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六O小學 倪濟建
寫作是學生思維拓展、情感流露與表達的窗口,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但與此同時,寫作也是令廣大教師和學生感到“頭疼”的部分,很多學生都對寫作產生了抗拒心理,寫作時感到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由于教師沒有科學、高效的寫作教學策略,致使學生無法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良好的語言表達方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轉變單一落后的教學方法,從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fā),探尋高效的語文寫作教學策略,以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興趣是學生開展一切學習活動的原動力,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過程中。但是當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很難對一些寫作話題產生深刻的理解與認知,便無法激起寫作興趣。所以,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創(chuàng)設具體的寫作情境,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使學生對寫作話題和內容產生更加直觀且深刻的認知,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話題材料的寫作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表達和寫作欲望,主動投入到寫作過程中。
例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筆者為學生開展了演講活動,在演講活動開始前,筆者讓學生在課下精心準備演講稿,然后在課堂中給予每名學生3分鐘的時間進行演講,演講結束后,筆者讓學生根據參與本次演講的感受寫一篇作文,作文主題為“從演講活動中收獲了——”。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表達欲望。
素材是整個寫作過程中所需要的重要內容,也是豐富作文內容的重要因素。但是就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儲備與素材的積累都不足,從而直接導致了學生在寫作時常常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積累,一方面,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組織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廣泛的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日記或者周記的形式,將生活中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作為素材,從而能夠運用到寫作過程中,豐富文章寫作內容。
例如,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筆者每周都會為學生開展閱讀活動,而每周的閱讀活動筆者都會將時間定為每周三下午的語文課上。通過閱讀,不僅能放松學生的心情,最為關鍵的是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首先,在上課前,筆者將課外閱讀讀物帶到教室,然后讓學生自己挑選喜歡的風格,或者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換,學生拿到書后,筆者將時間交給學生進行閱讀。在學生閱讀期間,會根據筆者的要求,對閱讀材料進行標記和記錄,以此積累自身的寫作素材。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筆者通過積累寫作素材,有效豐富了學生的寫作內容。
寫作技巧是優(yōu)化學生寫作語言的重要保證,也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關鍵點。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教授小學生基本的寫作技巧,以此來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表達,提高寫作的質量。具體來說,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明白作文的幾種寫作對象,并教授學生不同寫作對象的不同寫作方式和寫作手法,讓學生學會觀察,以抓住寫作對象的主要特征并進行深入細致的描寫。其次,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相關知識訓練,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謀篇布局等基礎知識,從而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語言表達,使文章生動、鮮活起來。例如,學生在寫作時總將一件事寫得語無倫次,沒有條理性,所以,為了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表達,筆者從寫作技巧著手教授,如,在寫作時一定要注意詞語的準確性,用詞不當會造成一篇文章整體寓意的改變等,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寫作基本技巧,優(yōu)化語言的表達。
總之,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優(yōu)化與提升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與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注重素材積累和教授寫作技巧等途徑和方法的運用來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使學生能夠真正妙筆生花、靈動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