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鋅坪
內(nèi)容摘要:本文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了預習環(huán)節(jié)的意義,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前預習的方法作了個系統(tǒng)的梳理、歸納,以期望讓預習成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助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課前預習 方法
語文新課標提出了發(fā)揮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而預習,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始。特別是語文閱讀教學,幾百甚至上千字的一篇文章,如果僅憑課堂上的一遍通讀,學生很難真正融入文章里進入意境里,這時候課前的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設置的意義
(一)強化個體閱讀體驗
1.縮小個體之間的閱讀差距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jù)要求做好準備。掃清字詞的閱讀障礙對高中生來說已是最基本的預習要求,對于沒有這方面習慣的學生而言,可以通過預習使他們善于運用工具書,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高中生的閱讀重在對文本的解讀,預習作為一項硬性任務,能夠逼著沒有閱讀習慣或者沒有思考習慣的學生走進文本,有所思考,不至于在課堂上猝不及防。
2.充分發(fā)揮個體的優(yōu)勢
通過預習,學生的見解感悟都被激發(fā)出來,被他們帶到了課堂,衍生出一場精彩的對話,真理越辯越明,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走出錯誤的死胡同,吸收別人的思想精華,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
(二)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
1.激發(fā)學習動機
學生通過預習,產(chǎn)生了自己的理解,一旦在課堂上得到肯定,便會有成功的快感;而預習中的困惑,更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
2.鞏固已學知識
步入高中的學生積累了不少的語文知識,這是實現(xiàn)有效預習的必備前提,同時預習也成為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課前預習中遇到難點,學生會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試圖解決出現(xiàn)的新問題,起到復習舊知的作用。對于新學不久的知識,學生在預習中找到了呼應,他們會驚喜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對自我的認同感更強。
(三)提高課堂效率
1.協(xié)調(diào)師生步伐
課堂效率分為授課效率和聽課效率,先從聽課效率著手。經(jīng)過準備,學生們可以跟上老師在課堂上的節(jié)奏,尤其是當他們學習更長的課文時,不至于手忙腳亂。
2.幫助教師了解學情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而備課需要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考慮教法。其中書面化的預習結(jié)果就是教師了解學情的最佳途徑。只有預習,教師才不會憑主觀臆斷猜測,才能將學生的新舊知識板塊連接起來,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預習策略
(一)預習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則
1.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jié)合
(1)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教師在設計預習時,首先要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閱讀對象,獲得閱讀初感。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師應該用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認真辨析,樹立學生預習的信心。再次要適當?shù)刈寣W生參與評價。
(2)教師的主導性原則
教師在備課之中,應撇開參考資料,細心研讀教材,尋找文章的動人之處,進而設身處地考慮學生的興趣點。應精心選擇設計,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重視預習的過程,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性得以發(fā)揮,這樣才能保證預習的成效。
2.課前預習與當堂預習相結(jié)合
把課前預習與當堂預習有機結(jié)合起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預習還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合作可以是幾個人同時預習討論,也可以是學生先進行單讀預習,完成自己的個性化閱讀,然后小組間合作研究,深入探討。無論何種方式,都需要以課堂為媒介,所以當堂預習可以作為課前預習的必要補充。
3.單篇預習與單元預習相結(jié)合
“新課改”之前的語文課本一般以“文體”進行單元組合,在設計單元預習題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針對性滲透與文體相關的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習舉一反三。同時系統(tǒng)的預習與教學也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節(jié)約時間。
(二)達成有效預習的幾個維度
1.圍繞教學目標,有的放矢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主心骨,課堂的一切行為都應該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預習也不例外。預習要有效,要高效,關鍵還在于教師的備課,教師需要把一篇課文的所有課時都設計好,才能圍繞教學目標來布置預習作業(yè),才能讓學生圍繞教學目標設計預習,就做到了有的放矢,使預習有效,高效。
2.方法更新,提高學生興趣
(1)方法的趣味性
教師需要針對每篇文章內(nèi)容,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豐富預習的手段。其一,誦讀,在課前把課文“讀好”,課堂也省力不少,而且學生很樂意做。其二,補充資料:這里所說的補充資料并非簡單的作者簡介和背景介紹,而是與課文相關的一些其他資料。其三,批注:名篇語言精妙,“增一字則肥,減一字則瘦?!边@時我們不妨采用批注法預習,學生善于模仿,教師要提供批注的樣式,否則空洞的理論容易讓學生無從下手。
(2)開放性
在設計預習作業(yè)的時候,應該考慮預習開放性的特點,讓學生敢想敢說,不要給學生唯一的答案和結(jié)論。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開放性,如說明文就不適合,在備課時教師要研究清楚。
3.科學評價,注重反饋
布置預習作業(yè)后,教師一定要檢查預習的落實程度,看是否完成,完成的程度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學情,為下次布置預習作業(yè)提供依據(jù);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預習情況適當?shù)卣{(diào)整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
(三)提高預習的針對性
1.針對不同年級,有所側(cè)重
(1)高一側(cè)重教師指導預習,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在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教師要經(jīng)常給予預習指導,每一個新文體的課文預習,都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教。到第二學期教師可以視情況逐漸放手,但仍需把培養(yǎng)習慣放在第一位。首先,預習要求要明確。其一,通讀全文,讀準字音。字音在高中預習中是最初級的,必須讓學生養(yǎng)成自己查字典的習慣。其二,把文下注解中的知識點部分劃出來,把單獨的實詞虛詞的解釋寫到課文相對應的空處。這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動筆的習慣。其三,準備好不同顏色的筆,對預習中的遇到的知識信息進行標注。其次,預習內(nèi)容要科學。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巡視,及時指導提醒預習的方法和要求,有一個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
(2)高二側(cè)重學生有序預習,增加能力要求
高二的預習設計就需要逐步提高知識能力上的要求了,課程采用采用個人預習與合作預習結(jié)合的方式,大膽設計了由學生自學、討論、自講、自評的模式。
2.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預習方法
(1)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水平區(qū)分
教師在閱讀預習題目的設計上,難度最好略高于學生己有水平,參考“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讓學生“跳一跳”才能“吃到桃子”,面向全體學生,可以把問題設置成不同的難度,由淺入深,給題目分組,不要求學生做所有題目,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某組,也不要求所有學生都答到一個水平上。
(2)根據(jù)學生的氣質(zhì)類型區(qū)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質(zhì),外向型的學生多熱愛探索,反應迅速,但容易脾氣急躁,粗枝大葉,適合探究性的題目;內(nèi)向型的學生多穩(wěn)重謹慎,認真細致,但容易心生畏懼,死板遲緩,適合信息搜索類的題目。在進行小組合作預習時可利用不同學生的氣質(zhì)特點來提高預習效率。
3.針對不同類型文本,確定預習內(nèi)容
(1)文學類文本的預習
文學類文本包含散文、小說、戲劇等,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輔以少量的議論、抒情。在預習時要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等要素,梳理課文內(nèi)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文章的脈絡,初步探究文本的內(nèi)涵。同時還要關注文中的描寫,分析相關的藝術手法。這都需要教師在預習指導中明確要求,教會方法。
(2)論述類文本的預習
論述類文本包括議論文、雜文、隨筆等,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預習時首先要抓住的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思想傾向,所以要先把文章的論題、中心論點和分論點都找出來。然后要思考論證方法,這需要學生掌握常見的論證方法,如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
(3)實用類文本的預習
高中階段實用類文本以說明文為主,預習說明文要求學生首先要明確文章說明的對象,抓住說明對象的本質(zhì)特征。如果說明對象是學生比較陌生的事物,教師在進行預習設計時就要幫助學生通過網(wǎng)絡等途徑先做了解。
(4)古詩文文本的預習
文言文預習時需要抓好讀、查、記,讀準字音,讀準句讀,熟讀課文,查好詞典,記下結(jié)果。在誦讀的基礎上,教師在設計預習時應該關注課文的重要實詞和考綱上要求掌握的虛詞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文言現(xiàn)象,如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等,這些是學習文言文的重點,能夠幫助學生掃除理解障礙,增加自信心,積極有效地預習文言文。
三.結(jié)語
總之,預習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有重要的意義,預習重視個體閱讀體驗,使學生愿意參與學習;預習能夠提高自我效能感,讓學生實現(xiàn)快樂學習;預習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使師生互動更有效;預習能夠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樂于終身學習。
參考文獻
[1]魏書生.語文教學[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0
[2]張榮玉.課前預習弊大于利[J].河北教育,2001,(9)
[3]周朝德.淺談初中語文預習[J].科教文匯,2008
(作者單位:云南省大理州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