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小學校 樓琦君
“手眼身法步”是戲曲表演的五個技法,“手”是手勢,“眼”是眼神,“身”是身段,“步”是臺步,“法”指以上這幾種技藝的應該遵循的整體規(guī)則。演員要有精彩表演,必須錘煉好這五項基本功。其實,學習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狀物散文,就像欣賞一段精彩表演一樣,我們可以試著向戲曲表演技巧汲取靈感,從這五個方面著眼,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寫景類散文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豐富語言積累,提升賞析能力,從而實現讀寫能力的有效遷移。
學生讀散文,知其內容不難,但要清楚了解上述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和方法進行組合的卻不容易。一篇散文內在的順序和組合內容的方法就是散文的結構。第二學段的寫景類文本一般有兩種結構:
總分結構,包括分總、總分總結構等?!度恰肥堑湫偷目偡挚偨Y構,濟南的泉水種類豐富、各具特色,七十二泉面面俱到,只會令人乏味,所以作者列舉了五處最有特色的泉水。教學時,可以用“列表”方式提醒學生去品讀發(fā)現,從珠串神奇的珍珠泉開始介紹,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以“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收尾,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在分述段落,每一泉都是從“位置”“形態(tài)”“特點”三方面展開介紹,條理清晰,表達準確,讓學生整體感知總分總結構的妙處。
移步換景結構。顧名思義,就是按照作者觀察點的變化來介紹景物?!毒耪瘻稀芬晃?,作者“移步換景”,抓住“湖泊”這面明鏡,呈現了藍天、白云、雪峰、森林、瀑布等一系列美景,觀察角度時而平視,時而仰視,或極目遠眺,或近處細觀。隨著作者向森林縱深行進,四個“也許”自然巧妙地引出四種神奇可愛的小動物,這是作者的匠心獨具。教學時,應指導學生關注那些表示位置變化的提示語,注意作者行進路線、觀察角度的變化,有助于理清層次,通過朗讀體會移步換景結構帶來的身臨其境之感。
遷移仿寫時,指導學生根據對象的不同選擇恰當的結構。如果要描繪植物園里各種新奇的植物,采用總分總結構更好;如果要寫一篇秋游濕地公園的游記,移步換景的結構更巧。用什么樣的結構好像就是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腳步,這就是第一個技法——“步”法。
《田園詩情》一文描繪了美麗的牧場之國——荷蘭,介紹一個美麗的國度,可選擇的角度比比皆是。這位作者不僅從空間著眼,更把視線延伸到一天之中的不同時段,他巧妙地描繪了同一個場景在不同的時間呈現出的色彩與畫面:白天,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奶牛、駿馬在牧場上自由馳騁,好一幅動物王國的安閑游憩圖。傍晚,彩霞滿天,擠奶工人默默無言,船只行駛舒緩平穩(wěn),車船的到來與離去襯托出草原即將入睡。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白晝與夜晚交替,不同的時段中,相同的景色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變化,作者巧妙地利用運用通感,將聲、光、影自然融合在這樣一個寧靜曠遠的背景中,全文洋溢出一種恬淡悠閑的情趣。
教學時,以恰當的音樂營造不同的氣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引領學生通過朗讀去感受牧場清晨的活力、午后的安逸、傍晚的靜謐、深夜的寂靜,徜徉在樂曲中,凝視字里行間的靜態(tài)美,捕捉鏡頭變幻的動態(tài)美。在美好的情感體驗中,學習品析文字,提升語言素養(yǎng)。
遷移仿寫時,可以指導學生選擇獨具特色的角度場景來表現同一個景物,使描寫對象變得更加豐富、更有層次。比如深受喜愛的上海迪斯尼樂園,白天精彩刺激的游戲項目和夜晚禮花滿天的絢爛美景會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只有獨具一雙慧眼,才能捕捉到與眾不同的特點,讓筆下的文字生動感人。
句子樣式和語言風格是一篇文章的主體,可以把它們喻為“身”。寫景散文之所以優(yōu)美動人,讓人印象深刻,主要在于作者高超的語言風格?!毒耪瘻稀返牡谝欢危髡哌B用四個“有的……好像……”的比喻、排比句,句式整齊,富有節(jié)奏,放在首段先聲奪人。同時,作者特別善于運用四字詞語,“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美得像畫兒,作者的語言美得像詩,節(jié)奏輕快,精巧凝練,連用四字詞,充滿畫面感;《田園詩情》一文,作者用許多并列、排比的長句營造出寧靜恬淡的意境,牛群自由,馬兒奔放,家畜安閑,動靜結合的描寫使其成為一幅流動的畫面。
鑒賞句式的特點,感受語言的精妙,各種形式的讀是最好的方式。品析關鍵詞語時,精讀能幫助體會;理解作者的匠心時,默讀能利于思考,體會豐富優(yōu)美的畫面時,誦讀便于積累。通過教師范讀、師生比讀、互相評價,幫助學生用誦讀的方式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審美能力。
遷移仿寫時,我們指導學生根據描寫對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句式。長句擅長表現開闊疏朗的景色,比如描寫茫茫草原、海上日出、青山秀水;短句適宜表現活潑靈動的場景,比如逛廟會、放花燈、游樂園。當然,用長句還是短句,用俏皮或是抒情的語言風格,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運用,這樣才能使習作的表達富于變化。
如果說“身”法講句式長短、語言風格,那么“手”法就是指各類巧妙的修辭手法了。前文已述,《泉城》第一自然段用形象貼切的比喻和結構精巧的排比使文章有一種對稱美,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初讀說感受,讓學生對運用修辭的寫法有一種親近感,教師再順勢點撥:哪些詞句更能表現出泉水之神奇?同樣描寫形態(tài),“銀花盛開”和“明珠散落”的區(qū)別在哪里?描寫聲音,“秋雨瀟瀟”和“虎嘯獅吼”各有什么特點?想想這一段的意思,再四句連讀,你感受到一種怎樣的氣勢勢?……把自己讀到的感受用心朗讀出來。在教師一步步的引導下,學生就能隨著散文優(yōu)美的文字去領略神奇的珍珠泉,體會散文修辭的美妙與神奇。
教學中,我們可以巧借“花”緊扣“情”,借助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憑借語言描繪情境,感情朗讀再現情境,引導學生跟隨作者細膩的文筆去感受桂花的形態(tài)、香味,重溫兒時搖花場面,追憶童年快樂時光,關于桂“花”的所有美好的記憶里都有家鄉(xiāng)親“人”的身影——能干的母親、吟詩的父親、頑皮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回憶和情感都是依靠“花”聯系起來的??吹焦稹盎ā保拖氲接H“人”,回憶起思鄉(xiāng)“情”,這就是借物抒情的妙處。這份情藏在字里行間,需要細細讀、用心品。
綜上所述,在寫景狀物散文的教學中關注“手眼身法步”這五個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鑒賞語言、指導誦讀、模仿運用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發(fā)現美、感受美、表達美,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