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良沖 李百川 魏 東
中國人民解放軍61716部隊門診部,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
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是由于長期飲用酒精所致的依賴、戒斷綜合征及精神病性癥狀等各種精神障礙[1]。近年來,我國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酒精成為導致精神障礙疾病的第二大病因[2]。多位學者臨床研究顯示,常規(guī)抗精神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療效不佳,且患者較易出現(xiàn)各類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預后[3]。氨磺必利作為一種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作用譜較廣,且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少,被廣泛應用于精神障礙疾病的治療[4]。為進一步研究氨磺必利對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的療效,本文對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患者進行探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觀察對象 選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閩清精神病防治院接診的12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患者進行分析。納入標準:(1)均符合關于酒精所致的幻覺及妄想癥的診斷標準[5];(2)患者均為男性,年齡31~53歲,飲酒時間7~19年,出現(xiàn)精神障礙的時間6~20年;(3)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60分;(4)患者入組前2周均未應用過抗精神病、電休克及各類抗抑郁癥的藥物治療。排除標準:(1)有嚴重的心身疾病等不能配合及耐受者;(2)有軀體功能障礙及藥物過敏者;(3)有自殺傾向者。根據(jù)患者入院ID號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即ID號偶數(shù)的歸入觀察組,奇數(shù)的歸入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應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進行處理,具體為:為患者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并且進行苯二氮卓類藥物進行戒斷治療。與此同時,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照組應用奮乃靜(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83,生產(chǎn)批次:35805006,規(guī)格:2mg×100片)治療,4mg/次,1次/d。治療2周,根據(jù)患者病情狀況調(diào)整劑量為12~40mg/d。觀察組則應用氨磺必利(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31,生產(chǎn)批次:15805012,規(guī)格:0.2g×20片)治療,100mg/d。治療2周,根據(jù)患者病情狀況調(diào)整劑量為400~800mg。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2周、4周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PANSS各項評分(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理及總分),并對治療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及頭痛失眠等)進行調(diào)查記錄。
1.4 療效評價標準[5]痊愈是指患者治療后,PANSS評分降低75%以上;顯效是指患者治療后,PANSS評分降低50%~75%;有效是指患者治療后PANSS評分降低25%~49%;無效是指患者治療后PANSS評分降低程度低于25%。PANSS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30)×100%??傆行?(痊愈病例數(shù)+顯效病例數(shù)+有效病例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2.1 兩組PAN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PANSS各量表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4周后,兩組患者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理及總分均較治療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PANSS評分比較分)
注:a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5,b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療效分析 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1例,頭痛失眠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00%;對照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7例,頭痛失眠8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5.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9.412,P=0.002)。
表2 兩組療效分析[n(%)]
長期飲用酒精會產(chǎn)生較為明顯的精神效應,患者常會出現(xiàn)各類精神病癥狀,且患者常會出現(xiàn)軀體異常所致的癥狀和體征?;颊弑憩F(xiàn)為醉酒癥狀、慢性酒精中毒及酒精中毒性癡呆等精神障礙癥狀。目前,臨床中常規(guī)應用苯二氮卓類藥物進行戒斷治療、抗焦慮、抗失眠及營養(yǎng)支持等綜合治療措施對患者進行處理[6]。
以往多使用對肝臟損害較小的奮乃靜、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類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有報道顯示奮乃靜治療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對患者的陰性癥狀、認知損害及情感癥狀等的改善效果不佳,且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因此,采用更為有效的藥物改善患者各類癥狀,降低PANSS各項評分,成為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
氨磺必利是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的一種較常用于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疾患的藥物,尤其是伴有陽性癥狀(幻覺、譫妄及認知障礙),和/或陰性癥狀(情感淡漠、反應遲緩及社會功能退縮等)的患者[7]。且相關研究顯示,氨磺必利對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患者進行治療,代謝產(chǎn)物主要通過腎臟排出,不會增加患者的肝臟負擔,對患者的各個組織、器官的損傷較小,患者的耐受性較差,且患者較易出現(xiàn)各類不良反應[8]。本文顯示,采用氨磺必利對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的PANSS各項評分(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理及總分)均顯著降低,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提高。證實了氨磺必利對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療效明顯提高。
氨磺必利主要通過阻斷患者的中腦邊緣的中部的多巴胺神經(jīng)元,但是對于紋狀體的多巴胺神經(jīng)元的阻斷作用較弱,因此,氨磺必利在發(fā)揮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的同時,對于患者的錐體外系的功能區(qū)域損傷較小,因此相應產(chǎn)生的各類不良反應也較少[9]。在本文中,我院在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各類不良反應的記錄中,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得到顯著降低。臨床研究中對于氨磺必利具體用藥的機制及治療措施等尚不明確,因此對于藥物機制及藥理作用發(fā)揮等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對于患者的隨訪調(diào)查存在一定的誤差。
綜上所述,氨磺必利在治療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疾病中的療效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廣泛應用。