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良 ,常進全
(1.陜西商洛公路管理局,陜西 商洛 726000;2.商洛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武術在我國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民族特色,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而要想對該項運動的發(fā)展進行有效的推動,首先要做好選材工作,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具有相應天賦的青少年進行選擇,并通過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和訓練,使其在武術方面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以此來獲得相應的武術成績。而在武術套路中,要求跳躍動作具備輕、靈、高、飄的特點,要想達到這種要求,需要運動員具有較高的彈跳力。因此,怎樣通過科學的訓練,對青少年武術運動員自身彈跳力進行有效提升,一直都是武術領域較為關注的話題。
眾所周知,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其往往會具有多愁善感的特點,但在精力方面則十分充沛,而這對武術運動中的體力訓練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我們在針對青少年運動員開展體力訓練的過程中,還要對其情感及心理方面的發(fā)展保持關注,因為武術精英往往具有強大的精神基礎。所以,在對青少年武術運動員進行日常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一定要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發(fā)展情況保持關注,做好交流溝通工作,多加鼓勵,不斷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熱情,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各種武術訓練,從而為彈跳力訓練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就身體發(fā)育而言,青少年階段正是其生長發(fā)育最為迅速的時期,所以其在骨骼發(fā)育方面還沒有完全,關節(jié)上具有較多的軟骨。而在這種身體狀態(tài)下,通過訓練,青少年運動員將會具有較強的柔韌性,與此同時,相比脂肪及蛋白質(zhì)含量,青少年肌肉中蘊含更多的水分,其可塑性要遠遠高于成年人,有更好的彈性,能夠確保青少年長時間地進行體育運動,且在恢復能力上也是一般成年人難以比擬的。所以,在青少年階段對武術運動員加強彈跳力訓練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能夠使其軀體更具柔韌性和彈性,從身體素質(zhì)上為武術運動的學習與鍛煉提供支持。
對武術運動來說,力量和速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其代表了武術運動的基礎和靈魂,而武術運動中的力量和速度能夠在運動員彈跳力中得到直觀的顯現(xiàn)。受武俠類影視作品及武術文化的影響,武術運動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愛,但武術運動在套路動作方面涉及許多內(nèi)容,包括跳躍、屈伸、跌撲、回環(huán)、翻騰及平衡等,要想具有一定的武術運動衫水平,需要運動員具有較強的身體機能,如柔韌性、靈活性、耐力、力量及速度等。而在武術運動中,經(jīng)常會遇到跌撲、跳躍和翻騰等動作,這些動作對運動員的彈跳力要求較高。而且武術運動中的跳躍與其他運動中的跳躍有所不同,武術運動中的跳躍并不是要達到多遠的距離或多大的高度,而是要有輕靈高飄的特點,具備一定的觀賞性、藝術性和實用性 。
武術運動具有多種流派,這些流派在套路演練方面也不盡相同,所以在彈跳力方面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少林長拳,其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大開大合,跳躍、竄蹦的動作較多,而南拳則注重步伐的穩(wěn)健,要求動作剛勁有力。因此,在針對武術運動員進行彈跳力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訓練的針對性,以此來保證訓練的有效性 。
運動員在青少年時期的可塑性是最強的,在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身體素質(zhì)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他們能夠很好地掌握各項武術動作的技術要領。但在日常訓練中,由于青少年在能力及素質(zhì)方面還不夠成熟,正處在發(fā)展階段,所以,要求教練員給予高度的重視,不能急于求成,要將目光放長遠,從長遠的利益出發(fā),為運動員武術運動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對其彈跳力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保證訓練的全面性和廣泛性,這也是現(xiàn)代體育運動的主要要求,特別是在基礎練習方面,應從小進行,通過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確保運動員武術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第二,要將技術訓練滲透到彈跳力訓練中,彈跳力訓練能夠在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使其身體訓練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其訓練過程實際也是掌握武術技巧和動作的過程,因此,要推動2項訓練的有機結合,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第三,在訓練中,應將循序漸進作為基本的訓練原則,并合理設置訓練強度。要想確保青少年武術運動員的訓練效果,需要教練員對人體運動規(guī)律加以把握,遵循客觀規(guī)律,利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落實訓練活動,要盡量在運動員精神狀態(tài)良好、體力充沛的狀態(tài)下進行訓練,如果運動員身體狀態(tài)較為疲勞,則應給予一定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度訓練,造成意外傷害,影響訓練的效果。第四,要對青少年武術運動員自身的訓練積極性進行強化,通過各種方法使其能夠?qū)τ柧毊a(chǎn)生興趣,確保端正的訓練態(tài)度,使訓練效果能夠得到及時的鞏固,在訓練方式上應堅持多樣化原則,避免反復的機械訓練對運動員的訓練熱情造成影響,同時要結合青少年武術運動員自身的心理特點對訓練進行安排,確保訓練設置的合理性。
對青少年武術運動員而言,彈跳力訓練對其武術能力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練員在組織彈跳力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結合其發(fā)育特點,對訓練方案進行科學的編制,并有計劃地落實相關訓練方案,以此來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
要想在跳躍過程中確保自身在空中的停留時間,并做出標準而富有難度的武術動作,需要從青少年武術運動員的彈跳力入手進行不斷強化,而青少年武術運動員彈跳力的提升,關鍵在于下肢肌肉力量的提升。在日常訓練當中,訓練下肢力量的方法有多種,如蛙跳訓練,該訓練能夠?qū)\動員下肢爆發(fā)力進行有效提升。而作為武術運動員,除了下肢爆發(fā)力之外,還要對下肢的耐力及自身心理毅力進行有效訓練,這時可以運用長跑、跳繩等運動方式展開訓練,在運動員能夠?qū)Ξ斍坝柧毤右赃m應以后,可以對訓練強度進行逐漸提升,并設置負重練習,具體需要使用重量達到人體一半重量的杠鈴進行蹲起練習,通常會以10~15次蹲起為1組,訓練強度一般為5~6組。在起式時,要臀部夾緊,充分伸展胸、腰、髖、膝、踝等部分,并保證動作的完成快速、有力。在此過程中,要保證適量的負重,并對動作的完成速度和準確性加以控制,而這種訓練應與放松練習進行交叉使用,能夠更好地提升肌肉彈性,使青少年武術運動員的彈跳力得到有效增強。
除上述訓練內(nèi)容之外,還要從承受力入手對青少年武術運動員的踝關節(jié)進行強化訓練,因為踝關節(jié)在跳躍落地以后發(fā)揮重要的緩沖作用,而跳躍高度越大、力量越強,踝關節(jié)所要承受的能力也就越高,因此,教練員在組織日常訓練的過程中,應結合踝關節(jié)特點設置訓練內(nèi)容,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方式,使青少年武術運動員踝關節(jié)的承受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對彈跳力的訓練主要是為了確保青少年武術運動員能夠熟練掌握起跳方法,通過相關技巧的應用,使其能夠在運用較少力量的同時,達到最大的跳躍高度。其具體訓練方法如下:(1)在沙坑中開展跳躍訓練,具體訓練方式有2種,分別為單腿交換跳躍和雙腿連續(xù)跳躍,其中前者需要運動員在沙坑中保持單腿站立,并盡可能地向高處跳躍,通過對這種跳躍動作的不斷重復,對自身發(fā)力方式進行感受和調(diào)整,使其彈跳能力得到不斷優(yōu)化;后者則是雙腿同時進行跳躍,這種訓練方式能夠?qū)ι眢w協(xié)調(diào)性進行有效鍛煉,通過提升身體協(xié)調(diào)性,確保力量的有效發(fā)揮,使其跳躍高度得到保證。(2)對相關參照點進行尋找,讓運動員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參照點,在彈跳力練習過程中設定相應的目標,并將其實現(xiàn),然后再對更高的目標進行選取,展開針對性訓練。通過每個目標的挑戰(zhàn),使其彈跳力得到穩(wěn)步的提升。(3)利用臺階加強訓練。在臺階上逐級跳躍,通過這種方式,使運動員能夠?qū)ψ陨砑∪饬α窟M行更好的控制,如腰腹力量、腿部力量等,使運動員在演示武術套路的過程中能夠?qū)ψ陨硖S的高度和力度進行更好的控制,以此來保證跳躍動作的美觀性和連貫性 。
彈跳力訓練對運動員武術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運動員來說,其身體處于發(fā)展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對其彈跳力進行訓練,能夠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因此,教練員在對青少年武術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青少年的發(fā)育特點,對相關訓練方案進行科學的編制,通過對訓練方案的有效落實,不斷提升運動員的彈跳力,使其武術能力的提高獲得相應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