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環(huán),楊 鳳
體育觀眾是指觀看體育競賽、表演或體育節(jié)目的人[1]。一方面,從經(jīng)濟價值來看,體育觀眾是體育賽事的消費群體,數(shù)量巨大,在國際國內(nèi)大型體育賽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一直被認為是體育產(chǎn)業(yè)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對象[2]。另一方面,從社會影響來看,觀眾的心理和行為往往會在場內(nèi)外形成“共振”,這些心理和行為不僅可以振奮民族精神和激勵運動員賽出水平,有時也可以干擾運動員的活動,釀成危害社會生活的暴力行為[3]??梢姡^眾的行為既有其優(yōu)越性,也有其危害性。
面對當前體育觀眾這一群體的重要影響,厘清我國體育觀眾心理的研究狀況,研究熱點以及演進脈絡尤為必要,一方面可以從整體上梳理國內(nèi)體育觀眾心理研究的狀況,另一方面對于推動我國體育觀眾心理研究和實踐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诖?,本文借助信息可視化軟件CiteSpaceV,以“體育觀眾”or“球迷”為主題,學科類別選擇體育學和心理學領域(精確匹配),在中國知網(wǎng)(CNKI)中的體育類核心期刊中檢索,共檢索得到相關文獻432篇,以這些文獻為數(shù)據(jù)對我國體育觀眾心理研究進行可視化分析,為我國今后體育觀眾心理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依據(jù)。
關鍵詞或主題詞是文章核心的濃縮和提煉,其出現(xiàn)的頻次越高,表明對其所表達研究主題的熱度越高[4]。從表1可見,這些具有高頻次數(shù)和高中介中心性的關鍵詞,集中反映了我國體育觀眾心理研究的熱點內(nèi)容。除了沒有明確心理傾向性的關鍵詞“體育觀眾”“體育賽事”“球迷”這些具有較高頻次和中介中心性的關鍵詞以外,帶有明顯心理傾向性的關鍵詞有“消費”“球迷騷亂”“消費動機”“滿意度”“球迷忠誠”“觀眾忠誠度”等。
表1 體育觀眾心理研究高頻關鍵詞(前10位)
對高頻關鍵詞整理發(fā)現(xiàn),我國關于體育觀眾心理的研究熱點主要包括體育觀眾暴力行為研究、體育觀眾消費行為研究、體育觀眾忠誠度研究、體育觀眾滿意度研究和體育觀眾觀賽動機研究這5大主題,主要可以概括為體育觀眾暴力行為心理研究和體育觀眾消費行為心理研究兩個方面。
知識圖譜中的時區(qū)視圖可以繪制某一時間段的研究熱點問題,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體育觀眾心理的演進脈絡。從圖1可知,關于體育觀眾心理的研究有明顯的三個階段的劃分即1987-1993年、1994-2000年及2000年以后,因此本文主要從以下3個階段來闡述其演進脈絡。
圖1 體育觀眾心理研究演進脈絡圖
1987-1993年間,“觀眾、球迷、觀看比賽”等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從1985年開始,我國開始出現(xiàn)比較大型的體育暴力行為,這一時期代表性的研究有白君玲(1988)對球迷騷亂的心理過程與管理對策研究[5]。季瀏(1988)觀眾的心理及行為與運動員的活動研究[3]。內(nèi)容涉及球迷鬧事的原因,球迷發(fā)生騷亂的心理過程及對球迷騷亂的管理對策等方面,這些研究的出現(xiàn)為后續(xù)我國體育觀眾心理研究提供了依據(jù)。
1994-2000年間,高頻關鍵詞有“越軌行為、球迷騷亂、足球”等,突顯了球場觀眾暴力是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這一時期學者宋凱[6](1996)和(1997)[7]分別對國內(nèi)足球迷的研究和對國外足球迷現(xiàn)象的研究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視角運用比較的方法對球迷現(xiàn)象進行了宏觀和微觀研究,進一步對球迷行為進行了分析,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2000年以后,關于體育觀眾心理的研究視角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發(fā)生變化。其中“球場觀眾暴力、攻擊性行為”等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問題,另外這一階段還出現(xiàn)了“忠誠度、消費、上座率”等關鍵詞,說明球迷忠誠度和消費行為的研究逐漸成為這一時期的重點內(nèi)容。張廷妍(2002)[8]、石巖(2003)[9]、趙建安(2003)[10]等對發(fā)生暴力的原因從不同的層面進行了具體闡述,并對如何遏制球場觀眾暴力提出了一些對策;王小平等(2002)[11]的觀眾心理對購買行為的研究;也為之后觀眾心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在這一階段,由于2008北京奧運會的影響,體育賽事是熱點研究問題,隨之出現(xiàn)如“忠誠度、認同度、滿意度”和“動機”等關鍵詞,表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體育賽事的發(fā)展,對觀眾心理的研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研究。
理論上,當前有關體育觀眾心理的研究從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進行了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的研究。比如對球場觀眾暴力的研究就已經(jīng)形成了集群行為理論、社會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對觀眾滿意度的研究也有Leeuwen、Quick & Daniel[12]等建立的“體育觀眾滿意度模型”;對動機的研究也有Wann[13]等形成的各種球迷觀賽動機量表。但對于體育觀眾心理具體研究什么,沒有形成明確的理論建構,體育觀眾心理到底研究些什么,需要從整體上進行具體分析。王謙(2017)的研究就指出了未來體育觀眾研究的方向,從理論和方法層面對體育觀眾的研究進行了具體闡述[14]。未來應從多種角度研究觀眾心理問題,以便深入研究其心理,促進體育觀眾心理內(nèi)容研究的豐富性。
方法上,當前觀眾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球場觀眾暴力方面,而對球場觀眾暴力的研究方法比較單一,思辨式的研究占主流,缺乏實證研究,多使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調(diào)查問 卷法方法,少有學者利用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方法研究球場暴力,實驗研究還沒有學者涉獵[15]。另外對觀眾滿意度和觀賽動機等問題的研究也多是借鑒國外比較成熟的量表和模型,多以問卷調(diào)查法和心里測量方法為主;個案研究法還比較少,缺少深層次的質(zhì)性研究;國內(nèi)還沒有形成權威的測量觀眾心理的權威量表。未來研究應該采用質(zhì)性和量化相結(jié)合的方法研制出適合國內(nèi)觀眾的心理測量量表,對體育觀眾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心理進行深層次分析。
內(nèi)容上,要關注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俱進。當前關于觀眾的心理研究主要還是觀眾為什么會發(fā)生球場暴力,球迷騷亂研究以及遏制球迷暴力的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隨著國家的發(fā)展、體育的發(fā)展,關于觀眾心理的研究不應僅僅局限于球場上,還有電視觀眾、報紙觀眾等需要進行研究,對不同群體、社會地位、社會階層觀眾心理的研究還比較匱乏,未來應該著重研究不同社會階層觀眾的心理需求,更好的提高國民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