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會民
(吉林省柳河縣第九中學 吉林 柳河 135300)
每一個孩子在家庭中需要父母的關愛,在學校需要教師的關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卑吞貭栆舱f“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睈鄄皇撬魅。皇墙粨Q,而是付出,是給予,是無私的奉獻,無私地愛,是教育的靈魂!
“如果學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師的職責就是讓他們在生活這片溫暖的陽光里絢麗綻放”。有愛就有溫暖,有溫暖就有信心,有信心就會成功?!罢l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苯處煈撚米约翰┐蟮膼廴嘏恳晃粚W生,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望放飛理想。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必須是普遍而廣泛的,不應該以社會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時表現(xiàn)而有所偏愛,應該一視同仁。我已從事政教主任多年,見過各類學生無數(shù),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告訴我,對于調(diào)皮生,差生,問題生,我們不應放棄他們,任其破罐子破甩,而是給予特別的關愛,給他們更多的教育引導,引導他們做人、做事,生活、學習、活動中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關愛,讓他們感到尊重感,存在感,讓他們懂得存在的價值,孩子們才會敞開心扉認同你,才會快樂地融合到集體當中去,才會充分地扮演主人公的角色,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融洽的、溫暖的、團結的集體。在課間時候,我也經(jīng)常把自己和學生們放在平等地位,與他們談心,談理想,談愛好,傾聽學生的心聲,讓他們感到我是一個熱情和藹的人,一個平易近人的人,一個可以信賴的人。有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愛,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即使萬般苦水,教師也要化作細雨精心澆灌。
師愛還必須要有耐心,這是由教育的長期性與反復性決定的。學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要通過反復的訓練與實踐才能成功。后進生的進步猶如蝸牛行走緩慢之極,往往是今天變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復復,難以鞏固。教師絕不能有“恨鐵不成鋼”的思想,需要堅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誘的方法,經(jīng)常性地作耐心細致的思想轉換工作,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記得有一個叫孫策的同學,不愛學習,經(jīng)常參與打架,經(jīng)過我們無數(shù)次教育引導,聯(lián)合家長共同對其教育,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最后引導成功,畢業(yè)后該生成功當上了一名軍人,后發(fā)展成為部隊士官。所以,教師要善于使用“放大鏡”尋找后進生身上的每一個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閃光點,當他們有了點滴進步,就及時予以肯定、贊賞、表揚,讓他們感覺到獲得感,存在感,喜悅感,獲得精神上的愉快,培養(yǎng)其自信心。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雖存則其教已廢”。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學生的表率,在潛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樣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道德品質(zhì)的提高。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應該做到,要充分展現(xiàn)教師在各個方面的素質(zhì),用實際行動從情感上取得學生的認可,讓學生心服口服。不僅要有愛的情感,愛的行動,還要有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課堂實踐中去,用教師特有的語言和行動去喚起學生的熱情,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愛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為師者應該熱愛、關心、善待每一個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個孩子的心門,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為遺憾。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憔悴紅顏,我會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共同樹萬世之師表,永鑄不朽之師魂!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力爭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