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新和縣第一中學 新疆 新和 842100)
在新課改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初中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于情感教育的滲透,不僅有助于落實課改要求,為其的深化、深入起到促進作用,也能夠使學生在閱讀文章、分析文章、理解文章時,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以進一步的深化其的理解程度,使其的學習效果達到最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促進者,這就要求教師要以澎湃的激情創(chuàng)設(shè)課堂情感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富有激情的手勢,一段感情跌宕的表述,一個個真情流露的微笑……都會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情感的氛圍,感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借助多媒體,通過音樂、幻燈片、影視片段,可有效地營造課堂情感氛圍。藤格爾一曲《父親》,可以為閱讀《背影》一文奠定情感基礎(chǔ),深深打動學生善感的心;一組優(yōu)美動人的春景圖,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美的向往,激發(fā)學生對朱自清的《春》的熱情;《渡江戰(zhàn)役》的一個精彩片段,其場面的恢弘與壯闊足以給學生以震撼,為學生閱讀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營造情感的氛圍……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課堂情感氛圍,可給學生更直觀的感性體驗,給學生以心靈的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個良好的課文導入,可以有效渲染并營造出相應課文情感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性格形成,體驗情感的一個重要階段,因而在語文教學當中采用情感教學法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講授泰格特的《窗》這篇小說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以下這種導入方式,即講述一個發(fā)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真實而傷感的故事,配上一支非常動人的歌曲。這樣學生就會在音樂的渲染下聽得如癡如醉,深深地沉迷于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當中,感慨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從而激發(fā)學生們對這篇小說進行深入學習的興趣。
語文教學看起來容易,其實是一門難教又難學的課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的,需要學生從一開始就不掉隊,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潛移默化地形成語文素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熱心去揭開學生眼前的困惑和障礙,用一腔熱忱、一份愛心去重新燃起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好感,并由此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覺得學習語文是一種享受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也是學生議論的焦點。有很多教師雖然打扮入時、緊跟潮流,卻未必能得到學生的青睞。我們都知道,愛能讓生活充滿陽光,讓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溫暖。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接納你、喜歡你、親近你,就不能吝惜自己的情感,要去愛學生,用自己的真情實意去打動學生。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詞語教學。一方面,讓學生們通讀課文以后,整理出課文的提綱,然后用相應的成語對文章情節(jié)進行復述,并要求學生做到突出中心,描述要詳略得當、感情應充沛豐富、語言要生動具體。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引起學生對與文章中相應的成語的關(guān)注,使其明白通過成語可以使文章語言更加精練、文筆更加洗煉,還能夠讓學生閱讀課文和復述文章的時候充分熟悉并掌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相應課文當中的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體會文中的思想情感;此外,通過學生自身對原文材料進行詳略得當?shù)陌才偶叭∩?,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選擇性及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課堂上布置相應的成語作業(yè),進行及時的消化和提升。如要求學生在課文當中選擇五個以上的成語,然后用這些成語寫出一段意思完整、語段連貫的話,可以是一首短詩,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種感受或者一段情境,內(nèi)容不限。這種作業(yè)式的學習可以避免死記硬背,改變學生們只會解釋不會運用的問題,有效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學生一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情境,一邊聯(lián)想自己所學過的歌曲、詩句等等。這樣聽完整篇課文后,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描述自己所聯(lián)想到的情景,同學們就會這樣說:在小說情節(jié)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我看到了這樣一種情景:“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讓我們蕩起雙漿,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楊柳青青江水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等等。不用做太多的解釋,學生就可以在自己的聯(lián)想當中體會到近窗者所描繪的生動有趣、豐富優(yōu)美的景物,從而為遠窗者解除了黑暗的痛苦,反映了近窗者善良而美好的心靈。
只有讓學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潛在的情感,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般來說,意境的創(chuàng)設(shè)應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特別是開頭的激興導入就讓學生置身于課文內(nèi)容的氛圍之中。如《蘆花蕩》的導語:“同學們,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講應該是養(yǎng)老的年齡,但時他卻能神出鬼沒,無數(shù)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資供應,保證了部隊的戰(zhàn)斗力,他能夠手無寸鐵,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xiàn)代小說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說《蘆花蕩》,去感悟這個傳奇故事吧!”
總之,初中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晰的意識到這一點,課堂教學與情感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將兩者巧妙的融為一體,才能夠?qū)⒄Z文學科的價值及內(nèi)涵展現(xiàn)出來,對學生的成長及發(fā)展產(chǎn)生促進作用。雖然,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部分教師在實施情感教育時,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在教師們的不斷努力下,一定可以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