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小海小學 陸瑋娟
隨著課堂教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課以其形式便捷、內(nèi)容豐富、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越發(fā)明顯。低年級學生寫話需要以廣博的素材為基礎,在整合運用素材資源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內(nèi)在的言語實踐能力。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運用微課來歷練學生寫話能力的思考。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就是一個范例?!苯滩奈谋局械摹胺独辟Y源不僅僅蘊藏著經(jīng)典獨到的言語形式和寫作內(nèi)容,其素材內(nèi)容本身也是學生進行寫話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關注寫話特質(zhì),充分利用微課視頻、圖片等多維形式,將文本中的寫話素材轉化并提煉出來,為學生整合運用寫話資源提供契機。
比如統(tǒng)編版教材二下有一個關于“美食”的識字板塊,教師在遵循編者用意的基礎上,完成了識字教學,但如果局限于此,就沒有將教材中所蘊藏的價值充分運用起來。圍繞著教材編排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精心設置微課內(nèi)容,從兩個方面開掘寫作內(nèi)容:(1)緊扣美食制作方法,結合教材中“燒、煮、煎、炒”等生字,簡單介紹各種形式的烹飪,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嘗試利用其中一種方法做一道菜,將自己的制作過程寫出來;(2)利用微課視頻介紹家鄉(xiāng)的一道特色菜,從色香味等方面給學生做出示范,并要求學生介紹自己家人最喜歡的一道菜。由于微課視頻講述簡潔、色彩形象、流程清晰,契合了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在觀看微課視頻之后,學生不僅完成了教材識字的基本要求,同時緊扣“美食”資源,將蘊藏在教材內(nèi)部的教學資源生動而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為后續(xù)的寫話實踐奠定了基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苯處煹淖饔镁褪且寣W生從容易忽視的教材內(nèi)容中積淀素材,激發(fā)學生深入觀察和積極撰寫的興趣,為學生核心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心理學研究表明,6 到7 歲的兒童正是智力發(fā)展最佳期的起始性階段。語文教學就應該利用這一契機,積極拓展各種形式的書籍,讓學生在博覽群書中積累寫作素材。
這一階段中,教師對于微課的運用可以從三個維度入手:(1)運用微課推介,激發(fā)閱讀期待:教師可以將相關電影視頻、名家介紹等資源制作成為微課,為學生快速走進所推薦的書籍鋪設快速認知通道,利用微課初步了解書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2)運用微課分享,豐富認知體驗: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知體驗,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知方式,對于書本的內(nèi)容,教師正是借助微課的形式將更多學生的閱讀體驗整合起來,便于學生從他人的體驗中豐富自身的價值體驗。(3)運用微課小結,展現(xiàn)閱讀成果:對于書本的內(nèi)容,教師需要組織不同的形式展開引領,這是巧妙地推進閱讀深度的重要舉措,借助微課的形式,就可以將原本時間有限的課堂擴展化、延伸化,讓學生在觀看和交流的過程中廣泛地收集資源。
書本浩如煙海,學生不可能將所有的內(nèi)容一網(wǎng)打盡。微課在這一過程中就承擔了推薦、交流、總結等作用,重在幫助學生做好閱讀過程中的積累,在閱讀的實踐過程中豐富寫話資源,為良好的寫話內(nèi)容發(fā)展奠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論,并針對語文學科指出:語文的外延即生活。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是一種由內(nèi)至外的傾吐過程,但我們需要幫助學生做好認知性的準備,將寫話資源與生活實踐巧妙勾連。在這一過程中,微課的制作與運用照樣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經(jīng)典性寫話內(nèi)容“找春天”,在生活教育歷練的浸潤下,很多教師都認識到不能讓學生待在教室里冥思空想,而需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走進自然,到生活中去捕捉春天的影子,去探尋大自然的變化……誠然,身體力行的體悟與感知,是關注生活、鏈接生活的重要形式,但我們不能忘卻,閱讀教學就必須要讓學生的認知體驗毫不遺漏地帶回課堂,便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為此,在與孩子一起捕捉春天時,教師就拍攝了大量帶有濃郁春味的視頻和圖片,并配置了適切的音樂,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中,當孩子們聆聽這輕柔的音樂,觀看著畫面時,他們內(nèi)心就會與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歷進行交流與碰撞,思維和情感就會完全浸潤在生活實踐中,表達情緒和思維意識自然就被充分激活。
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在其論著《文心雕龍》中指出:情動而辭發(fā),披文以入情。文本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需要以情感奠定認知和體驗為主體。教師就可以依循這一認知規(guī)律,利用微課將學生生活中的感知平移到課堂中來,在觀看和聆聽等多種形式的感官下,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真正為學生核心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堅實性基礎。
寫話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起來的,也不是依靠教學、滲透一些方法,就能夠掌握的。我們需要夯實學生的寫話內(nèi)容和素材儲備,為學生后續(xù)性的寫話實踐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