了解不同文體所采用的不同寫作方法,這將有助于他們今后實用寫作的規(guī)范化。
總之,我們要引導學生把知識積累成為一種語文學習的習慣。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娭袊怨啪托纬闪艘宰x為基礎的思想,古人的寫作能力大多來源于閱讀,沒有傳統(tǒng)經驗的基礎,就不能延伸到現代教育。因此,正確看待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從教師對教學活動的把握出發(fā),有意識地選擇以寫作指導為補充的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在自主寫作時能夠靈活地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